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犯罪被害人过错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被害人在犯罪的产生、进程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犯罪学对被害人的研究相比,刑法学中对被害人所进行的研究甚少,但作为刑法学中心任务的定罪量刑中却不能不涉及被害人因素特别是犯罪被害人过错的问题。犯罪被害人过错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对犯罪人的定罪科刑。探究犯罪被害人过错,无论是对刑法学理论体系的完善,还是在实践中对国家刑罚权的运作,  相似文献   

2.
被害人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在犯罪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形成了犯罪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即被害人学。但在刑法学中的被害人问题研究却少之又少,不利于我国刑罚理论体系的完善。本文对从刑法学角度对被害人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犯罪是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前提 ,刑罚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而承担刑事责任的必然法律结果 ,犯罪、刑罚、刑事责任构成刑法的三要素 ,也是刑法学研究的重点。目前 ,刑法学界对犯罪理论的研究颇多 ,而且趋于成熟 ,但疏于对刑罚这一刑法学之重要篇章的研究。实际上 ,刑罚在刑法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刑罚对犯罪分子的惩罚改造作用 ,对社会不稳定分子的威慑、警戒作用 ,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引导、教育和规范作用 ,以及鼓励人民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作用 ,是完成刑法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任务的依据和基础。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刑罚论》 ,…  相似文献   

4.
王丁 《法制与社会》2014,(9):274-275
被害人问题作为犯罪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直以来都被重点研究。而在刑法学中,对于被害人的研究却不是很多,其概念也与犯罪学中的有所不同,这不利于对我国刑罚理论的完善。本文从刑法学视野中被害人的概念出发,对被害人在刑法视野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彩  李高林 《法制与社会》2012,(23):168+171
刑事古典学派以意志自由的先验性假设为前提,在刑事责任上坚持道义责任论,在犯罪论领域坚持客观主义,在刑罚理论上坚持报应刑和一般预防.这些理念和制度的设置是为了限制刑法的适用,保障人权.刑事实证学派通过对犯罪原因的实证研究,否定了意志自由的存在,从而否定道义责任论,建立社会责任论;否定报应主义,基于人身危险性理论提倡刑罚个别化.刑事实证学派混淆了刑法学和犯罪学的界限,在预防犯罪上过于依赖刑罚,有侵犯人权之嫌,在刑法学中应当予以摒弃.  相似文献   

6.
从犯罪的刑罚学到刑罚的犯罪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寻刑法学发展的思想轨迹,从前科学时代的犯罪与刑罚、犯罪的刑罚学、刑罚的犯罪学、刑罚的犯罪学的研究趣旨等四个层面,揭示了刑法学发展的规律:人类对犯罪的认识,引导着刑罚的理性;刑法科学,已从犯罪的刑罚学迈向刑罚的犯罪学,并且必将日益投身于犯罪学。指出,刑法学在步入刑罚的犯罪学的今天,应当至为关切与犯罪原因的不同特征相适应的犯罪人类型及其相应的刑事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7.
刑法学研究的层面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刑法学的研究对象“犯罪与刑罚”有不同层面的意义。刑法学可细分为注释刑法学、概念刑法学和理论刑法学。注释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为刑法条文中静态存在的模型的犯罪与刑罚 ,概念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为法律关系中动态存在的实然的犯罪与刑罚 ,理论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为立法观念上虚拟存在的应然的犯罪与刑罚。  相似文献   

8.
犯罪构成理论在其价值定位上应当成为刑法谦抑精神的载体.德日刑法学犯罪论体系通过入罪与出罪双向功能的配置,借由社会相当性、可罚违法性和期待可能性三项犯罪阻却原理的设置,构成对刑法谦抑精神的实体内的程序关照,实现了对国家刑罚权的立体式动态化制约,对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改造完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下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论体系争论的焦点问题是应当坚持三阶层犯罪论体系还是应当坚持二阶层犯罪论体系的问题。我国学者提倡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是以经验论为研究范式、以法实证主义"分离命题"为基础构建的。构成要件的发展史、犯罪认定中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以及现代法律思维从实证论到本体论的转换,使"分离命题"的前提不再存在、内容难以成立、其方法论也难以维系。"分离命题"的破解使以经验论为基础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难以维持,而以规范论为基础的二阶层犯罪论体系则值得提倡。与之相适应,我国刑法学研究范式也应当从经验论向规范论转型。  相似文献   

10.
犯罪论体系是整个刑法学理论的中核。大陆法系的犯罪论体系概念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存在差异。犯罪论体系是将有关刑法学的个别认识按照逻辑关系加以整序,使看似无序的犯罪成立问题易于把握。在理想的封闭体系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开放的犯罪论体系是最佳的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