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刊词     
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会刊第一期问世了。 我们的会刊,取名为《八桂侨史》。 “八桂”一词,由来已久。宋代以前,已见诸于不少典籍诗词。《山海经》有“桂林八树,在贲隅东”。南北朝时庾信的诗,有“南中有八桂,繁华无四时”之句。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也写下了“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湖南”的诗句。当然,就地理而言,上述“八桂”,并非专指广西。到了宋代,杨万里又有“来从八桂三湘外”的诗句,这里的“八桂”,指的已是广西了。明代以后,广西划为八府,于是人称广西全省为“八  相似文献   

2.
《泰国广西会馆》一文原载1983年12月17日与25日之《星暹日报》,作者(文中自称“笔者”)邓深元先生,是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秘书,泰国广西会馆发起人、筹委会及首届理事会秘书长兼会务执行者,建馆筹委副主委、世界邓氏宗亲总会理事兼总干事,勿洞八桂堂建堂顾问兼发起人。本刊在全部保留有关泰国广西会馆的资料的前提下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3.
侨居东南亚的广西人,首先是到马来西亚种植橡胶树,随后一部分人才由马来西亚迁移到新加坡和泰国等地。进入泰国的一支,首先是到和马来西亚接壤的泰国南部也拉府勿洞县一带种植橡胶树,从事橡胶业的开发。后来他们中的一些人积得一点财富才进入首都曼谷经营工商业,都是晚近的事情,在曼谷的广西华侨仅是二三代人的历史,经济力量比较薄弱。散居在各地的广西华侨还是以泰南匆洞为最多,广西华侨社团的组织也以泰南勿洞广西会馆和勿洞八桂堂成立最早。  相似文献   

4.
<正>诙谐有趣的对山歌,轻盈灵巧的竹竿舞,美味可口的五色糯米饭……“三月三”期间,八桂大地一片歌海,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壮乡人以此庆祝这一特别的节日。自2014年开始,我区将“壮族三月三”设为公众假日,群众聚会狂欢的热情被点燃,“三月三”变成了广西各族人民的狂欢节。今年“三月三”适逢清明节,六天长假让狂欢升级,“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系列活动盛大上演,“和谐在八桂”“e网喜乐购”“桂风壮韵浓”“相约游广西”“民族体育炫”  相似文献   

5.
<正>又是一年三月三,八桂大地歌舞欢。绣球抛起来、花炮抢起来、狮子舞起来、板鞋跑起来……“潮动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板块是“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节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和打造,丰富多彩、遍地开花的特色民族体育活动,让人们领略到了广西民族体育的独特魅力。今年“潮动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板块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八个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6.
勿洞八桂堂,泰文译音是“捧片汶务尼切”,是广西同乡在泰国最早的合法团体。原打算成立广西会馆,因注册问题而改用“八桂堂”,即广西慈善机构的意思。1969年农历正月十七日成立,1981年建成堂宇,堂址位于泰国勿洞县叻则律杰一百五十号之十六。 八桂堂的宗旨是:联络感情,交换知识,举办慈善公益和文化教育事业,提倡康乐活动,共谋福利及救灾恤难并襄助庆吊与奉祀神明和其它合法事宜。但不干涉及政治。凡是桂侨桂裔,只要年足20岁,有正当职业,行为良好,承认该堂宗旨,遵守章程者,不分男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应泰国广西会馆理事长封明光先生的邀请,自治区侨办组成“广西庆贺恳亲团”出访泰国。该团一行10人在团长、自治区侨办副主任向大有、副团长、玉林地区行署副专员阙之宝的率领下,出席了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第五届一次代表大会,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桂籍人士进行了交流;参加了泰国广西会馆成立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专程去远离曼谷千里之外的勿洞,看望了那里的广西乡亲。这次出访,园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收获很大,效果良好。在8天紧张而又愉快的活动中,笔者耳闻了八桂子弟在世界各地的创业伟绩,目睹了海外乡亲对广西故乡的深情厚意。许多亲切的言词、感人的场面,至今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8.
广西称“桂”、“八桂”由来已久。据有关资料介绍,“八桂”之美称是从古代《山海经》中“桂林八树,在贲禺东”演变而来。晋代文学郭璞说:“八树成林,言其大也。”孙绰在撰写《游天台赋》有“八桂森挺以凌霜”的诗句。六朝梁代诗人也有“南中有八桂,繁华元四时”记载。在民间,诗人正式与广西挂钩定位的则始于唐朝韩愈。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诗中云:“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湖南称“湘”,  相似文献   

9.
<正>五湖四海宾朋至,欢歌热舞踏春来!又是一年三月三。4月11日上午,以“潮起三月三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2024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在南宁青秀山欢乐启幕。历经8年,精心打造,三月三已成为广西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浓郁的群众性节日,“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更成了广西一张亮丽的名片,一场全民参与的文旅狂欢。为期1个月的活动中,自治区层面组织开展“桂风壮韵浓”“民族体育炫”“相约游广西”“e网喜乐购”“和谐在八桂”五大板块共25个大类活动,各设区市也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亮点策划开展三月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在浩瀚的杂志海洋中,《当代广西》是一本初出海面的地方性综合性读物。然而,“当代广西”这四个字却铿锵有力地传遍八桂大地,像闪亮的灯光照耀着八桂儿女的心底,吸引着广大干部群众的视线,引领着人们走向光明灿烂的胜境,创造光辉的当代广西!一年前,《当代广西》在改革的大潮中诞生,成为八桂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对广西是“虎跃”,那么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打造和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则是“龙腾”。“虎跃龙腾”将使广西揭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使惠及八桂大地5000万民众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更有保证。  相似文献   

