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走廊     
《新疆人大》2010,(9):47-48
除秋燥的几种果蔬入秋以后,空气干燥,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燥"。秋季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通过吃水果可以达到缓解的目的,但同是养肺水果功能也会有差异,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有所偏重。  相似文献   

2.
《天津政协公报》2011,(3):58-58
<正>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现急躁、上火等春燥反应。那么如何预防春燥呢?降火要从内调做起,因此,春季养生饮食是关键。那吃什么可以预防春燥呢?以下4种降火食物可避免春燥烦恼!一、寒性果蔬清热解毒既然是"上火",那么就需要寒性的蔬菜或水果祛火,比如芹菜和梨子。芹菜可以清热解毒,对肝火旺盛、皮肤粗糙的人来说很有益处,而且它含有大量粗纤维,可刺激肠胃蠕动。梨子是众所周知的降火水果,其他如苦瓜、番茄、香蕉等,也是春天  相似文献   

3.
    
水明兴家一连两个多月没下一场透雨,天地间已是一派苍黄。火辣辣的太阳,烘烤得草禾蔫蒌,山石滚烫。稻田裂开一道道日子,仿佛瘪着嘴在那青光光的天空焦渴地呻唤……天旱人心乱!在这天干地燥、满目焦黄的伏旱时节,人们的心,也被免灼得火暴暴、燥辣辣的。三言两语说得...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荐     
《上海人大月刊》2004,(8):43-43
通常立秋以后,天气渐凉,气候就变得日趋干燥。此时人们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有的人还会出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鼻塞、咳嗽等一系列症状,不少人的鼻腔黏膜对冷空气的刺激不适应,常发生伤风,感冒流鼻涕等,这些都称为“秋燥”症。而中医学从为,燥为秋季的主气,很容易伤其津液。  相似文献   

5.
四招防春燥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现急躁、上火等春燥反应,多吃以下4种降火食物可避免春燥烦恼。寒性果蔬清热解毒既然是上火,那么就需要寒性的蔬菜或水果去火,比如芹菜和梨子。芹菜可以清热解毒,对肝火旺盛、皮肤粗糙的人来说很有益处,而且它含有大量粗纤维,可刺激肠胃蠕动。  相似文献   

6.
文玉 《中国减灾》2005,(2):56-56
进入冬季,在家庭大量用火、用电、用油生活取暖的同时也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加之冬季天干物燥,是家庭火灾发生比较频繁的季节,如何在这一时期预防家庭火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陈秋莲 《山西政报》2010,(23):87-87
在长期以来的工会新闻写作中,普遍存在一种“形式格式化、语言材料化、新闻文件化”的倾向。干巴巴可读性差,枯燥燥感情缺乏,时效性不很强等是受众的普遍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会新闻的社会价值,影响了工会新闻的社会关注度。让工会新闻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对象.已成为摆在工会新闻工作者面前一个严肃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经过了漫长的高温酷暑,一旦步入深秋,随着气温的明显下降,一下子变得天干物燥,人们会出现阴虚燥热、气虚阳亢的生理反应。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和体弱多病者,更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头痛发晕、失眠多汗、焦虑抑郁等症状。如何面对季节转换中产生的不适状况,除了多加锻炼增加免疫力,还要注重饮食的合理搭配,多进食新鲜蔬菜,多饮中药茶,多喝营养汤,多食养生粥,对身体的健康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偶尔送一次水并不难,5年来日复一日不间断天天送水18大桶实不易。这18桶水全靠家里的饮水机过滤,然后搬八电梯送到楼下,再搬上汽车,运到立交桥下,费时、耗力,还要倒贴水费、电费、汽油费等。49岁的李老发也曾有过打退堂鼓的念头,但他看到盏夏酷暑嘴干舌燥的农民工口饮甘采喜形于色的情景,心头滋生着“行小善”的欣慰与喜悦。  相似文献   

10.
浅秋如水     
张世普 《中国保安》2014,(19):73-73
一年之中,最美最宜人的日子就是初秋了,天地间,似乎一下子透明起来,微热但是不燥,凉爽又不冷,散发着蓬勃的活力。浅秋掠过树梢,一点点驱赶夏天的闷热和烦燥,秋虫在草丛里,吮吸着晶莹的露珠,浅吟低唱。  相似文献   

11.
绿色走廊     
秋令时节的饮食营养秋季又为燥气之令,燥伤津液,人们会感到咽干鼻燥,皮肤干涩,口渴欲饮。故秋季的饮食应以清淡滋润为宜。豆浆、稀粥、牛奶是必要的饮料,并适当地多饮开水。蔬菜应选用新鲜汁多的萝卜、冬瓜、西红柿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香蕉。梨是秋季的保健佳品。药食兼优的芡实,有生津开胃、滋阴止渴之效。用银耳泡发后煮烂加糖服  相似文献   

