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即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重视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少数民族实行自治;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意义,一是对红军长征及中国革命的影响,二是长征促进了党的民族政策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共产党在长征期间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一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二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化;三是重视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和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护;四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这些民族政策的实施,确保了红军顺利地通过了少数民族地区,最终实现了大转移,影响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也为党进一步制定民族政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长征时期,红军曾经两过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地区。能否处理好少数民族问题,直接关系到长征的成败。党和红军在云南地区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实现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大联合;贯彻和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注重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上层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武装政权,增强少数民族自我解放的内生力;开展土地革命,发展经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些政策都在云南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期间制定的民族政策,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相结合的产物,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次伟大实践。长征时期,我们党提出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尊重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民族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民族政策,不仅是党和红军建立根据地,开展民族工作的理论政策依据,而且也为党日后制定成熟的民族政策积累了初步经验,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注意到少数民族文化问题。1921年建党至1934年红军长征前,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从无到有,提出了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民族文化政策,内容涵盖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下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少数民族就业问题是我国农民工问题、大学生就业、下岗工人就业问题之后面临的又一社会问题,它涉及到国家民族政策调整和政府的就业方针.而在中国近3年的社会问题中,民族地区稳定的问题也越发凸显,其中就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教育与就业问题.笔者以青海省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为例,对其从升学到就业的问题进行了考察,以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公平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和就业矛盾的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7.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侧重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重视团结少数民族上层、采取多样的宣传方式、言行一致保证宣传效果,获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为长征胜利创造了条件,这对当前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种族和移民问题的复杂性及重要程度,催生了我国学者对其民族政策的研究热潮,硕果累累。本文参照国际共识,以不同时期少数民族的公民权为评价标准,将美国"少数民族"界定为原住民及移民两部分,通过回顾国内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美国民族政策及少数民族公民权发展概况,并对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坚定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纵横驰骋于闽、黔、滇、川、康、甘、陕等省的苗、瑶、侗、彝、藏、羌、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摆脱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地完成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得以检验、完善和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史无前例的,不仅有助于中国革命,而且也为建国后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奠定了实践和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的民族性因素特征明显,它既是城市治理问题,也是具有一定敏感性的政治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市治理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面临着新课题、新情况。近年来,青岛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统领,综合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服务与管理,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进一步推动青岛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1.
民族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曾就民族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高度概括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成就;科学总结了党的民族工作的经验和基本政策;深刻阐明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正确理论和方针、政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民族问题的学说。认真学习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努力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  相似文献   

12.
李维汉的民族干部培养思想具有十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参加革命到长征之前、长征时期和延安时期分别是李维汉民族干部培养思想的积累期、萌芽期和发展期;新中国时期李维汉将民族干部的培养推动为国家政策,成为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民族干部培养思想的成熟期。李维汉民族干部培养思想的创建过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建设的艰难历程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红军长征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惊天动地、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和“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本文以长征红军在四川藏区的事迹为例,论述了共产党和红军在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工作,说明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但是共产党民族统战政策的成功,也是包括四川藏区各族民众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热情支持、共同奋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的主题,努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强政策扶持,倡导自主创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5.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使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创造性实践和发展。党领导红军进入四川民族地区后对民族政策的探索和实践,丰富了民族政策的内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后不久形成的,但这个策略的形成经过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长征前至长征胜利结束,经历了主要是反蒋其次是抗日、抗日与反蒋并举、抗日为主反蒋为次到最终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在日本对中国的入侵过程中,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与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的民族担当和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少数民族有55个,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构建一个和谐的民族团结的社会,其基本内容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改革等。  相似文献   

18.
鉴于事关少数民族的相关问题往往是国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分子借以攻击我国民族政策,图谋挑起民族事端,进行民族分裂的切入点。为了探明事实,明确认识,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和谐共生的民族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认知环境,有必要就民族研究中几个认识模糊的问题展开探讨,其一,"民族利益"与"民族地区利益"二者能否视同?其二,可否能将我国少数民族直接指称为社会弱势群体?其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教育、就业、贫困等发展滞后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在何?  相似文献   

19.
早期的国共两党无论是少数民族概念来源还是民族政策都存在差别。中国国民党的少数民族概念源自清末排满革命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概念则来自共产国际的民族与殖民地理论,从"被压迫民族"、"弱小民族"转变而来。在民族政策上,国共两党虽然都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但二者又存在显著的差别:国民党要求实现单一制的统一国家,在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同化下形成大中华民族;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则经历了从民族自决、联邦制政策向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转变的曲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1934年12月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在贵州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解决了当时党和红军带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这一系列会议以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为标志,形成了遵义会议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逻辑起点,探索遵义会议精神对弘扬长征精神、红军精神、民族精神具有的独特价值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