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社会中的话语权之争主要体现为意识形态话语权之争.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而建构和组织起来的.从构成要素上看,是由话语主题(说什么)、话语主体(谁在说、向谁说)和话语载体(怎么说)三个部分而构成的一整套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拥有解释、规范和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与进程的资格、能力、身份和地位.从根本上讲,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取决于作为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一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本身所具备和展示的理论特性、价值特性与实践特性.  相似文献   

2.
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是近年来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要注意加强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话语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我们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科学研究区别开来,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宣传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区别开来。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由意识形态话语向学术话语的转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一是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和中国实践,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二是要注重与世界话语体系的对接,增强国际话语权,既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和"中国立场",又要善于"世界表达",要以国际社会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3.
政治话语体系反映了政党在不同历史语境下所形成的思想、方针、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价值指向。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话语体系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阶段诠释和宣传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之所从来,方明所去,回顾建党百年政治话语体系的建构历程与经验,对新时代继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是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实现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主导地位的关键,在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采用了以“说教—认知”为主的实现路径,这种被模式化了的话语形态、话语方式和话语渠道,使得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实现存在着诸多困境.面对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斗争,建构以“认同—践行”为表征的话语体系,采用对话型话语方式,塑造整合型话语形态,创建适宜性、多样化话语渠道,成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实现的必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面对西方话语霸权的挑战和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引导公共舆论,凝聚人心、统一认识,是新时期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要求和迫切任务。要切实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权,不断提升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优化意识形态话语本体是前提;强化意识形态话语主体是关键;转化意识形态话语载体是保障。这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主要经验,更是基本规律,是当前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6.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要想掌握话语权必须建构系统全面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诸多问题,实现"两个巩固"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给建成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出了时代要求。要建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坚持深入和浅出、继承与创新、国家化与本土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四个统一"。  相似文献   

7.
只要人类没有超越阶级社会,意识形态领导权或曰话语权之争就不会停止,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带来中国社会的转型,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在全球化背景下涌入中国,这引致中国民众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对民众思想的影响严重削弱。当代中国肩负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任务,是要在和其他意识形态话语共生、斗争的中国话语系统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国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系统总结。在列宁国家观视域下考察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在"两制关系"的科学认识、民主政治建设、意识形态领域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话语权是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多党合作制度话语权是当前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新形势下提升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话语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遵循话语权演化规律,注重问题导向,推进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理论创新,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西方政党文化结合起来,加快统一战线智库建设,建构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0.
网络空间已成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显著标志;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核心价值取向。国家政治安全视角下,我国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消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防御力、网络虚假信息传播侵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公信力、多元价值观并存淡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等挑战。要着眼于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争夺的紧迫感,从内核引领、技术致胜、制度保障等方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中的核心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中央历来重视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设,不同时期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设各有特点,其基本经验有:在理论话语的建构上坚持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在实践话语的建构上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在话语体系的创新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在话语权的实现上坚持破与立的结合,在话语体系的传播上坚持生活化与科学化的原则。系统梳理和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巩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是我国当前的重要工作。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包含形式观、阶级观、批判观、实践观四个向度,这样的解读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有重要启示,即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积极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筑牢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地基",掌握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的来临对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带来了非常显著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西方文化霸权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造成了严重威胁,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多元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构成了严峻挑战,网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统传播理念与形式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网络传播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更好的传播手段,有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丰富与创新,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各种先进和有益的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当前,应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和专家队伍建设,并加强对一些新闻网站和评论性网站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4.
在主流意识形态和正能量的话语体系在互联网上建立之前,互联网话语体系是"自我授权的",是虚拟的、隐匿的、开放的。要建构"互联网+"时代的中国话语体系,需要解构互联网上所谓的"民意话语",揭露隐藏在幕后的政治阴谋,建构"正能量"中国话语;解构"普世价值",消解"西式价值观"、"西方中心主义"等错误思想,建构"民族话语";解构"网络自由主义",反对"三俗"、网络暴力、网络谣言,建构"法制话语"。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起通俗、和谐、诚信的富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中,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已成为历史趋势。提高国际话语权对维护国家利益、树立良好国际形象以及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我国必须提高国际话语权。而提高国际话语权需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既保证我国在国际上"有理说得出",又保证"说了传得开",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其中蕴含着提高国家话语权的双重面向。国家话语权利与国家话语权力是国家话语权的一体两面,前者强调中国发声的权利,是"向内"面向,需要处理的主要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即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能量,面向现代话语传播,确立中国的主体性地位;后者注重中国话语的影响力和支配权,是"向外"面向,需要面对的是中西方关系,即在自我与他者的转换中,争取话语自觉,达到"美美与共"之境。如此内外同时发力,共同构筑国家话语权的双重面向,是新时期提高国家话语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建构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基本内涵与建构方式、特征、价值的整体性分析,也内含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话语和建设话语及其体系转换的微观探讨,还从多方面关涉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中国话语"的建构问题。梳理该论题之研究现状,既有益于拓展研究理路与研究空间,更有助于反思当代中国话语建构及其研究。  相似文献   

18.
网络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使网络空间多种思潮和"主义"相互激荡,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这要求我们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在网络空间的拓展研究,把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意识形态话语权一般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效果等四要素构成。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执政的权威性、理论的真理性、价值取向的人本性、表达形式的有效性、多元思潮的借鉴性,等等。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从推进主体维度看,党要牢牢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从夯实基础维度看,要夯实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基,确保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现实性与科学性;从方法与策略维度看,要创新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方式与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主要成因在于话语交流平台不完善、国际交流平台功能发挥不足、中国方案的国际宣传缺乏持续性深入性、参与国际议题设置能力不高等瓶颈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实现,为改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不利局面,应大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意识形态国际话语主体,打造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新话语,积极创造有利于中国话语传播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和新境界。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基础上进行对外叙事,对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塑造大国形象以及推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强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能够有效破除西方国家通过话语权为中国发展设下的藩篱和陷阱,解构西方国家对于国际话语的垄断地位,在国家间的话语博弈中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赢得有利的外部环境。提升对外叙事的实际成效,要在叙事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让叙事“言之有理”;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际成效,让叙事“言之有据”;构建全过程创新的话语体系,让叙事“言之有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