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杜丽娘和安娜·卡列尼娜为形象载体,对中俄文学中的民族文化精神进行比较后指出:由于中俄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思想氛围等方面的差异,在艺术表现内容上,前者体现的是张扬的情感追求,后者则是狂热的宗教情怀;在审美理想追求上,前者是一种中和之美,后者是一种矛盾、极化之美;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前者以情韵取胜,后者以情节见长。  相似文献   

2.
法兰克福学派致力于揭露宰制性意识形态的虚假,伯明翰学派寻找社会变革的主体;前者着眼于权力的控制,后者瞩目于在地文化的抵抗。两种文化研究理论的文化观念、研究方法和关注重点的差异导致其对大众文化看法迥异。比较两者的异同有助于深入理解当代文化研究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增强文化自信和提升文化软实力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从本质上而言,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思想基础,而后者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之路。只有更为深刻认知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准确掌控文化自信的主体要求,基于战略层面构建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才能够增强文化软实力,做到"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4.
宁薇 《理论月刊》2008,(9):137-140
本文以杜丽娘和安娜·卡列尼娜为形象载体,对中俄文学中的民族文化精神进行比较后指出:由于中俄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思想氖围等方面的差异,在艺术表现内容上,前者体现的是张扬的情感追求,后者则是狂热的宗教情怀;在审美理想追求上,前者是一种中和之美,后者是一种矛盾、极化之关;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前者以情韵取胜,后者以情节见长。  相似文献   

5.
章辉 《长白学刊》2016,(6):128-135
法兰克福学派致力于揭露宰制性意识形态的虚假,伯明翰学派寻找社会变革的主体;前者着眼于权力的控制,后者瞩目于在地文化的抵抗。两种文化研究理论的文化观念、研究方法和关注重点的差异导致其对大众文化看法迥异。比较两者的异同有助于深入理解当代文化研究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公共危机决策机制主要由危机决策主体和危机决策制度这两个方面构成,前者是指为避免和应对公共危机而履行决策职责、参与决策过程的特定个人和组织机构;后者是指导和规范这些主体的危机决策行为的一系列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今日民族》2014,(1):50-51
<正>国家的共同文化与民族文化是可以和谐共存的,不会对国家认同产生根本性的消解作用。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充分的,也是可证的。1.民族文化与国家的共同文化并非对立的关系。现在有一种并非少见的观点,有些学者将一些恶性事件归咎于多元文化的存在及共同文化的薄弱或缺失。我认为,后者是正确的,但对前者的认识是一种偏见。一般认为,即使多数民族的文化嬗变  相似文献   

8.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9.
文化一元与多元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文化哲学的重要议题.从总体来看,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大致围绕两个路径展开,即主体性理解路径和功能性理解路径,前者指向人的超验维度,后者关注人的经验维度.文化的这种形下与形上二重性特点,决定了文化在其实践展开中,必然具有多元取向与逻辑归一的张力品格.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医的挑战,中西医论战出现了"中医非科学论"和"中医超科学论"两种错误观点,最终形成"中医次位,西医主位"的医学二元格局。中医危机的实质是中华民族文化危机的历史性凸显。面对这种窘境,国人只着重于从技术层面找寻其原因,而并没有从文化品性上诠释中医。目前,置身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场域,我们亟待确立中医文化在他域文化圈及全球医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而中医文化自信是根基。其中理论基础是增强中医文化自信的学理根源;精神实质是增强中医文化自信的价值根源;主体自觉是增强中医文化自信的实践根源。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说,当代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主体包括实质主体和实践主体两个层面,前者包括党和政府,后者包括单位党组织和宣传部门、教育机构、群团组织、大众传媒、青年社团和青年自组织.其中,实质主体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进行总体设计和控制,实践主体根据总体设计具体实施.对于实践主体,青年和党政领导对主体认知既有共性,又有相当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节日习俗是社会中一种长期约定俗成的结果,是一个国家在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中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是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文化产物,前者是几千年的民间传统,后者是基督教的传统礼仪。两种节日文化既有所差异,又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原始文化表述是原始思维的果实,它与逻辑思维的差异在于:前者“是伴随着象征符号进行的”,后者“是伴随着概念进行的”象征符号通常存在着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差异。(在索绪尔(F·Saussure)的语言学概念里,能指是音象;所指是概念)  相似文献   

14.
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二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互为促进,二者都是"实力",前者为后者夯实了物质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有利于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客观上对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乡村公共文化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和村落自组织文化两种实践样态。公共文化服务因文化阵地建设的供需分离、文化活动重"送"轻"种"、文化资源开发的异化现象等问题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呈现出"内卷化"逻辑;村落自组织文化因文化责任主体缺位、组织主体弱化、参与主体缺失等因素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呈现出"无主体逻辑"。两种实践逻辑对乡村治理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应建构国家资源与村社组织协同的公共文化发展模式。这一协同治理模式的实践过程本质上是通过国家介入来激活地方性内生文化资源,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实现多方利益主体的合作,激发出社区的文化活力,确立起文化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在软实力体系中,创新是与文化比肩的另一核心要素,前者面向愿景后者立足既有,创新能力与文化软实力共同决定着软实力的整体强弱。  相似文献   

17.
翻译史研究是主体对客观翻译史的系统认识,覆盖了翻译史实践、翻译史学实践(翻译史论)和翻译史学理论三个研究层次。译史实践是对翻译活动与翻译思想的历史描述;史学实践指以理论为指导对翻译史资料的系统分析,以及由此形成的历史认识;史学理论则以前二者为对象,对翻译史论和翻译史研究自身问题进行理论探索。这三个研究层次循序发展,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反思与提升。文章详析了翻译史各研究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负责的具体内容,并指出中西方的翻译史研究在这三个层次上都呈现不均衡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高胡 《政协天地》2009,(9):42-44
我曾长期在党政机关工作,在政协履职也有五载。感觉到前者的森严和约束,感受到后者的宽容和放松。前后的变化,犹如从"官署"涅槃回到"民间",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6,(1)
正2015年最后一期的《小康》杂志令人深有感触,封面上最耀眼的"希望"一词令人过目难忘。国家是人的共同体,国家的结构与人的身体一样,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有其发生、发展、衰亡的生命周期。近代以来清朝衰微,天下大乱,经过持续百年的战争和革命,中华民族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终于在1949年重新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30年生聚,30年改革,60岁的青春中国,在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主导下,理性化的市场经济和多元社会有效配置资源,蕴藏在欧亚大陆东方这个历久弥新的崭新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会带来美国文化加速向境外传播,但无论如何都不会使这个多元文化的星球变成美国化的世界。如今美国文化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最终结果只能是后者在与前者的冲突中吸取其有益于壮大自身的成分,并不会在文化传统上失去自我或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