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章法 《法庭内外》2007,(7):22-25
日前,著名的网络人文社区——海南天涯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涯公司)收到了湖南省桃江县法院的一纸民事判决书。法院判令:被告天涯公司赔偿原告华东某著名大学中文系博士肄业生张鑫林3万元,并且刊登致歉声明。不过,这起曾在2006年引起广泛争议,被媒体称为“网络通缉令”第一案的索赔案并未能就此尘埃落定,天涯公司称将对此判决结果提起上诉。  相似文献   

2.
萧何 《法庭内外》2011,(10):1-1
海南天涯被判赔赵本山12万 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以海南天涯公司的卡通赵本山侵权为由,终审判其赔偿赵本山12万元。2009年12月,赵本山以海南天涯公司、谷歌公司未经其许可,擅自在天涯社区网站多个页面中发布带有其卡通肖像的flash广告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只要卡通漫画所反映的是具有可识别性的自然人形象,该卡通形象就可以归属于肖像概念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洪传芳 《中国公证》2008,(11):34-38
甲公司是乡镇企业.申请集体建设用地建有房屋一幢共七层。甲公司将其中的一至五层作为抵押物,为乙公司向银行贷款提供抵押担保,并办理了房屋抵押登记。后因乙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偿还贷款,被诉至法院,法院判决乙公司和甲公司在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连带偿还银行本息及罚息。因判决后两公司均未自动履行判决书中还款义务,银行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审判过程中,法院的判决书在一些特殊案件中经常被作为证据使用,那么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在证据种类中应当怎样定位,以及证据的效力如何,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试对此予以解析。一、法院刑事判决书可否作为证据使用有人认为,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如果开庭时作为证据当庭展示,并由控辩双方当庭质证,这种对法院判决书的质疑是属于司法监督权和当事人的申诉权,作为控方的公诉人在这一场合行使监督权属程序违法,作为辩护人也无权行使这一权能,而且如果庭审中对此出现争议,作为合议庭的审判人员也无权对法院…  相似文献   

5.
根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然而据笔者对近期内开庭审理、且法院当庭宣判案件的判决书送达情况所作的统计,发现法院往往一两个星期才到看守所送一次判决书,一送就是一大摞,几乎没有按时限送达的,一般都在宣判后一周才送达,有的甚至十多天或更长。如王某故意伤害案,法院于4月24日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但直到5月15日王某仍没有收到判决书,其多次索要,监督检察干警也多次到法院催办,法院却以法律文书太多,判决书尚未写好或没有打…  相似文献   

6.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军事法院、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各海事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法院:根据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工作实际的需要,现将一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刑事判决书样式和一审未成年人刑事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判决书样式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刘涌一案再审判决书入手,结合此前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书和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二审判决书,分析了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法院主动再审和法院主动变更罪名所反映的控审不分、司法不独立的问题,以及由法院对于庭审中辩方提出刑讯逼供的回应和裁判方式所反映出的判决书不说理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是某金属公司的经理。1995年7月份,某电线厂从我公司购进21万元的原材料,一直未支付货款。1996年9月份,经法院审理判决电线厂归还我公司全部货款。判决书生效后,我公司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法院接受申请后,发现电线厂经济困难,就以暂不具备执行能力为由,裁定中止执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书变成了一张“白条”。最近,我公司偶然发现一家工程公司欠电线厂32万元的货款未付,而电线厂对这一到期欠款没有催讨。请问:我公司能否申请法院直接到工程公司强制执行电线厂的这一到期债仅?  相似文献   

9.
《判例与研究》2004,(4):51-57
一、一份法院的在对出生登记局局长决定的行政上诉作出的判决书,必须依《民事诉讼法典》第659条规定的要素撰写;二、一份判决书只有在完全缺乏指出决定所基于的法律依据时方视为无效的判决书;三、宣告判决书无效以后,上诉法院仍可凭案件中的所有证据作出判决;四、对提出延迟出生登记的申请,应视乎申请人有否提出合适的文件以及其他相容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山东济南市胡延卓问:某企业欠信用社和银行贷款被诉工法院。法院于1997年4月6日对该企业与信用社的诉讼作出调解书,于次日对该企业与银行的诉讼作出判决书。调解书和判决书生效后,信用社和银行均向法院递交了申请执行书(在六个月的申请执行期限内)。但法院直至1998年2月25日才对调解书一案发出执行通知书,而对判决书一案至今尚未发出执行通知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79条“人民法院应在收到申请执行书后的10日内发出”执行通知的规定,法院超期才发出或未发出,该调解书和判决书是否还具有执行效力?…  相似文献   

