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洪旺 《当代广西》2013,(11):54-55
陈政先生(1919-2002年),广东新会侨乡人,号无白斋主,从事书法、文字学研究及教育事业半个世纪,是中国著名老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书法理论家。陈政先生在书法研究、书法创作、书法教育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和骄人业绩,可谓当代广西书法史上的一面旗帜。他的书法思想对广西书法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的书法作品亦在广西周边省书坛,世界华人书法界中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期人物     
《今日浙江》2013,(22):60-60
林剑丹是浙江书坛的元老,与改革开放后的浙江书法发展同步而行。但他的地位与影响力又不同于同时期其他书法名家。当时浙江代表人物大都聚集杭州,或在文联专职,或在美院当教授,只有林剑丹地处相对偏远的温州。  相似文献   

3.
李潺书法独具神韵张辛汗翻开《李潺书法选》,一支美妙的乐曲便在心中响了起来,它使人感悟到书法乃是有形的音乐,音乐是有声的书法。李潺的楷书秀美遒丽,绰约多姿,尤其是他那早在80年代之初就饮誉中国书坛的小楷,不激不厉,恬淡从容,宛如一位窈窕淑女在江南三月的...  相似文献   

4.
晋见大师     
初见沈鹏先生,是在书法报刊上,他那执着、深邃,又带着几分冷峻、威严的目光,令人想起这位当今中国书坛权威的非凡身份。这些年,沈老一直是全国重大展览和赛事的最高执法官之一,其目光所及可以说直接关系中国书法艺术的未来。前年5月,全国政协文化调查组来常州视察。我有幸第一次实实在在地见到了这位钦慕已久的书坛大家。想来,关心书法的人对于沈鹏那充满激情的草书是有口皆碑的。难忘  相似文献   

5.
徐九武 《黄埔》2011,(5):62-63
与欧阳中石、沈鹏并列为书坛三位艺术大师的贺惠邦先生是我书法界中的挚友。其追求书法艺术之执着,研究书法艺术功力之深厚,特别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都让人倍感钦慕和敬佩!他是当之无愧的毛体书法流派的倡建者、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6.
多年以来,李啸先生飘逸洒脱、气韵灵动的书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这种经典书风一度成为中国书坛中青年争相效仿的模式,在新时期书法发展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行书的最高成就莫过于东晋二王。在二王妍媚流便、遒  相似文献   

7.
董光宇 《世纪行》2006,(8):41-41,44
俯瞰当今我国书画界,弄潮者众,各领风骚,可谓群星璀璨。多年来,石明仁不显山露水,不事张扬,默默地耕耘着。他的书法笔墨酣畅激扬,凛凛然另有一番风骨,一如其处世之风,不断地推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书画精品力作。大凡看过他作品的行家里手,或是书法同道都为他独有的书画魅力所震憾!他越来越被人所熟识,书画作品倍受推崇而饮誉书坛。  相似文献   

8.
书法家甘霖自幼习书,五十多年潜行民间,博览众家之长,走的正是不断探索中国传统书法与时代命脉相通的一种现代书径:既有传统又有创新,既有规矩又有突破,既有功底又有外延,既有内涵又有激情的现代书艺。他的书法艺术一出社会便成为当今书坛亮点,溶入了近现代书法历史长河,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位有艺术张力和人格特性的当代书法名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潘凯 《黄埔》2013,(1):95-96
一位学者在论说文人书画的关系时说:画者,书之余。颇类有人认为词为"诗人之余事"。文人画恰以书家苏轼为权舆,发轫于遣兴自娱。刘铁平先生以真草隶篆皆擅而独步书坛,偶为遣兴抒怀之丹青,亦不亚于书法之笔墨。他在无锡市书画院从事专业书法创作。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对朱耷、金农、潘天寿、  相似文献   

10.
沈曾植     
沈曾植,浙江嘉兴人,清末书坛巨匠,于碑学草书有开宗立派之功。评价沈曾植的学问是一篇大文章,非三言两语所可概括。仅就他的书法而言,以魏碑方笔折冲法入草书,是对近代书法史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朱培尔 《大连干部学刊》2013,29(5):64-64,F0003,F0004
上世纪90年代,辽宁书坛出现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书法与篆刻皆长的中青年书法家,王家胜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多年来,家胜以他一贯的低调和谦虚,心无旁骛地沉浸于对书法、篆刻与绘画的创作与探索之中。更是以一种文化良知与文化自觉,坚定执着地为大连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事业默默耕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胜自从2003年担任市  相似文献   

