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程立涛  武娜娜 《理论导刊》2023,(11):119-123
劳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原点和发展动因,具有“先在的”育人功能。劳动教育是对劳动育人价值的充分肯定、高度自觉并为此而采取的制度化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聚焦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培养的“点”不同,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全“面”育人优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劳动实践中,并通过“培养什么样的劳动者”“为谁培养劳动者”“如何培养劳动者”等进行检验。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内容、过程和目的等方面是高度契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劳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劳动价值的遮蔽,以劳动为主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资本主导现代化的发展和超越,彰显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离不开对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坚持、劳动素质的提升和劳动分配难题的破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劳动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为依归,不断增进劳动者福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使崇尚劳动成为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3.
王增文 《行政论坛》2023,(1):145-153
从生存公平到劳动公平关涉社会保障从功能性分配到规模性分配的价值演进过程。从马克思对劳动所有权原则的解释系统来看,古典政治经济学及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关于劳动所有权原则的抽象理论与演绎起点,由于过于关注理论逻辑自洽,从而导致劳动者与所有权的错配,产生了异化的合成性谬误。为规避这一理论原则的“溢出效应”,还需从实践出发,重新建构基于社会实践的劳动所有权原则的解释系统,以此来阐释社会对贫困的道德指责属于归因谬误。由于欧洲社会理论建构层过于强调以劳动所有权原则的抽象基点的演绎,欧洲频繁的工人运动过于聚焦工资收入本身,从而忽视了基于劳动雇佣关系的社会保障劳动属性涵盖的劳动者个体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部分,因此,需要重新从实践的视角出发,以社会共同责任为本位,重新审视由国家财政、企业、个人收入中分解出的消费性社会后备基金配置的基础问题。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权益配置的基础应属于劳动公平问题,由此,对从理论出发的劳动公平问题解构的轴心需要从理论上的所有权向劳动本身实践基点转向,逐步形成劳动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在实践、理念、理论和价值上的同构性,最终完成社会保障权益配置的劳动公平的实践重构。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 ,生产力的进步 ,劳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新的实际 ,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 ,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文章着重对我国劳动者劳动的特点和我国劳动者劳动创造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彦 《学理论》2010,(5):79-81
针对实践中大量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我国劳动立法对其是否受法律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立法还存在比较混乱甚至矛盾的情况,这为司法实践中处理事实劳动关系纠纷带来了困惑。本文对我国事实劳动关系法律保护中的不足及立法建议进行了探讨,以期解决事实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问题,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王怀宇  赵明媚 《学理论》2008,(16):47-50
目前哈尔滨市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制约因素: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执法监察力量薄弱,劳动法制环境亟待完善;集体合同流于形式,合同内容缺乏民主;企业经营者及员工法制观念淡薄,思想认识不到位等。构建哈尔滨市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重视人的主体意识,确立劳动者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强化社会各方责任,建立健全和谐劳动关系的相关保障机制;尊重人的自身价值,推行民营企业“职工股权计划”的产权制度;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等等。  相似文献   

7.
流通领域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认流通领域的劳动也创造价值是对马克思关于流通领域价值创造原理的一种更新或更替,属理论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流通领域的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与事实相符,是劳动形式变化和劳动内容延伸的结果和表现,是以总体劳动者的总体劳动的形式参与价值创造的。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劳动关系,需要认清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重要价值,认清劳动者报酬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认清劳动争议多发频发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双重影响,认清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政府行为的应然定位和优化路径,认清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为此,要拓宽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拓宽生产劳动者的概念,更新价值创造的观念。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有主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科学体系,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在我国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尤其是如何在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