12.
《上海支部生活》2014,(4):61-61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肺癌属“患责”、“肺痈”、“肺瘘”、“虚损”等范畴。肺癌的成因乃外感六淫邪毒犯肺.内有七情饮食所伤。并有脏腑正气虚损,则肺气帧郁,宣降失司,津液不布,积聚成疾,痰凝气滞,血行受阻,瘀血留结,积成息贵。因邪正盛衰,故应辩证治疗。  相似文献   

13.
案例男性,25岁。1995年3月6日与人饮酒醉后呕吐数次,遂昏迷立即被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后7h后尸检。尸长168cm,外观发育正常,营养状况一般。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分布于背侧部,尸斑部位可见有散在溢血点,指压退色。尸僵达各大关节;瞳孔散大、等大等圆,眼睑结膜有少许针尖样出血点,面部、口唇、指趾甲均呈青紫色,口鼻腔有胃内容物溢出,两肺浆膜有明显散在性大小不等的出血点,两侧肺膨胀、水肿、呈粉红色;咽喉、气管、支气管有大量粉红色泡沫和粘液,并有大小不等的饭菜杂块,阻塞两肺,尤其以右侧呼吸道异…  相似文献   

14.
培养中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我国,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却不容人乐观。许多大中城市的重点中学基本无专职的心理教师,更无心理学课程。在这一点上,我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我们学校的教师在平时虽然常常教导学生,要注意培养心理素质,可是苦口婆心,舌燥口干,效果甚微。考试焦虑、孤独、多动症、学习障碍等一连串心理问题依然存在。那么,到底该怎样来操作这项教育工程?我们的教师心中仍存困惑。在此,就让我们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开始探讨。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当今,国际形势的风云变…  相似文献   

15.
潇洒“下海”与毅然“上岸”王章,陶国富奔腾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潮起潮涌,冲决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市场万头攒动,人心浮燥动荡的氛围中,知识分子的意识激变大为明显。改变之初,谈钱便丢份,慢慢看到个体户、外企人员先富起来,自己则“囊中羞涩,嘴中干涩,服中酸...  相似文献   

16.
“上访”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意表达方式。古史记载,尧舜时,朝前树立旌幡,民众对政务有所建言,都可来旌下陈述;各交通要道都竖立“谤木”,让大家在上面书写情况,反映对施政者的批评。到了西周,谤木古制依旧,又添了路鼓与肺石。有冤无门者击鼓申诉,可将冤情直达于上;另在朝门外挂一块形状如肺的石头,凡“穷民”“孤独老幼”等弱势者有申诉,可以到肺石下投诉。  相似文献   

17.
麻山药 ,学名薯蓣。又称淮药、延草、玉延、野山薯。河北保定、蠡县、安国等地习称为“麻山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蔓生 ,常带紫色 ,块根呈园柱形 ,叶对生 ,卵成椭园形 (也有心脏形 ) ,花乳白色 ,花序呈穗状 ,雌雄并生。麻山药味甘、性平 ;归脾、胃、肺、肾经。有健脾和胃、益肺养阴、补肾涩精之功能。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其所著《本草纲目》中称麻山药具有“益肾气 ,健脾胃 ,止泄痢 ,化痰涎 ,润皮毛”的功效。《日华子本草》说它 :“助五脏 ,强盘骨 ,长志安神 ,主治泄精健忘。”《药品化义》又载 :“山药温补而不骤 ,微香而不燥 ,循…  相似文献   

18.
保健之页     
饮食起居防秋燥一、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增强防燥的能力,外出时,若风大可戴上口罩。二、保持居室的通风换气,以减少病毒,屋内可摆上几盆花或洒点水以保持必要的湿度。三、燥邪致病的特点是易伤津液,因此,要注意保持人体津液。平时不食或少食燥热伤津之品。  相似文献   

19.
老年养生与调护栾丽艳(一)环境、气候变化关系及调护。风、寒、暑、湿、燥、火是一年四季变化中的六种表现,当气候异常变化或人体抵抗力低下时人便会致病。《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指发病与环境的关系。故此,我们应根据气候环境的变化及体...  相似文献   

20.
夏日的香气     
初夏的气温逐渐升高,天气比较湿热,因此,多喝汤,并进补一些清热解暑去燥的食物乃是首选的保养之道。对那些胃口比较挑剔的女性而言,百合、银鱼、山药等食材做出的美味,在淡淡的香气中具有不可抵挡的诱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