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文章通过评析亨廷顿“文明冲突论”,阐述中华文明之精髓——“和而不同”理念及其现代意义.“和而不同”理念为化解文明冲突提供思想来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文明多样性的和谐世界的构建,它不单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不单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2.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语,在强调“思想统一”的时代,只能被当作谬理来批判。近来,大约与创建和谐社会有关,从文人学者到国家领导人,均有对“和而不同”一语内涵的诠释和其重要性的阐述,并大力提倡之,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然而,我观其文章语录,只是侧重于对“和而不同”的解释与提倡,对“同而不和”这种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却较少述及,故撰文聊补其阙。  相似文献   

3.
“和而不同”是一个古老而又日新的哲学命题。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介绍了博大精深的中华哲学文化,指出“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思想。“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当时论述的是社会和谐之道,但其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不同”是指物质世界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和”是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达到总体上的和谐。温总理力主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而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夙愿,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从冲突的视阈诠释,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化解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冲突的过程。因此,为了使整个社会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的理想状态,须从思想互动、政治理性、国家公权力与社会私权利分离的三个层面来有效地化解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以此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思想对于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是,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远没有理论化、系统化。"和而不同"思想强调的某些非平等对抗性"不同"并不有利于社会和谐,它忽视了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平等对抗之"不同"和确立平等对抗性"不同"之"同"。我们需要赋予"和而不同"以新的内涵,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以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中庸是我国传统儒学的重要思想,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儒家中庸思想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执两用中”、“和而不同”、“权变时中”、“中和”等四个方面.在现代社会,大力弘扬儒家中庸思想精华,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和睦共处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和而不同”是一个朴素而又深刻的哲学命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而不同”与统一战线具有本质联系,贯穿于统一战线全过程。“和而不同”是统一战线形成的前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是统一战线“求同存异”原则的思想理论渊源;“和而不同”是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统战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理念,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性质,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吸收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中关于“和谐”、“和合”、“和为贵’、“兼相爱”、“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等思想财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努力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关系,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理念,把我们党长期持有的关于全面、协调、稳定、社会进步、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等等思想,集中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价值目标。因此,和谐社会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哲学精神。从这样的角…  相似文献   

9.
“和而不同”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语出《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后来成为一个对当代人有重大意义的成语,它至少也描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既善与人同,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在多元化已经成为生活现实而不仅仅是趋势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具备“和而不同”这样一种能力,以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先进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和而不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特别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规律、准则和真谛。我国古代周朝时的史伯曾提出“和生实物”、“同则不继”的命题,即只有不同的事物统一起来,才能产生新事物,它是万物构成的法则。孔子在继续史伯等思想家的进步思…  相似文献   

11.
童林 《前沿》2006,(10):161-163
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人们按照一定的法律和道德规则安定有序地生活,并且充满活力,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社会。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就是各种矛盾和冲突处于协调的、有序的、均衡的状态中的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处于可控的范围内。和谐社会并不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的对立状态,它的本质特征应当是“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蹇庐氏 《今日浙江》2006,(23):47-47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近25年来中央全会首次研究社会事务。会议核心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将和谐社会制度化的文件。这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它具有非凡的普世价值。“和”与“和谐”,是那么的宝贵——当代国际关系的“和而不同”、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共同构建“和谐世界”,都离不开一个“和”字;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伟大的制度需要伟大的落实。伟大制度的普世价值是在落实中显现的。在制度“出台”“、落…  相似文献   

13.
周珉 《群众》2008,(1):11-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按照“和而不同、活而有序”的理念,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的统一战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孔子提出“和而不同”,而早于孔子200多年前的西周末史伯曾提出了“和实生物”.这两个论断都具有辩证法的深意.但是,由于孔子的“圣人”威望和儒家在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和而不同”在思想史上处于显位,而“和实生物”被边缘化了,以至于单讲“和而不同”而不及“和实生物”这一更为精深的辩证法思想.“和实生物”之所以更为精深,在于它揭示了“和”的辩证法实质是“生”,即事物的生成和发展.据此,我们赞同这样的观点,古典中国哲学关于“和”的思想,与其说是“和合”哲学,不如说是“和生”哲学.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实现形式和终极归宿。二者是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已经蕴涵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的社会和谐思想的明确和深化。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统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正是“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这一哲学思想精髓的基础之上,借鉴当代国内外文化与文明的成功实践提出来的。它超越了“和而不同”的哲学关照,把“和而不同”上升为“不同而和”,从而抓住了“和”的价值与意义;在尊重和理解差异的基础之上,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出发,真正地使人、自然与社会达到一种“和”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论和谐社会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潘琦 《当代广西》2005,(20):9-9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日趋深入人心,全党、全国人民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英明的战略决策,得民心、顺民意、贴民生,深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关于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左传·襄公》便有“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不谐”。老祖宗孔子也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旬子则  相似文献   

18.
南通自古以来就有“崇川福地”之称,江海兼具,人杰地灵。历史上的南通是多方移民聚居之地、多地文化交汇之点,形成了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人文传统。近年来,我们南通市委把促进社会和谐提到“两个率先”的战略位置,注重发挥南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在推进跨越式发展中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初步显现出自身的特色政通人和,心齐气顺围绕“政通”,着力提高党委、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控制能力。对一个地方进行有效的管理既是地方党委、政府的根本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政通”方能“人和”。在利益主体复杂化、利益诉求多元化、人民群众民主法制…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评析亨廷顿"文明冲突论",阐述中华文明之精髓—"和而不同"理念及其现代意义。"和而不同"理念为化解文明冲突提供思想来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文明多样性的和谐世界的构建,它不单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不单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重要“细胞”,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和谐发展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