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窃电现象日益严重,不仅给国家的电力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且扰乱了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秩序。目前,对窃电行为的处理,一般是由供电部门根据能源部、公安部《关于严禁窃电的通告》和《全国供用电规则》,对窃电单位或窃电个人予以罚款或赔偿损失等处理,很少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即使移送,司法机关也只是按盗窃罪论处,显得软弱无力,不利于有效地打击和遏制窃电活动。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刑法中增设窃电罪,乃是当务之急。一、窃电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刑法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因此,要讨论…  相似文献   

2.
当前,窃电现象十分突出,致使国家大量的财产流失,人们正常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受到影响和干扰。依法同窃电行为作斗争,涉及对窃电行为的调查取证,窃电事实的确认和窃电行为人的认定以及法律的适用等。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窃电行为的认定。由于电能这种特殊商品无邑、无味、无形,电能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给窃电行为的查处.特别是对窃电行为的事实的确认和行为人的认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认定窃电行为,它需要哪些条件,笔者拟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窃电行为,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  相似文献   

3.
法人窃电亟待刑法调整王瑞华,李鸿斌目前,窃电案件逐年增多,企事业单位窃电现象已日益突出。据苏北某市供电部门的统计,近年来法人窃电案件每年约占全年窃电案件的30%左右,而窃电数量约占年窃电总量的65%。因此,严厉打击盗窃国家电能的犯罪活动,尤其是遏制法...  相似文献   

4.
反窃电工作中法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浩 《法制与社会》2011,(13):81-83
本文通过阐述反窃电工作中所涉及的法律相关问题的探讨,分析了窃电行为及其法律界定,指出我国司法在规制窃电行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关对策分析指出反窃电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任务,将反窃电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惩治窃电有关刑事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永志 《河北法学》2004,22(1):153-157
目前,我国窃电现象十分猖獗,单位窃电数量大幅增长,反窃电刑事立法比较原则、概括,不能对窃电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建议在刑法典中设立独立的窃电罪,将单位明确规定为窃电罪的主体。电力工作人员窃电的定性问题要严格依据电力工作人员的身份、所窃取电能的性质、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是主犯还是从犯等方面标准。正确运用"推算"方法认定窃电价值是一种符合实际的可行做法。  相似文献   

6.
李晓婷 《政府法制》2014,(27):84-85
近年来,违法用电、盗窃电能一直是困扰电力正常供应和供电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电是特殊的商品、是无形物,不同于其他的有形物,这使得对窃电的查处存在较大困难,窃电行为得不到有效打击,供电企业资产损失严重.本文从窃电行为的概念、相关法律规定入手,研究窃电行为的法律责任,找出供电企业在查处窃电行为的过程中应注意的法律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为供电企业反窃电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窃电行为应当认定为盗窃罪。但是,日常生活中的窃电行为复杂多样,有些行为方式从客观上看没有太大差别,但其行为性质却各不相同。对于窃电犯罪的认定,应当抓住行为对象这一要素,认清行为对象为电力本身、电费还是电费给付请求权,结合行为人取得财产的最终手段,正确判断行为的定性。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一年,在县反窃电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在公安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以维护正常供用电秩序,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为目标,坚持“依法治县”和“打防并举”的方针,我县反窃电斗争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打击了一批窃电违法犯罪分子,为我县经济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具体来讲,我们有以下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9.
展望 《中国公证》2004,(3):20-21
1投石问路 长期以来,拖欠电费、窃电、危害电力设施等现象一直困绕着厦门电业局,电业局也曾采取过许多解决措施,如当场告知法律后果或发出书面催缴电费通知书、停电通知书、窃电处理决定书、隐患通知书等,但效果甚微.明明已当场告知,却说从不知道这回事,明明已收到相关通知书,却说根本没收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电流斑与有电流斑电击死心肌组织磷脂分布。方法 15只SD大鼠,无电流斑和有电流斑各6只,对照组3只。实验组通过自制电击装置通电致死,对照组采用脱颈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死后0h、12h、24h三个时间段取心肌组织固定和冷冻,对其分别进行制片HE染色和磷脂染色。结果电击死均可见心肌纤维断裂、波浪状改变,血管内皮细胞极性化改变,部分心肌间质少量出血。磷脂染色:电击死0h、12h心肌细胞膜磷脂缺失,随时间延长,磷脂缺失程度加重。对照组仅可偶见单个磷脂位于细胞间质或少量心肌细胞膜磷脂缺损。死后24h,电击组、对照组均可见大面积心肌细胞膜磷脂缺失。结论心肌细胞膜磷脂染色可有助于电击死诊断,但死亡时间达到24h左右则诊断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案情 郑某、余某、黄某三人系某乡变电所的电工,各自分管一台变压器。变电所每月只负责收取三人变压器总表所显示的应付电费,而各用户的电费则由郑、余、黄三人分别收取。2005年6月中旬,郑、余、黄三人分别利用变电所换变压器总表之机,采取拨总表或偷换总表内字鉴等方法进行窃电。2006年5月,三人窃电的行为被举报后,  相似文献   