12.
李一 《黄埔》2011,(3):62
与守道兄相知已30年。1981年,举办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有幸与守道兄同列获奖名单,知道守道兄的名字,拜读守道兄的书艺是从那个展览开始的。守道兄自大学毕业一直在书坛耕耘,如同他的名字,坚守并前进在书法之道上。他多年来任职于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繁忙,但令人敬佩的是他少时播下的书法种子,不仅没有因工作繁忙而淹没,反而进一步扎根、开花、结果。三十年后的今天,他已是硕果累累,卓然成家了。我认为守道兄所守之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之大道。从政而善书,是中国书法的优良传统,自古从  相似文献   

13.
沈鹏先生,作为当代中国书法大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已是饮誉书坛,蜚声海内外了。 我与沈鹏先生的交往,自然是通过书法这一媒介得以沟通的。 纯真的友谊不依赖钱物的交往,而是共同的追求和心灵的契合。记得去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80后的年轻书法家代表,梁寿明这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2010年参展至今,其书法作品先后获得了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优秀奖、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大展优秀奖与首届"云峰奖"全国书法大展优秀奖,近期又入展了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并多次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书法大展,为广西书坛和南宁书坛争得了显耀的荣誉。观其参赛的获奖作品,甲骨文获奖册页融入了如毛公鼎等金文笔意,庄重而典雅、简静而神秘,在章法形式上采取  相似文献   

15.
耿立军是安徽省合肥市委的一名普通干部,与他交谈能感受到他的温厚随和。他为人恬淡自然,但他的书法苍茫恣肆,大气磅腐,使人观之大有斧劈刀凿之强劲力度;他的篆刻作品滞洒古朴,跌宕起伏,于平正间出奇泥,圆润俊逸中露清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安徽分会理事、安徽省篆刻研究会理事、合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耿立军勤奋刻苦,十几年如一日,挚爱艺术的天性使他全身心地投入书法,日临夜思,心追手摹,终于脱颖而出,以其尚意、取势、求变的书法作品受到书坛瞩目。近年来,他的作品入选1995年全国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8,(2)
正张良勋,先秦古郡符离人氏,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继赖少其、李百忍之后安徽省第三届书协主席,是当代安徽书坛的旗帜性人物,是中国书坛有影响的实力派书法名家。举办近40次书法个人展览,2014年初,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和安徽省书画院联合主办的《除旧布新——张良勋书法字稿展》在合肥展览,首次披露张良勋先生多年积累的创作手稿160幅,让人感怀一位老艺术家的人生精神,谦逊与自省,游目骋怀至老桂古香。其作品被《人民日报》、《文  相似文献   

17.
正王冬龄是第一代书法研究生,师从名师林散之、沙孟海、陆维钊等,使他在早年即以一手飘逸健朗的草书驰誉书坛。当年书法界还处在从写毛笔字向书法艺术表现转型的过渡期,一般书家写容易为群众理解的楷书行书或隶书,而篆书草书却是难以问津的生僻冷门,冬龄兄以草书立身,在中青年书家中以独特性占了先机。此无他,在当时擅楷行书者众矣,但擅草书者却百不一见也!  相似文献   

18.
宗合 《黄埔》2010,(6):62-62
2009年,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中国文联向邱零颁发了“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奖章和荣誉证书。作为我国当代书坛深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邱零在书画印、剪纸、摄影、散文、诗词、艺术评论和书法理论等方面的深厚修养,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墨彩飞扬,飘逸洒脱,气格高雅。他多次被聘为国内外书法大展的评委和顾问,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百杰书法家”、“共和国艺术家”称号。  相似文献   

19.
蜚声海峡两岸的兄弟书法家──记王遐举和王轶猛先生王建平在湖北省监利县,有一座“泛鹅亭”,这是当地政府为分别住在海峡两岸的同胞兄弟王遐举和王轶猛修建的书法亭。王氏兄弟驰骋书坛,为两岸书法界留下一段佳话。兄弟翰墨情谊深书法艺术苦修成王氏兄弟出生于湖北省监...  相似文献   

20.
身居闹市最嫌哄,矢志研书勤笔耕。秋去春来数十度,生涯艰苦炼才雄。 在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知情人士中,悄悄流传着这首朴实无华的诗句,咏的是曾长期往在北正街的书坛两代师生彭飞和熊华。彭飞修过自行车,当时住8平方米居室;熊华作过裁缝,原先也住附近8平米居室。前者是我的老师,历任几所军事院校的书法兼职教授,国内外传媒作过介绍,后者是我没有谋过面的师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当代中国妇女书法百家之一。我多么想了解师姐是如何从艰苦中一步一步崛起而名噪书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