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通过对社会客体的改造和优化,以便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更需要对社会主体--人的改造和优化,以便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主观条件.和谐人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集个体和谐、人际和谐与类和谐的统一体.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体的要求,和谐人具备自身的一些特性.本文从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三个视角分析和谐人的特性,一方面体现了人之发展的时代取向,同时也从社会主体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07,(5)
研究社会主义的社会和谐属性内涵,可以从社会主义"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所决定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个方面的关系来进行分析。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主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和  相似文献   

3.
朱西周 《唯实》2005,(4):34-3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动力的人类生活的高度社会化或现代化.全球化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全球化的本质体现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之中.全球化带有资本主义属性,但不能简单地被视为资本主义化.而积极参与又严加防范是我国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朱西周 《求实》2005,(5):67-69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步骤;统筹区域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我国现实社会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历程悉心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可以弄清我国现实社会的属性.在社会发展客观进程中,"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近期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现实表现.但"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等都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范畴,都不是指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总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至于"法治社会"、"学习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提法,都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它们都不是独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之外的.  相似文献   

7.
李振宇 《新长征》2007,(3):36-37
研究社会主义的社会和谐属性内涵,可以从社会主义“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所决定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个方面的关系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晓红 《求实》2013,(2):26-30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自然存在前提论、实践活动论、异化自然论、人化自然论。对手稿中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丁尔纲 《理论学刊》2002,4(1):114-116
从社会主义文化产品的流通规律看 ,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及其产品可分为市场文化与非市场文化两大类。非市场文化及其产品只具社会属性与社会效益 ;市场文化及其产品除具社会属性与社会效益外 ,还具有商品属性与经济效益。前者的属性比较单一 ,后者的属性则具双重性。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及其产品的流通 ,必须坚持社会属性与社会效益占首位的原则 ,以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蕴涵着空间、时间、实践三个维度,呈现出一幅壮观的立体图景。在空间上,表现为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与对外建设和谐世界的良性互动;在时间上,表现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相辅相成;在实践上,表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11.
社会系统本质是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自然——人——社会这个全生态系统整体和谐统一的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谐共生"核心价值理念。正确处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格生态"三大系统内部及其相互关系,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生态系统整体和谐统一发展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道德诉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社会既是人们的主观体验,又是社会的外在表现状态。从社会主体角度看,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有待于社会道德信仰的重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待于个人道德主体性的强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待于向传统自然伦理道德观的积极因素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目前学术界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术研究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把和谐"纯思辨化"倾向的批判,本文认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进行哲学论证,必须首先把矛盾与和谐的辩证法限定在社会历史领域.抽象地谈论矛盾与和谐的辩证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不仅没有意义,而且还有危害.矛盾与和谐的辩证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矛盾运动良性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5.
论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华松 《探索》2006,3(2):17-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影响着作为和谐社会主体的人的自身的和谐、影响着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合理调节、规范收入分配,才能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体现。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可从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三方面努力。但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应当是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的发展虽然不同于人的发展,却以人的发展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必须从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中获取文化传统,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和谐观为指导思想;对内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和谐相处,对外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上其他不同社会制度和文明的和谐相处,还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基本途径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以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手段,把党建设成为维系不同社会阶级阶层之间团结的纽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和谐精神,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的,以"和而不同"为核心,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以推进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为基本着眼点的价值理念、社会理想、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中国当代和谐精神具有价值引领、经济发展、社会整合、人才培养等功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价值共识、物质基础、社会氛围和人才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在法律意义上,民间组织是指以公共权利为目的,以社会权力为基础的民间自治组织。民间组织具有公共权利、社会权力和自治权力三种属性,这三种属性是民间组织能够成为独立的法律主体的基本前提。当代民间组织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具有严格的公共责任;在法律和自治章程框架内行使自治权,通过监督国家权力与其形成良性互动;通过理性协商与其他社会主体平等合作。正确认识民间组织的属性和角色,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时代语境的延展之下,马克思人性理论必然获得新的时代内涵:即由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主体属性转向人的整体属性、人的交往属性和人的整合属性阐释。以马克思人性理论的时代内涵为指导,使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由片面模式向全面模式、由对象性模式向交往性模式、由静态模式向动态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