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化消费是与可持续消费理论完全相悖的一种消费现象,它往往表现为奢侈消费、过度消费、无度消费等变态消费方式.消费之所以被异化,是由劳动的异化以及消费主义的大众文化盛行所导致的.异化消费会加重自然的负担,进一步加剧生态危机.而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我们必须反恩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树立"可持续消费"的新型消费观.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与劳动力的分离和资本无限扩张的本质,带来了工人和资本家的双重异化。工人的劳动产品不归自己导致了工人与劳动产品和劳动过程的异化,而当资本家沉湎于资本增值本身时,就成为了资本的奴隶。资本无限扩张的本性要求消费随之无限扩大,消费需求成为可以被创造的、实现认同和情感发泄的手段,消费者丧失了主动控制权同样被异化。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丰裕的商品为消费异化奠定了物质前提。消费主义蒙蔽人的消费理性,蛊惑欲求消费,成为消费异化的思想根源。劳动还没有成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劳动异化普遍存在。为了弥补在异化劳动中的苦闷和压抑。人们试图在异化消费中获得虚假补偿,劳动异化是消费异化存在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4.
从劳动异化到商品异化再到符号消费的异化,这个过程其内在逻辑是劳动的异化决定了商品的异化,劳动异化是生产环节中的发生的异化;消费异化是消费环节中发生的异化现象,商品作为生产与消费的对象,发生异化,同时商品异化为资本,构成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探讨的骨架。在被生产与消费全面操控的后工业时代,整个社会体系在马克思所构筑的资本主义经济框架上发生了全面异化,社会成为非人的存在,这是资本主义至今也没有解开的症结。生活在消费社会中的人,受到异化的符号的统治,发展成为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异化的更全面的人:从劳动至消费甚至人的思想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近年来,"双十一"等网络购物节达成的巨大交易额反映了社会中的消费异化现象。它表现为人们非理性的购物狂欢,"虚假需要"的出现及符号消费的盛行。消费异化出现的主要根源在于资本逻辑的驱使,科学技术的推动以及当今社会人的"主体性"的丧失。本文认为,应该从提倡理性消费、立足精神需要以及净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应对消费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以来所形成的消费社会中,消费由对实际产品的消耗延伸至对产品所负载的意义和符号的消耗,需求也由对实体产品功能的需求而延伸至对其所承载的意义的需求。由于"心理贫困"的存在,需求转变成了欲望。消费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本逻辑对利润追求的无限性成为设计异化的根本原因。在这双重压力下,本应为人类更好生活服务的设计异化为为消费欲望和资本利润服务,而这种异化造成的最为明显的后果是对自然的索取和破坏,设计成了不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帮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基于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双重视角阐述了消费异化思想,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人通过占有对象来实现自我的消费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被包括对象本身在内的异己力量奴役过程。作为一个隐性的批判维度,消费异化与生产异化并存于马克思的异化批判逻辑中,并通过回应鲍德里亚等诘难者的反对和质疑而使自身走向澄明。马克思的消费异化思想对于我们基于新的实践语境理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思现代消费实践中的异化问题,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理论界曾经出现的滥用“异化”的错误思潮中,有一种“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异化论”特别引人注目。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有经济方面、思想方面的异化,而且有政治方面的异化。“社会主义政权机构的存在,这就意味着政治方面的异化”,“社会主义权力异化,首先表现为权力机构  相似文献   

9.
陈曦  万卫红 《求实》2003,1(8):30-31
消费者不正当竞争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以个人的一己私利为核心 ,为争得于己有利的交换或消费条件而做出的种种损人利己甚至损人害己的行为的总结。其表现有消费者行贿、消费欺诈、恶意退货等。消费者行为的道德规范是用以指导人们消费行为 ,调整人们消费关系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总和。在实行改革开放的今天 ,对消费者行为实施道德规范有利于消费者行为与企业行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认为,要扬弃消费异化,必须在社会制度层面建立人本主义公有制,同时在个体层面倡导人道化、健康的消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消费异化是由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造成的,因而要扬弃消费异化,必须控制生产规模,实行生态社会主义。为扬弃消费异化,我国必须营造健康的消费伦理,抵制消费主义侵蚀;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避免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确保弱势群体的消费权益,缩小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1.
