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发刊词     
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会刊第一期问世了。 我们的会刊,取名为《八桂侨史》。 “八桂”一词,由来已久。宋代以前,已见诸于不少典籍诗词。《山海经》有“桂林八树,在贲隅东”。南北朝时庾信的诗,有“南中有八桂,繁华无四时”之句。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也写下了“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湖南”的诗句。当然,就地理而言,上述“八桂”,并非专指广西。到了宋代,杨万里又有“来从八桂三湘外”的诗句,这里的“八桂”,指的已是广西了。明代以后,广西划为八府,于是人称广西全省为“八  相似文献   

2.
徐杰舜 《当代广西》2010,(13):57-58
唐代大诗人韩愈云:"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此"八桂"即指今广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八桂大地,多彩文化又盛开迎春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大型图文《八桂文化大观·溯源系列》丛书正式出版了。  相似文献   

3.
八桂赋     
正广西称"桂"。"八桂"之说由《山海经》"番禺之西,八桂成林"演变而来。《大明一统志》记载:"八桂,广西桂林府郡名。"广西称"八桂",从此正式在官方文书中固定下来。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六十甲子实属大喜,故作《八桂赋》以志纪念。壮哉八桂,至美广西。北接黔滇,西连越夷。南抚北部湾碧涛,东沐珠三角晨曦。五千万人口传承,十二个民族世居。  相似文献   

4.
在浩瀚的杂志海洋中,《当代广西》是一本初出海面的地方性综合性读物。然而,“当代广西”这四个字却铿锵有力地传遍八桂大地,像闪亮的灯光照耀着八桂儿女的心底,吸引着广大干部群众的视线,引领着人们走向光明灿烂的胜境,创造光辉的当代广西!一年前,《当代广西》在改革的大潮中诞生,成为八桂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西》2005,(10):30-31
去年,广西民族音画剧《八桂大歌》相继获得了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大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3~2004年度十大精品剧目以及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在一年内获得三项国家舞台艺术最高荣誉,这说明《八桂大歌》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可,这在广西是第一次,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从形象思维的角度,精辟地指出:“韩愈以文为诗;有些人说他完全不知诗,则未免太过,如《山石》,《衡岳》,《八月十五酬张功曹》之类,还是可以的。”在这里,毛主席对韩愈的诗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了他“以文为诗”的缺点,肯定他的《山石》等诗。毛主席对韩愈等古代诗人一分为二,予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体现了“古为今用”的精神,对我们批判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对“四人帮”以儒家为名,妄图把韩愈一棍子打死的有力批判。  相似文献   

7.
朱金莉 《当代广西》2006,(13):50-51
2006年6月9日,一个寻常的日子。却因为世界杯的开赛和“广西文化舟”的开幕而显得不寻常。满载着秀美的山水、浓郁的风情,“广西文化舟”从此开始了北京的航程。当晚,当嘹亮的《八桂大歌》在人民大会堂响起,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海霞向全国播报这个消息时感慨说:“真是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8.
周国辉 《当代广西》2008,(11):62-63
八桂初春,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广西时的亲切寄语,正推动着广西人民思想上的继续解放,而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又为广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催化剂。广西,这个南疆宝地,将依托自身的资源与地理优势,依靠勤劳勇敢的群众,努力争取成为中国经济版图的第四极。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组成团队的一员,广西中烟工业公司也立下了发展新宏愿:力争以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广西烟草行业“百亿税利”工程的早日实现,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伟业中发挥好创新“先行者”作用和财政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6,(13):F0003-F0003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6月9日晚上,广西大型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在人民大会堂上演。为“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0.
浑厚而悠远的铜鼓声律动铿然,经久不绝地回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里。动人心旌的《八桂大歌》,以一种极致的美,点燃了台上台下的激情。3月1日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自治区文化厅重点主抓、柳州市倾力打造的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为祝贺全国“两会”召开献上的一道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11.
裴志勇  华钢 《当代广西》2007,(13):20-21
近年来,广西舞台艺术精品迭出,全区艺术创作呈现出喜人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和桂剧《大儒还乡》三台剧目,连续入选2003~2004年度、2004~2005年度、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实现了“三连冠”,取得了广西舞台艺术发展史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若舟 《今日广西》2010,(24):22-24
古笛是新中国培养的少数民族诗人、词作家、编剧中的优秀代表之一,是壮乡歌海哺育培养的一代歌王。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名字,伴随他参与改编的民间歌舞剧《刘三姐》,亲自创作的《毛主席来到我广西》、《青山里流出一条红水河》、《羊角追》、《赶圩归来啊哩哩》等经典民族歌曲,在八桂大地上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相似文献   

13.
《八桂侨刊》杂志(季刊)前身系《八桂侨史》,1978年创刊,由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主办,现广西侨联主管,是目前中国首家公开发行的省级侨史期刊,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读者和社会各界好评。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繁荣全区经济、提升全区文化品位的战略位置。“十五”期间,广西的文化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八桂舞台好戏连台,佳作不断,呈现“戏剧大省”的态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  相似文献   

15.
古有韩愈在《师说》中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恐怕算得上对于为师者最起码的定义了。很明显像今天“当红”的宝马教授就有愧于此定义了。  相似文献   

16.
古语云:“路通财通!”随着广西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等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现,八桂大地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多种机遇,为创造和发挥区位优势,谋求对外开放的崭新格局,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的战略构想。在自治区政府近日出台的《广西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的广西正在一轮接一轮的经济合作区域开发热潮中搭乘“国际大通道”快车,在经济腾飞的大道上一路奋进。  相似文献   

17.
福建是盛产荔枝的省份之一。明代林古渡作《荔枝赋》称:“吾闽佳果,有荔枝焉,历代称美,莫不能先。”闽荔不仅以产量高、品种多而闻名,更以质地优、口味美而见称。清初莆田诗人廖必琦所写荔枝诗称赞闽荔:“谁把芳名挂齿牙,方红陈紫总堪夸。林间玉酝滋甘露,尘外仙罗散彩霞。厚味由来高两粤(广东、广西),异香此际压三巴(四川)。莆中尤是闽中最,乌石山前有几家。”并非自夸,清《群芳谱》也称天下荔枝“以闽中为第一”。  相似文献   

18.
唐果,字田木,号钓鱼山人,中文高级讲师。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广西书协会员、北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海门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自幼随父学习书法,师从巴蜀名家毛峰先生。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书法展览,入编《当代篆刻家大辞典》,曾获“广西八桂群星奖”书法铜奖;编著有《中国经典书法章法解读·隶书卷》;2011年刻字作品《身在天水之间》入选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国展。  相似文献   

19.
金秋十月的南宁,总是格外引起世人的瞩目。这,不仅仅是因为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又在南国绿城盛大亮相,也是因为今年的“两会一节”有广西侨办鼎力协助,大打“侨牌”,做好“侨字”文章,相继推出了三大侨务主题活动——“八桂挚友”联谊会、2008海外华商相聚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印尼广西企业家交流会、“山水情”八桂挚友文艺晚会。这三大主题活动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于一身,犹如一条三色彩带,处处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相似文献   

20.
《泰国广西会馆》一文原载1983年12月17日与25日之《星暹日报》,作者(文中自称“笔者”)邓深元先生,是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秘书,泰国广西会馆发起人、筹委会及首届理事会秘书长兼会务执行者,建馆筹委副主委、世界邓氏宗亲总会理事兼总干事,勿洞八桂堂建堂顾问兼发起人。本刊在全部保留有关泰国广西会馆的资料的前提下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