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当我们的城市日渐繁荣之时,却有一群人慢慢地被推向了城市的边缘,甚至被称为“低素质”人群。他们平日挤住窝棚甚至蜗居街角,由于没有经济支撑,他们的孩子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 日后恐又难逃父辈一样挣扎底层的命运……他们仿佛只是这个城市的匆匆过客,离我们很近,却又很远。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2011,(1):4-4
“举国体制”曾有一个形象的称谓,叫“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优势其实已经被我们反复宣扬许多次。中国目前或许有好几个城市能成功举办一场亚运会甚至更高级别的盛会,但如何借此来发展我们的城市,改善我们的民生,却少有对策。  相似文献   

3.
这里说的失地农民是专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基于城市建设用地需要,耕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但仍然保持着农民身份,并未真正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农民。失地农民与城市化是一对孪生矛盾,近年来,在某些领域,这对矛盾越来越尖锐,有的甚至引起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如果说失地农民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必然结果,那么,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后的境况如何?他们的合法利益是否得到了保障?我们又该努力为他们做些什么?使这对孪生矛盾成为孪生姊妹,和谐并进。  相似文献   

4.
善待老实人     
我认为,所谓老实人,就是做事从不"显山露水,长袖起舞",而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人。在当今社会,老实人是我们干部队伍中不起眼又少不了的一批人。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这个社会大厦才会顶天立地,社会经济才会发展。但是在当今社会,老实人却容易被人淡忘和忽视,甚至吃苦又吃亏,他们大多只会干事不会"来事",不善包装不会作秀。他  相似文献   

5.
严婷 《当代党员》2010,(4):66-69
他们是一个被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的群体;他们手上没有久握锄头留下的老茧,甚至已经不会种地:他们少了父辈把农村作为自己归宿的认同,多了对融入城市的渴求。他们,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叫农民工。他们穿梭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做着城市人认为“低微”的工作。然而,他们中一些人却坚持梦想并努力让其实现。  相似文献   

7.
沈敏 《党建文汇》2011,(2):20-20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小摊贩往往很不受城市管理者的欢迎,但在美国旧金山,他们却被视为城市活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仁言 《党建文汇》2005,(9):45-45
40岁,对于城市中的精英们来说,正是走向事业巅峰的年龄。但是,对于众多的中国农民工而言,40岁却意味着他们在城镇打工生涯走向终点站。被城市“遗弃”的他们,将不得不孤独地面对前途渺茫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究竟享有哪些权益?谁来保护他们的权益……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一、农民工: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 农民工的身份定位是确定民工权益的基础。农民工到底是什么身份?在农村,他们往往被看作是“城里打工的工人”,城里的打工生活似乎使他们已不能适应依附土地的生活方式;而在城市,市民又把他们看作是“农村来的农民”,市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却没他们的份。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一瞥     
最近,我们赴美国考察,在旧金山经过一周的学习研讨后,抽空到纽约、华盛顿、洛杉矾等地转了一趟。虽来去匆匆,浮光掠影,对美国谈不上有深刻的了解,但其社会经济的运作与管理比较有序,却给人留下了较深印象,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没有围墙的细市在美国我们看了五个城市,觉得他们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方面是颇有特色的。基本的建设格调是开放型的。如“井”字型的街道布局,使城市的交通非常方便、流畅,很少看到塞车。城市的出人口四通八达,宽敞的八车道甚至十二车道把城市与周围卫星城镇联接起来。城市里很少看到围墙,大…  相似文献   

11.
筱平 《奋斗》2006,(4):37-4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群又一群长期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渐渐地离开土地,涌入喧嚣繁华的都市中,他们举家迁移。长期漂浮在城市中,已逐渐成为城市居民中新生的阶层,被统称为“农民工”。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农民工”自身的生存环境得到了不断改善。但是,他们身后另一个社会问题却越来越凸显出来,这就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凯 《党史文苑》2007,(2):38-39
沈醉、徐远举和周养浩三人是国民党军统局内赫赫有名的干将,他们职务相近年龄相仿,又都深受戴笠的器重,被称为军统“三剑客”,但他们却走过了各自不同的风雨人生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粮油供应制度和户口迁移制度进行了调整,放松了对农民向城市流动的限制,农民开始流人城市。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实行了离土又离乡的政策后,大量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形成了规模大、数量多、持续时间长的“民工潮”。农民工进城有力地缓解了城市劳动力资源的不足,促进了城市经济和建设的发展,又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广泛的服务。尽管如此,他们在城市里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歧视。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本来着眼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旧城改造及扩张征地拆迁有些却演变成了以营利为目的 ,着眼于土地炒卖 ,以地生财 ,压低甚至侵吞行政管理地拆迁费 ,与民争利的“扰民工程”。如何既促进城市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 ,又兼顾被征地拆迁群体利益实现城市建设初衷和行政宗旨 ,关键在于实行制度创新 ,寻求征地拆迁与权益保障的优化结合 ,并让被征地拆迁群众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没办法﹄与﹃有办法﹄张峰某单位效益较好,不少大学生想进去,都被该单位领导以人员已满为由拒之。此后,却又进了三名没有任何专长的人。有人问:为什么他们能进?领导答:“他们都是上级部门领导交待的,不让进不行,我们也没办法。”安徽省怀宁县某乡镇企业在滁州市...  相似文献   

16.
民心的感动     
编辑同志:作为一个大型国有建筑企业的员工,我曾亲眼目睹过很多民工一年到头辛苦工作,却拿不到血汗钱的情景。随着国家建设的日新月异,一批批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在我们的城市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和美丽的设施,哪一个不是民工兄弟们建造?还有很多需要体力劳动的行业,也都少不了民工。当居民住在冬暖夏凉的高楼里,享受生活的时候,他们却住在拥挤不堪、风雨不挡、低矮脏乱的工棚里。他们远离家乡亲人,靠辛勤劳动来换取报酬。他们和家人都要生存,然而,很多民工苦干几年有时却一分工钱都拿不到,又怎能保障他们最基本…  相似文献   

17.
崇高与卑鄙     
周居霞 《实践》2005,(3):47
2004年,内蒙古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回味。其中,好官牛玉儒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而贪官肖占武又给了我们太大的震惊。他们同是高、中级领导干部,在同一个时期、同一座城市执掌着一定的权力,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牛玉儒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公利、谋大利,虽死犹生, 其精神与形象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肖占武却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疯狂敛财,欲壑难填,虽生犹死,被人民所不耻、所唾弃,落得在铁窗里反省余生的下场。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在相同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下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之路?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8.
隐形的群体     
刘兰 《廉政瞭望》2013,(6):58-58
自闭症又被成为“孤独症”,全球自闭症平均发生率占人口总量的4‰,照此计算,我国自闭症患者约有550万人左右,而很多人却从未听说过这种病,他们就像一个隐形的群体。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的基本经验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休党员是我们党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在共和国建设的历史上,曾镌刻着他们奋力拼搏的动人篇章。他们,是共和国建设的脊梁。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们又率先投身改革,为上海这座城市焕发新的活力,为上海20世纪90年代的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截止2002年底,上海市离退休党员总数已达  相似文献   

20.
刘杉  何平 《党史博采》2011,(5):54-55
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爱情故事曾被世人广为传颂,但是他们的相知、相爱到订婚是在西柏坡却不被太多人所知。今天,让我们再去回顾一下他们由相识、相知、相爱到结为连理的爱情故事,籍此表达对他们的无限崇敬之情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