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奋斗》2009,(7):44-45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目标,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紧紧围绕“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三大主题,大力选拔能够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抓建设,想事、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推动了林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2008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1%,首次超过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全口径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提前两年完成了原“十一五”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2.
《天津支部生活》2013,(1):39-39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滨海新区大港工委探索实施了科级干部公开选拔工作,解决了多年形成的科级干部“近亲繁殖”、交流困难等“老大难”问题,为推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制度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中组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2006年10月19日,中组部领导同志在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落实中组部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深入发展,切实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和谐天津建设和实现天津“十一五”建设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我市各级党委、组织和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在巩固已取得的经验成效的基础上,坚持从“八个一”入手,扎实推进工作,力求取得新突破,获得高实效。  相似文献   

4.
抚顺市采取“测、谈、访、评、用”五种方式,强化对干部“德”的考核和评价,提高选人用人准确度和公信力。一是测。将领导干部的“德”按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四个方面,细化为若干项,每项设置好、中、差三个档次,结合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述职,接受基层干部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德”进行专项评价。  相似文献   

5.
监督“一把手”用人行为历来是干部监督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长宁县在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以来,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形成了一套以《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权暂行办法》为核心,以“三票制”、“旁听制”、“提名制”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制度体系,使“一把手”用人行为不再神秘,监督“一把手”用人行为不再困难。  相似文献   

6.
绵阳市涪城区从建设高素质、具有强有力执行力的干部队伍出发,率先在领导干部中建立“干部绩效档案”。通过具体运用,在实践中倡导了鲜明的用人导向,培养了领导干部过硬的工作作风,养成了能干事、想干事、干得成事的风尚,促成了干部管理的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7.
《求贤》2010,(12):54-54
中共天津市宝坻区委组织部以学习贯彻《关于严厉整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行贿受贿行为的通知》精神为契机,坚持“三个结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8.
干部在基层成长,干部从基层选拔,干部到基层培养,是我们党的一贯用人方针.近年来随着“三门”干部多、基层经验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干部队伍来源结构单一的缺陷日益显现,从中央到地方都更加强调选人用人的“基层导向”。  相似文献   

9.
在吉林省桦甸市,县委书记的用人权具体界定为“七种”,即定向把关权、调整干部动议权、推荐干部权、干部调整方案审查权、主持决策权、约束监督权、干部管理教育权。同时,“一把手”还要承担用人的五种责任:把握用人导向和标准的责任、实施正确用人决策的责任、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责任、带头遵守干部选任工作纪律的责任、加强干部选任工作监督的责任。桦甸市委书记朱淳说,“这份权责清单实际是对权力的显性化、规范化,‘一把手’用人权有了边界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斌 《党的建设》2011,(11):44-44
金塔县坚持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根据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分类细化干部“德”的考察标准,创新干部“德”的考察方法。一是干部“述德”。领导干部在年终述职大会上向全体干部职工和“两代表一委员”全面陈述自己“德”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首先,要解决“不想听真话”的问题。考察干部本来就是为了掌握干部的实际情况,对干部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为选人用人提供可靠依据。作为地方或部门领导,理所当然地希望通过考察听到真话,了解到真实反映。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恰恰不希望在考察中听到真话。因为那些由领导“授意”的考察,一般都是先确定提拔人选,后走程序,实际上只是过一下场,能否听到真话并不重要;有的部门或单位“一把手”,在考察前先定调子,把考察对象大加赞赏一番,俨然“伯乐”发现了“千里马”,谁还敢说个“不”字;甚至有少数领导干…  相似文献   

12.
《廉政瞭望》2004,(3):12-13
南充“大都会”受贿窝案,是继内江市市长鄢良钟案后,省纪委2003年查处的又一起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该案涉及党政领导干部19人。其中地厅级干部1人,县处级干部6人,1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涉及违纪违法金额1000余万元。牵涉人员之多,涉案金额之大,在南充是空前的。该案的成功查处,是我省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在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提示了党的广泛的先进性和深厚的阶级基础,明确回答了“怎样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深入学习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联系工作实际,体会有三。一是“怎样用人,用什么样的人”。首先,在用人的尺度上要“就高不就低”。这个“标尺”就是“知识”的多与少,综合素质的高与低,潜质能力的大与小。我们要注重“知识型”、“科技型”、“高素质型”人才的任用。其次,在用人的措施上要“就大不就小”。这个措施就是要打破论资排辈,把工作业绩的大小作为干部升降的主要标准。第三,在用人的原则上要“就能…  相似文献   

14.
张晋萍 《党课》2014,(10):25-27
按照“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的工作要求,铁路太原客运段领导班子紧盯干部作风和干部作为,以段领导班子、车队干部、机关干部、列车长四个层面为主体,实行统一管理和考核,建立实施“四位一体”管理考核机制,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有效改变,使各项工作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开展“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是组织部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也是“零距离”考察识别干部的有效途径。通过深入基层更直观地考察识别干部,更直接地了解民意,更精准地考核干部绩效,能够有效确保干部选拔调配依据准确、贴近民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16.
去年10-11月,荣县顺利完成了9个正科级和12个副科级领导岗位的竞争性选拔工作。在这次干部调整工作中,荣县突出把干部选拔的重点、培养的主阵地以及干部的优先交流权放在基层一线,探索建立了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得到了全县党员干部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种现象,在单位埋头干活的人往往怕“民主推荐”。因为在平时工作中,这些人不善交际、不善圆滑、不会“表现”、不会“来事”,得票不多也在“情理”之中,失些“民意”也是实属无奈。但这种情况无疑会极大地挫伤埋头干活的人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助长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18.
林利育 《党建》2009,(6):41-4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作为基层党委,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如何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呢?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到“三个坚持”。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是高校“两课”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意义,并力求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为“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两课”教学应该在“三个代表”思想“三进”方面创造新的更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20.
宛诗平 《党课》2011,(21):126-126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为照顾一些政绩平平、能力一般的干部的“情绪”,就另设一名副职、虚职岗位;为照顾一些年事已高、不适合担任主要领导的干部的情绪”,就让他们“享受”比原来高一级的待遇。这种以“位置”来照顾“情绪”的做法,笔者着实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