12.
2005年6月20日至23日,广西桂平市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全市30多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105万人,倒塌民房31500间,因灾死亡1人,全市因灾直接造成经济损失9.3亿元。澳门“八桂挚友”会获悉桂平的重大灾情后,即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募捐救灾款物,委托广西侨务办公室向桂平灾区的归侨侨眷捐赠大米18吨共1200袋,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手足情谊。重灾区江口镇政府及时把救灾大米转发给受灾的归侨侨眷,使他们感受到澳门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由衷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岭南村的侨眷陈木养一边领救济米,一边表示要打电话告知在新加坡的亲人:“我们得到了海外亲人的捐助”。刚从香港探亲回来的望步村民张业基,看到自家的房屋和庄稼被洪水淹没时,心里非常难过。但当他从镇书记薛有彪手中接过6包沉甸甸的大米时,竞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他并说:“我要打电话到香港告诉女儿,让他们放心。”“八桂挚友”会的救助,为桂平市的救灾工作减轻了很大的负担,他们的义举惠及15个乡镇受灾的归侨侨眷247户共1379人,对于澳门同胞的善举,桂平市委、市政府和归侨侨眷向“八桂挚友”会表示了深深的感谢!(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当地领导将救灾大米及...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5,(10):30-31
去年,广西民族音画剧《八桂大歌》相继获得了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大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3~2004年度十大精品剧目以及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在一年内获得三项国家舞台艺术最高荣誉,这说明《八桂大歌》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可,这在广西是第一次,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4.
金秋十月的南宁,总是格外引起世人的瞩目。这,不仅仅是因为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又在南国绿城盛大亮相,也是因为今年的“两会一节”有广西侨办鼎力协助,大打“侨牌”,做好“侨字”文章,相继推出了三大侨务主题活动——“八桂挚友”联谊会、2008海外华商相聚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印尼广西企业家交流会、“山水情”八桂挚友文艺晚会。这三大主题活动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于一身,犹如一条三色彩带,处处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正>世界拱桥看中国,中国拱桥看广西。拱桥、斜拉桥、悬索桥……包揽了当今世界上全部桥型的广西,目前拥有各类桥梁逾3万座。桥梁建设刷新世界纪录的速度,见证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崇山峻岭间,江河湖海上,一座座大桥“恣意”穿行八桂大地。拱桥、斜拉桥、悬索桥……包揽了当今世界上全部桥型的广西,目前拥有各类桥梁逾3万座。  相似文献   

16.
梁宝渭 《传承》2003,(5):16-18
广西被称为“八桂大地”。而“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广西,其“大”何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散了原先凝聚在广西上空的闭塞的烟云,吹来了壮乡“大”的丰富的内涵及外延:大西南的出海口,西部大开发中东、西以及中部的结合部,未来中国与东盟大经济圈的结合部……短短的一瞬间广西人便感受到自身区位优势的变化。显山露水广西是一个边陲省。解放后长期处于防止外来势力侵略的战备状态,国家对广西的建设投入相对较少。广西的区位就是“老少边山穷”。山地是广西的主要地貌类型,加上丘陵、台地,共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77.16%,山地多,意味着生活在这里的…  相似文献   

17.
肖珊  李力  卢松见 《当代广西》2006,(7):F0003-F0003
火样的三角梅,翠绿、生长在水里的生菜苗,五颜六色的奇瓜,晶莹剔透的杨桃、番茄……三月春寒,但在八桂田园——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里,却是春意盎然,一派生机。“科技让我们这里什么时候都是春天,一年四季里都有花红柳绿,这也就是现代农业的魅力所在!”广西八桂农业科技有  相似文献   

18.
《今日广西》2007,(6):22-23
地处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广西,具有优越的农业条件,资源禀赋良好的八桂田野蕴含着丰厚的生产力底蕴。自古以来,为这片土地上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的壮乡人民释放着希望,然而。以“人、牛、犁耙组合”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难以令这一希望田野“守望者”摆脱传统的色彩,融入现代的“时髦”。信息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古老农业产业新的希望,但属于西部省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广西农业,如何与信息时代快速对接,如何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神奇之力来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是时代向广西农业人提出的新课题。经过对现实与发展的深度思考,广西农业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八桂田野上重笔写下了农业信息化的亮丽开篇。  相似文献   

19.
《今日广西》2008,(12):6-9
6月4日至6日.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广西这片神奇秀美而又青春勃发的土地传递。作为北京奥运火炬进入西部省区的第一站。广西有624名火炬手(每个城市208名)参加3个城市的火炬传递。在山水甲天下的名城桂林,奥运圣火在一片奇山秀水之间穿过。将桂林市的主要景点串联起来,展现了广西山水的独特魅力;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城市南宁,火炬手高举火炬经过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壮乡儿女的奥运激情与建设和谐广西的热情在这里融合:在革命老区百色,壮、汉、瑶、苗等各族群众载歌载舞迎接奥运火炬的到来。 这是一个欢乐的时刻、一场欢乐的盛典。一支支“样云”火炬点燃了八桂儿女的激情。传递了八桂儿女的梦想。“样云”在壮乡大地上升腾,充分展现广西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广西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展现广西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0.
石钖 《当代广西》2023,(11):30-31
<正>对山歌、抢花炮、打铜鼓、抛绣球、品尝五色糯米饭……2023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推出了1000多场基层群众“三月三”活动,激发了广西人区内游的热情,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广西体验民族风情。全区文旅市场强劲复苏,为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强区注入澎湃活力。数据显示,2023年“壮族三月三”三天假期,全区共接待游客1360.99万人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