消费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或不按规定使用,又由于经营者的原因,受到一些人身伤害或经济损失。在日常的消费生活中,消费者权益更是需要受到保护。由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起步较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保护上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权利范围、行政保护体制、维权途径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消费者权益的内容进一步扩张,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体将来也会进一步扩大,对此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要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镶嵌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一系列制度变迁过程中,表现出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标准结构。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在借鉴西方消费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一些特殊规律,以期探究中国消费多年来启而不动的深层次原因,对我国扩内需促销费提供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13.
物质消费文化研究经历了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人与物质商业化之间的关系,开启了异化、商品拜物教等批判主义思路,但这种批判基本限于生产维度。在葛兰西的启发下,法兰克福学派将物质消费所产生的异化推进到民众的日常生活领域,揭示了资本主义在消费文化领域内的文化霸权战略,阐释了民众日常生活被物质消费所"殖民化"的逻辑。但批判学派无法回避精英主义思路片面性的诘问。以英国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当代文化研究则为物质消费文化"正名",赋予民众以积极主动的能动者角色,开启了物质消费文化的民本主义转向。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6,(1)
马尔库塞作为一名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哲学家,其消费异化现象渗透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越来越多姿多态,然而,人们更多的是接受外界呈现的一切消费品,往往忽略了用自己的反思能力来理性思考自己的真实需求和这些商品的使用价值,人们却把这些消费活动成为幸福和自由,无意识中陷入消费异化的危机之中。消费异化带来很多环境恶化,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失衡等严重的社会后果,严重阻碍了人们前进和全面发展的脚步。本文通过马尔库塞的消费异化倡导人们改善消费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形成良好的消费行为,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消费主义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异化形态。消费主义是指以追求过度的物质占有和享受作为人生最高目的的价值观以及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的生活方式,消费主义不再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是为了无限制的欲望的满足,表现为人对于人生意义、人际关系以及自然等关系形态的异化,进而导致人变成非人、人与人的本质相对立。只有逐渐扬弃这种异化,人类才能从物质追求的欲望中解放出来,化解消费主义所带来的矛盾,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生态危机成为人们必须解决的难题,究其原因,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消费异化引起的。如何避免消费异化,建立合理的消费方式,对我国选择和实施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消费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旨在通过对消费异化在我国的现状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危机的研究,揭示其形成原因,探索其应对策略,以实现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亚军  高云球  沈晓梅 《求实》2006,23(Z1):126-127
奢侈性消费和休闲活动的大众化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一个社会温饱问题的解决意味着人们有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和休闲时间,这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消费和休闲时间的增加并不一定必然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要有其他条件才能实现这种社会目标。大众化消费和休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主题,本文将首先探讨大众化消费和休闲的社会意义以及休闲与人类自由本性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在社会分工条件下消费和休闲活动的异化及其表现,最后将进一步探讨怎样才能使大众消费和休闲活动与每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制度的创新,银行信贷消费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贷消费在方便了民众消费、增加了商家利润的同时,由于部分消费者过度消费、非理性消费也衍生了信贷资金的坏账的发生,如何平衡信贷机构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规范消费信贷经济,在当前出台消费者破产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笔者试就我国消费者的破产立法规制作出一些解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9.
李红梅 《新视野》2007,(5):36-38
从战略层面看,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环境下,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扩大粮食特别是大米的内需市场,稳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生产的主阵地。为此,必须从消费环节入手,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沟通渠道,稳定产销链条;倡导生产者与消费者相结合的农产品安全消费模式;树立科学健康的食物消费理念。与此同时,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稻米生产与消费质量安全分级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消费者与生产者健康饮食习惯的引导与培养;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绿色消费:循环经济在消费领域的实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消费倡导消费者选择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实现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在消费领域的实现形式和内在动力,是实现循环经济"源头消减"的重要途径。促进绿色消费,需要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经营者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