11.
韩红俊 《河北法学》2006,24(9):117-122
从我国现行不同审级法院的职能混同和民事判决书改革存在的弊端出发,探讨法院之间纠纷解决到规则之治的职能分工与民事判决书改革之间的关系,指出不同审级法院的民事判决书应与之相对应的裁判事项、阶段性的诉讼目的和预期受众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黑丁  霜凌  李佳 《检察纵横》2012,(2):28-29
2011年12月12日,“京城盗王”袁宝洪签收了中国审判史上最长的判决书。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作出的这份345页的判决书共20万字。袁宝洪一案的判决书之所以创下历史记录,是因为袁宝洪盗窃次数多,而每一起盗窃事实,在判决书中都要有相关的证据来认定。  相似文献   

13.
近日,有两份在文字上出现了严重错误的判决书成为舆论大加挞伐的对象,在众口一辞中,几乎成了目前法院司法能力不强、司法水平不高乃至司法不公的标志。一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级法院制作的终审判决书,有6处文字错误;一是四川省南部县法院制作的一审判决书,多达20余处文字错误。牡丹江中级法院对这份判决书的制作法官有何处理未见报道,南部县法院这份判决书的制作法官、伏虎人民法庭庭长李作勇则已经于6月1日引咎辞职了。吾本凡人,初看到判决书出现如此多的文字错误的消息,和大家一样,我也震惊,但再看到李作勇庭长引咎辞职的消息,我  相似文献   

14.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军事法院、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各海事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法院: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落实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的要求,为使胜诉的当事人及时获得诉讼成果.促使败诉的当事人及时履行义务,经研究决定.在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民事判决书中增加向当事人告知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内容。现将在民事判决书中具体表述方式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民事审判与执行是当事人解决民事纠纷的司法途径,要做到审判公正与执行有力。由于判决书是法官根据事实依据法律做出的具有执行力的判断,为维护司法的权威公正并使当事人信服,判决书应进行充分说理并应将合议庭的不同意见表达于判决书中。为使法院的执行工作更有效率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在民事执行中可推广分段执行机制以及法院应在执行工作中对当事人释明。  相似文献   

16.
2002年4月30日,某市法院作出再审终字民事判决(以下简称“判决书”)。看过判决书,不禁有些诧异,而其他同事亦对该判决书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条款的理解表示不解。笔者仅对该民事判决作以下个人分析,供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自1999年武汉惊爆全国首例判决书拍卖案以来,全国各地拍卖判决书的情况屡见报端。司法审判的神圣性招致民众的质疑,严重削弱了司法公信力,是导致司法权威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律白条”不断出现。生效的判决是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做出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法律丈书,如果连代表着法院最高权成的判决书都无法得到执行,那么司法权威要如何体现?本文通过公民对判决书的拍卖这一现象,分析我国法律的困境——“执行难”,进而揭示司法权威流失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曹峰峻 《法庭内外》2006,(11):16-19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东航江苏公司9名机长因跳槽遭天价索赔的跳槽案最近有了结果。2006年6月27日。南京市江宁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继挑起跳槽案的机长佟晓波第一个收到判决书后。截止7月7日。其余8名机长也已陆续收到南京市江宁区法院送达的一审判决书。9名机长总计赔偿该公司1384万元!其中最高赔186万.最低赔107万.而“挑起者”佟晓波赔偿139万。此案创下了江苏省因跳槽引发的赔偿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9.
潘志贤  杨强 《政府法制》2008,(22):46-46
虚拟的网络,使河南郑州的律师网友王永建在商都网上表达观点时遭人恶语诋毁、诽谤,在无法找到“肇事者”的情况下,王永建以监管不力为由将商都网告上法庭。日前,王永建收到法院的判决书,商都网不仅要向他公开道歉,还要支付2000元精神赔偿。  相似文献   

20.
《法制与经济》2009,(9):25-26
法院为什么要判处吉忠春死刑?庭审中控、辩、受害人家属争论激烈的焦点问题,法院又如何认定……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根据红河州中级法院作出的《刑事判决书》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