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德育的对象--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考虑人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具体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更新德育内容;调整德育目标;改善德育方式;建立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构建道德行为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和价值层面分析,由对物的依赖性而造成的"人的物化"问题构成了当代人类生存深层的价值危机。面对"人的物化"问题,德育应该直面人类的生存困境.进行理论自觉,以人的方式理解把握、教育人,面向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德育,实施德育自身的历史转向.  相似文献   

3.
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德育目标价值取向应突出政治道德与基础道德教育并重,强调理性驾驭科技的伦理精神以及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现代职业道德理念,这是指导德育实践的源泉所在。客观检视高职德育现状,主要存在重技轻人教育思维、高职德育高效课堂建设不足以及课(校)外德育阵地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为提升高职德育实效性,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道德培育;立足高职学情,三维度打造高效德育课堂;再塑校园德育空间,注重校园德育环境培养和优化;全面延伸德育空间,拓展德育社会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用以人为本新理念审视高校德育实践,发现存在着德育主体认定的偏失、德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德育定位导向的偏离、德育职能作用的偏虚等不足;高校德育工作应在贯彻以人为本新理念的实践中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德育理论界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已经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新主题。本文试图从德育的回归开始真正的尊重学生的生命整体,以达到德育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适时构建高职院校生态德育,对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生态德育是相对"人际德育"而言的,高职院校要确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构建生态型人际新关系、培育个体生态人格的生态德育立体目标;要努力探索体验式生态德育、内省式生态德育等生态德育方法,科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子体系,形成高职院校生态德育全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生态德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生态德育包括精神、自然和社会三个维度。强化高校生态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核"、"实践为基"、"责任为重"的价值取向,这对于提升高校生态德育的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构建高校和谐德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高校德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和谐的德育。人是德育的主体,以人为本是高校和谐德育的终极矢的。转变德育观念,改进德育方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人本性德育的实效性是高校和谐德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道德被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如果道德不能进入人的实践领域,化为人的具体实践,它的价值和意义就无从谈起.基于道德的这个属性,如果德育不能实现"知"与"行"的互动,仅仅是停留在让受教育者知德的水平上,那么毋庸置疑,德育的最终产品将会是一群有道德知识而无实际道德品质的人,德育的价值和意义也将无从谈起.德育贵在知行统一,只有将道德贯彻到人们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去,德育的价值才能够充分实现.然而,当前道德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知行脱节的现象,却不得不让我们对德育中的几个问题予以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0.
如何把握以人为本中"人"的深刻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志高 《理论学刊》2005,4(1):26-29
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中,有的干部群众包括理论工作者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甚至分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牵涉到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人"具有丰富的内涵,认为"人"是自然性和历史性的统一,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政治人"、"经济人"和"文化人"的统一体,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统一.其中实践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并且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1.
<正>实现"以人为本"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的主体性水平及其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以人为本"实现的程度。离开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只能是一句空话。提高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高校德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丽 《求实》2004,(Z1)
德育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人类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需要,人是德育的主体。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不是去禁锢人、束缚人,而是以人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亲和力以及独立人格;是为人才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基础;其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德育工作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观念、领域以及载体等方面,都将同步产生出巨大变化。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形成的德育理念,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德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德育中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企业领导和企业职工互相为本,重点是企业领导要以职工群众为本;其次企业管理提倡的以人为本还要包括以服务对象--客户为本.同时企业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主要是指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本,人的理想信念为本.  相似文献   

14.
现代道德教育应重视生命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为本”是现代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关键是把人的完整生命纳入道德教育的视野之中。通过反思我国道德教育走向困境的现状,笔者认为要重视开发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积极促进每一个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实现道德生命的回归,这样才符合德育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党史博采》2008,(4):58-58
<正>河北省辛集市育红中学创建于1959年,是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地处辛集市区中心育红街1号,有学生2361人,教师130人。学校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创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6.
"和谐人"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然主体,具有一些与经济人、道德人等其他人的存在方式不同的特性。"和谐人"的特性研究,旨在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体发展的独特要求,主要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上的特殊性、和谐人本身的客观属性以及主观属性。在自然属性的协调性表现为:动物性的减弱;需求的有限性。在社会属性的协调性表现为:人的本质的提升;社会关系的和谐;自然观的转变;主体性的合理性。"和谐人"的特性研究一方面体现了人之发展的当代取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从社会主体视域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有奎 《求实》2007,1(12):44-46
目前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解存在五个需要克服的误区:一是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个人为本",主张个人至上主义;二是把"人本"和"物本"对立起来,认为追求人的价值必然否定物的价值和追求,没有看到"人"和"物"的统一性;三是混淆抽象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关系;四是把"以人为本"和中国传统社会的"以民为本"等同;五是把"以人为本"等同于西方近代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片面地强调人的占有和控制地位。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需要从理念上创新。德育理念是人们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哲学前提。理念关系到创新的成败。没有科学的德育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德育创新.有了理念的更新才会引起方法的变革。高校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人作为德育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与高校德育是相需相成,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本文首先提出以生命教育促高校德育的必要性;其次指出生命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缺乏的表现;最后指出以生命教育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途径:将生命教育纳入德育的重要内容、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高校德育的出发点、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一、高校德育需要从理念上创新。德育理念是人们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哲学前提。理念关系到创新的成败。没有科学的德育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德育创新,有了理念的更新才会引起方法的变革。高校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善于理解和把握人心,最终赢得人心,取得人的信任和教育的主动权,真正解决人的精神激励、灵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真正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