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了民法典的时代。从规范的内容上看,民法典总则篇具有诸多进步之处。本文择五点进步之处逐一论之:其一,民法典总则篇将人身关系作为比财产关系更为优先的调整对象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时代号召,表达了民法典的基本立场;其二,总则将绿色发展观落实为绿色原则彰显了"代内公正""代际公正"和"种际公正"三种正义观;其三,总则篇确立了宗教活动场所的捐助法人地位,为解决数量庞大且日益复杂的宗教财产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其四,总则篇规定了保护网络虚拟财产,使其作为时代的产物正式成为法定的权利客体;其五,总则篇在无因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确定对见义勇为行为人的特殊保护,进一步鼓励民事主体之间互帮互助,做出了正向的法律引导。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将退出中国现行法律舞台,成为历史,以"婚姻家庭编"汇入民法典。在《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条款的修改和完善,看似细微实则影响深远。《民法典》对离婚财产分割的影响亦是如此,多个规定直接涉及离婚  相似文献   

3.
《民法典》第十六条是胎儿利益保护的请求权基础规范。权利能力保护说承认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民法典》以此为理论基础突破了传统民法的框架对胎儿民事权利进行保护。受孕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法律对生命的保护应始于一个新生命开始之时,"胎儿"是指自受孕时开始至出生时为止存在于母体之中的胚胎。区别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为部分民事权利能力,仅限于对其个人利益的享有而不包含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民法典》采取了不穷尽式列举的立法技术,除明文列举出遗产继承与接受赠与这两种胎儿利益保护的情形外用"等"字进行兜底,将胎儿的人格权与其他财产性权利纳入规范保护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立法     
<正>中国民法总则诞生开启"民法典时代"据新华社3月15日报道,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3月15日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民法典将由总则编和各分编组成,立法机关目前考虑分编为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等。民法总则就民法基本原则、民事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0,(11)
正我国具有盛世修典的传统。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民事司法实践的经验积累,民法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全社会民事法治观念的普遍增强,为民法典的编纂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对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6.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自治区党委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等,着力推进广西法治社会建设。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作为调整人民群众、各行各业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基本法,民法典的实施为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民法典为各类民事活动设定行为规范和基本遵循,有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对民众的安居乐业、社会的长治久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都将产生积极作用。为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广西各级法院积极把民法典作为民事审判遵循,不断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着力实现定纷止争、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目标,推动法治广西建设,为加快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沈腾 《两岸关系》2020,(8):24-26
正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民法典》编纂历时5年,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和侵权责任7编、共计1260条,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成文法,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回顾改革开放40年间的民事立法历程,《民法通则》制定于1986年,当时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立法技术相对落后,制度设计带有鲜明的行政色彩。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为了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维护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促进家庭和睦、稳定和社会安定,司法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草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草案)》。这个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提请审议。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寄托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智慧,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重大实践成果,是民事立法的集大成。这部民法典处处充满着中国元素、中国智慧与时代特色,传承了民族精神、符合中国国情。民法典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  相似文献   

10.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修订草案)》作如下说明: 收养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行为,涉及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教育、对老年人的赡养扶助、财产继承等一系列民事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红 《求索》2023,(1):175-186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专门立法,是在《民法典》人格权编之个人信息保护规范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而来,二者协力共同构筑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规范体系。《民法典》人格权编确立了个人信息民事权益的基本框架,《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个人信息的性质、定义、类型、处理原则、处理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等方面发展了《民法典》的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个人信息保护法》在《民法典》人格权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规定了个人信息的国家保护义务,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建构了全面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在法律适用上,《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民法典》存在前者优先适用以及二者协同适用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04,(2):33
第一条 为了加强收养登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更好地为收养工作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华侨以及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的管辖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证件和证明材料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前阶段,宁波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收养登记工作的通知》,就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收养登记工作作了进一步强调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是规范收养人、被收养人和收养登  相似文献   

14.
刘锐 《前进》2020,(1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颁布以来,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领导干部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实施好《民法典》,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做到"三个到位",即对实施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认识到位,对《民法典》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理解到位,以及在推进《民法典》实施中行动到位。一、充分认识实施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领导干部贯彻实施《民法典》,首先应充分认识到实施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这是推动《民法典》实施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收养是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领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的民事法律行为.收养制度作为生育制度的补充,已被许多国家作为保护儿童、解决社会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修订后的《收养法》自1999年4月1日实施以来,对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规范收养行为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1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决定。这次的修改决定是在总结收养法实施6年来的实践经验,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对收养条件作了适当放宽,并进一步完善了收养程序,对于规范收养行为,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一、修改收养法的重要性收养法是一部重要的民事法律,涉及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教育、对老年人赡养扶助、亲属关  相似文献   

17.
童彬 《重庆行政》2017,(5):32-35
<正>在日常生活中,民事习惯为人们生活秩序和纠纷处理带来了标准和规范。作为习惯法性质的规则和社会风俗,民事习惯在社会生活和日常交易中充满活力。孟德斯鸠曾言:"法律还应顾及基本政治体制所能承受的自由度,居民的宗教信仰、偏好、财富、人口多寡,以及他们的贸易、风俗习惯等等。"在世界各国立法中,民事习惯都成为民事立法的重要内容。在罗马法和习惯法基础上,《法国民法典》统一了法国民事活动。尽管1804年《法国民法典》并  相似文献   

18.
郭如愿 《人民论坛》2020,(9):108-109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特征,体现为"个人弱控制"与"产业强需求"。2019年8月公布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次审议稿)》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在民法典人格权编中被定位为人格权益本质,并且个人享有弱支配程度的人格权益。民法典人格权编中的个人信息行为规制模式可为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福建省民政厅印发《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方案》,提出八条措施学习好宣传好实施好民法典。一是抓"关键少数",领导带头学。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民法典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二是抓"关键处室",支部集中学。将民法典纳入各支部学习内容,开展  相似文献   

20.
正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努力,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的颁行有助于民商事立法的系统化和体系化,有利于保障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有序进行。《民法总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和统率《民法典》的基本规则。由于《民法典》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因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总则》被审议通过已然成为民法典立法历史上的里程碑和指南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需要保护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