12.
刑法修改后把窃电行为规定为犯罪,但窃电量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但由于行为人手段的隐蔽性、多样性和犯罪对象的无形性,使确定窃电量成为司法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本文就此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以期对我国的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中、油污中无电流斑电击死法医学鉴定的病理形态学依据。方法 SD大鼠28只,分为水中、油污中无电流斑电击死各1组,典型电流斑组、正常对照组、死后电击组、死后水中、油污中电击各1组共7组。采用肉眼、光镜及投射电镜观察水中、油污中无电流斑电击死大鼠皮肤和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并与其它各组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肉眼观察,生前水中、油污中无电流斑电击死大鼠皮肤未见明显电流斑。普通光镜观察,可见电击中心部位表皮变性坏死、脱落,表皮细胞变薄、致密,表皮细胞或/和毛囊、汗腺、皮脂腺发生极性化改变。电镜观察,透明层和角质层分离脱落,基底细胞肿胀、细胞器减少、核固缩,汗腺导管上皮肿胀,棘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扩张融合成泡状,线粒体肿胀空泡化;但光镜与电镜的变化与生前电击死比较不明显、典型。而死后电击组皮肤则无明显病理学改变。实验各组大鼠心肌的改变与皮肤改变类同。结论采用光镜和投透射电镜观察在潮湿环境中电击死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可为无电流斑电击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电击致人死伤是法医常规检案工作中十分常见的一类案件,法医在检案工作中,必须仔细在尸体上寻找有无电流斑,并提取相应或疑似电流斑的皮肤检材行组织病理学检验确诊,这类案件在时间上往往比较紧迫。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触电事故也逐渐增多。法医学对电击死鉴定的关键在于寻找皮肤电流损伤斑迹,但由于触电环境、电流强度、电压高低的不同,所造成的损伤形态特征或电流斑也各有不同。本文通过对37例电击死亡案件的鉴定分析,对鉴定中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作出一项终审裁定,安庆市某窃电企业状告安庆供电局这起全国首例因供电单位查处窃电行为而引发的行政诉讼案划上了句号。其间,经过两次判决、两次裁定,最后因为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经贸委及最高人民法院等专函答复,才使这起打了两年多、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官司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技术是当今毒物分析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对生物样品中巴比妥类药物的检测,在以往文献报道中多采用填充柱色谱技术。由于巴比妥类药物是极性有机化合物,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常出现拖尾现象,有些学者又提出在上机分析前或进样后将巴比妥类药物转变成非极性的衍生物。但这样的前处理工作繁杂,检测重现性较差,难以适应法医毒物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定电压的电流通过人体,能够在皮肤上形成电流斑。金属导线由于电击时形成的火花放电,微量金属便蒸发沉积在电击伤处,因此对电流斑或可疑电流斑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是法医判断电击死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电,作为一种与国计民生有密切联系的重要能源,多年来,一方面表现出严重的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又被大量窃取,而且日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据《法制日报》1990年1月13日报导:我国每年至少有十几亿度电被窃,损失工业产值25~30亿元,窃电现象已成公害。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我们以往所采取的措施,却仅仅是由电力管理部门对窃电行为人予以罚款等行政处罚了  相似文献   

20.
案例资料案精简介男性,25岁。某年1月因锅炉爆炸引起火灾,烧死。尸检尸体呈拳斗姿势,全身体表烧伤总面积达95?<,其中淡化占体表面积的18%,其余77%为肝~I”度烧伤,有大易水池及红斑形料皮肤肌肉切面颜色呈鲜红色;口腔、喉头、气管与食管内有大量黑色炭主,粘膜明显充血;肺切面颜色鲜红。其余各脏器均呈淤血状。镜下见肺淤血水肿.气管胶粘膜面、食管粘膜面均见黑色炭尘粘附,粘膜及粘膜下血管明显扩张充血。皮肤表皮与真皮部分分离形成腔隙,表皮细胞呈现类似电流斑样改变。胞浆、胞核技长,呈极性排列。真皮内胶原纤维肿胀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