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完善检察机关监督体系,紧密结合侦捕诉关系,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司法公正的实现,通过对自侦案件侦捕诉关系现状的分析,认为建立侦捕诉联动机制有利于强化法律监督,提高诉讼效率,而建立检察机关侦捕诉联动监督机制,一方面从主体及内容加以明确,另一方面从具体形式上进行细化,同时,有必要完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侦诉关系中存在的侦查监督职能无法有效发挥,侦查机关、检察机关难以形成真正合力等问题亟待破解。建立符合当前刑事诉讼背景的侦诉模式,应该进一步完善检察指导侦查制度,严格侦诉审统一的证据标准,贯彻无罪推定理念,建立配套的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退回补充侦查制度。  相似文献   

3.
侦查不作为与我国现行诉讼程序结构有直接的关系:"侦查中心主义"和封闭式诉讼程序结构致使侦查机关权力过大,缺乏外部的监督和制约。立法及诉讼理论对侦查权的性质定位不明是导致或诱发侦查不作为的深层原因。矫治侦查不作为可以通过行政、诉讼和检察监督手段,但这些手段都存在各自的局限。应当在确立多种防治方案以应纷繁复杂实践之需的同时,重点发挥检察机关的作用,将侦查行为规制纳入警检关系调整框架下,通过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的参与引导,同步监督和制约侦查活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是一种“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这一规定使得审前追诉程序中侦查机关与检察机关是一种无主次平等关系,使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缺乏直接有效的制衡,进而影响了追诉犯罪的有效进行。对此,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外处理警检关系的经验基础上,以侦诉一体化为目标模式,对我国警检关系予以重塑。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二年初,江苏省扬州市公安局局长冀仁贵同志发表了《“大刑侦”格局》一文,首次系统而完整地论述“大刑侦”思想。“大刑侦”格局的基本点是:改革侦查机制,理顺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公安机关各警种,尤其是侦查部门的职能优势和全体侦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侦查破案、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以求大幅度地提高破案率、降低发案率,改变被动局面,使侦查工作更好地适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刑事侦查权的监控及其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侦查权监控主体有内部监控主体 ,即公安刑事执法督察及其主管人 ,和外部监控主体 ,即检察机关监控部门。其监控客体为所有案件侦查活动。应从侦查立案开始 ,对整个侦查过程全面监控 ,建立司法授权机制和审查机制 ,强化犯罪嫌疑人诉讼地位 ,实行侦羁分离和侦鉴分离 ,完善侦查权监控的纠错机制等 ,来构筑完善侦查权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刑事侦查权的监控及其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侦查权监控主体有内部监控主体,即公安刑事执法督察及其主管人,和外部监控主体,即检察机关监控部门.其监控客体为所有案件侦查活动.应从侦查立案开始,对整个侦查过程全面监控,建立司法授权机制和审查机制,强化犯罪嫌疑人诉讼地位,实行侦羁分离和侦鉴分离,完善侦查权监控的纠错机制等,来构筑完善侦查权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侦查工作中,较高的"退查率"拉长了诉讼周期,导致诉讼资源的浪费和诉讼效率的降低。造成"退查率"持续不降的症结主要来自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及其刑诉侦关系,既有个人原因也有机关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原因,本文简单介绍了如何在实际的办案工作中通过提升办案质量以及提高工作效率来降低刑事案件的"退查率",期望在实际的办案工作中发挥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侦查活动具有的诉讼性和认识性的双重特点,决定了侦查研究存在两种研究视角—诉讼角度和方法角度。诉讼角度的侦查研究是从立法角度来设计侦查程序,方法角度的侦查研究是从执法角度探讨侦查的操作性问题;诉讼角度的侦查研究侧重侦查的程序,方法角度的侦查研究侧重侦查的措施和手段;诉讼角度的侦查研究强调侦查的合法性,方法角度的侦查研究强调侦查的有效性。两种视角的研究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公正和效率的关系,是“应然”和“实然”的关系。侦查研究应当融合两种视角,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职务犯罪的发案数居高不下,但作为反腐主力的检察机关的查案数却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检察机关在破获职务犯罪案件方面存在种种不足和缺陷,如侦查权的弱势地位,侦查力量分散、效率低,职侦环境差,侦查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斗争需要等原因束缚和削弱了检察机关的侦查工作。检察机关应该主动出击、发现与搜寻职务犯罪线索,强化职务犯罪侦查的地位,充分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灵活运用策略,信息导侦,科技强侦,不断丰富侦查手段方法,提高侦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协同作战能力,排除干扰和阻力,有效破解职务犯罪侦查的困境,扭转职务犯罪侦查不力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