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公民导刊》2005,(4):6-9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没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是历代政治家恪守的政治信念和治国理念,也是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和终级目标。将“和谐”用于政治,则“政令统一”、“政通人和”;将“和谐”用于经济,则“平稳持续”、“协调发展”;将“和谐”用于人际关系,则“诚实守信”、“宽则得众”;将“和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的教学过程是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性包括:科学与艺术、理论与实践、教书与育人等多方面的统一,这也是高校教师教学过程努力完善的方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特殊知识结构的少数精英,而是为社会大众人才构建基础素质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理应将教学生做事与教学生做人很好地结合起来。对教学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本身就是教学研究方式和方法的和谐性的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和谐统一有着客观的规律性,它能以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并能证明存在着均衡条件下的最优和谐程度。教师在追求较高和谐程度的教学时,需要把握一个适当的“度”。  相似文献   

3.
努力构建和谐政治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政治课堂是在贯彻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情绪、效率、纪律和认同为特征,以提高学生政治素质为目标的课堂结构的系统性安排。在现代教育意义上,课程概念“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因此,和谐课堂从内容组合来说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和谐统一。从教学过程来说就是在贯彻和落实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的课堂情绪、效率、纪律和认同四个特征的和谐统一,落脚点在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所以,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和谐政治课堂问题主要是动态的过程问题,这也是本文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首先,情绪是构建和…  相似文献   

4.
张文俊 《求索》2010,(1):115-117
《周易》崇尚和谐,提出了“太和”的理念,是古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及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的统一,是通贯天、地、人三才的整体和谐。“太和”理念的价值,有助于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有法律的规范、调整和保障,法律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源头性要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从法律上体现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规范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特别是要求立法保持和谐统一,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保障。立法是在矛盾的焦点上“砍一刀”,这“一刀”实际上是确立处理矛盾的规则,是在“不和谐”中构建和谐。为了确保立法的和谐,维护…  相似文献   

6.
和谐哲学观是当今治国安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略。它为我们提供了重在同一、建设的理念,追求稳定、有序的理念和强调整合、协调的理念。“和谐哲学”的核心,在于倡导一种互助、合作、团结、和谐、稳定、有序的价值取向;“和谐哲学”的宗旨,在于引导事物向和谐方向发展。体现和谐哲学观的领导理念是以“治”为宗旨、以社会稳定为重的领导理念,强调统筹兼顾、多元统一、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何林 《思想战线》2006,32(6):71-75
以二元论、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遮蔽和阻碍理解“和谐共存”等文化事象。有别于“二元对立”的“多元统一”思维结构和观念模式不仅是一些民族解释世界、处理内部关系的核心结构,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和谐共存”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的城市,不应是建筑和道路堆积而成的“水泥化”,而应是人与城市、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9.
立法机关应当找准“掌舵者”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有形之手对立法过程进行适当的调控,根据地方立法“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价值取向。积极协调、平衡各方利益。实现民意汇集与社会治理目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谐社会既是理论又是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期实践探索栏目“实践和谐与和谐实践笔谈”专题推出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许多党政干部、企业管理者看完专题文章后表示颇受启发,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就“实践和谐与和谐实践”这一主题继续展开讨论。本期我们选编了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论公安行政执法与公民权利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公安行政执法中切实维护公民权利,这不仅是实现公安民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但在当前的公安行政执法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日前的法律、法规对此缺乏有效的规定,而且是因为公安民警对维护公民权利意识的淡薄。鉴于此,文章就有关公安执法中的公民权利保护问题作了必要的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争光 《思想战线》2000,26(2):26-29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不管我们喜欢它也好,不喜欢它也好,它都实实在在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任何国家、民族都无法独立于经济全球化之外.由于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历史进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延伸,因此,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面临较大困难.但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此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刘艳 《桂海论丛》2013,(1):102-106
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观的传承和创新具有严密的发展逻辑:在发生学意义上,体现了必然性和应然性的统一,既有渊源深厚的思想根基和实践基础.也存在新时代新境遇的客观需求;在历史流变角度上,体现了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统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终确立则展现出发展的整体性;在演化特征角度上,体现了一脉相承性和与时俱进性的统一,不仅承接“老祖宗”的“根”之脉络.还伴随时代课题的嬗变不断吐故纳新,创造性地吸纳合乎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4.
臧伟  范存滨 《中国发展》2008,8(4):46-49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危机潜在并可能频发。该文认为,危机的诱因在宏观层面上与经济、政治、文化紧密相关,具体表现在经济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政治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和传统道德文化体系的失稳上;在微观治理方面则存在着缺陷甚至于“治理真空”,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机制与体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蒋永甫  何智勇  甘凤 《桂海论丛》2013,29(5):105-110
近十年来,农民组织化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学术研究的热点。梳理相关文献,研究主要涉及了农民组织化的必要性、农民组织化的动力机制、农民组织化的载体、农民组织化发展模式及农民组织化发展困境等内容。但在农民组织形式创新、组织绩效、组织文化、农民主体地位等方面仍很薄弱,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网上银行的迅速发展,其发展的"瓶颈"--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网上银行犯罪现象诸多,其实都是传统犯罪形式的翻新.对于以网络为基础的网上银行犯罪,证据资料易被篡改、销毁,并且在侦查取证时技术复杂、要求较高,此类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较之于传统案件相对困难.因此,必须基于网上情报信息搞好网上银行犯罪案件现场勘查、电子证据的提取以及电子证据的保全工作等,从而有效打击网上银行犯罪.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最广泛的基层民主的实践,其基本要求是村民自治体尽可能独立于政府的行政权力,同时村民自治体内部应当形成比较完善的民主决策机制。然而,村民在自治过程中亦存在着诸多权利冲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治体内部的权利冲突,另一类是国家干预村民自治事务引起的行政权与自治权之间的外部权力冲突。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我国的村民自治权往往难以落实。司法保障是权利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必须尽快确立村民自治的司法保障,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村民的民主决策,并尽可能对村民自治体滥用自治权加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弹匣弧形部擦划痕迹是射手在以压推方式向弹匣内压装枪弹过程中,弹壳体与弹匣弧形部内边棱相摩擦而形成的痕迹。由于射手向弹匣内压装枪弹的方式、习惯、用力大小等因素不同,形成痕迹的位置、深浅、长短、宽窄、倾斜角度等也就有所不同,有的甚至不留下痕迹或很少留下痕迹。弹匣弧形部擦划痕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认定枪支的重要痕迹特征。  相似文献   

19.
"借壳上市"本质上是一种双重反向交易,较直接上市方式IPO而言,具有资质要求低、融资成本低、时间周期短、获益主体多等方面优势。在借壳上市收购与反向收购两个阶段中,非上市借壳公司面临选择壳资源、交易方式、关联交易、政府干预等问题,其中均涉及一系列法律风险,能否对之进行有效控制将直接影响借壳上市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通行政管理中“执法难”的问题突出,人身、心理伤害和暴力威胁影响交通警察正常执法,交通警察被袭比例也较高。究其原因,既有交通参与者守法意识方面的因素,又有执法者素质水平较低、执法工作缺乏内外有效的监督、交通警察缺乏权威、缺少相关保障等原因。公安机关需要从提高交通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交通行政执法的质量、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和合作意识、加强监督机制、依法维护执法人员的法律权威,并提供相应的保障等方面来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