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政府信息公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具有基础性地位。政府及有关部门所掌握和保存的信息约占所有社会信息的80%,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对公众权益的发展、保护,对建立服务、法治、责任、廉洁政府,具有关键作用。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始走上法治轨道,政府信息公开成为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的事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在后真相时代,政府公信力的构建面临来自信息本身、传播过程、公众信息解码三个方面的挑战。即信息噪音带来的政府信息干扰,信息传播规律影响下的政府信息弱势传播,公众特性导致的政府信息解码偏差。技术发展带来信息噪音放大,社会发展和转型带来的公众信任异化,政府与公众互动过程中的不足带来的政治不信任扩大是政府公信力面临挑战的原因所在。基于此,后真相时代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核心议题就是通过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构建政府与公众长期稳定的良性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政府信息公开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知情、参与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4.
时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它包括了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共享和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三个部分,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大势所趋。根据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信息共享”成为2006年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山西政报》2008,(9):29-32
5月1日,以建设透明政府、公开政府、阳光政府和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中华人民共和131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民主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了及时、准确、有效地宣传好、贯彻好《条例》精神,扎实有效地搞好我省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公众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指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深刻认识和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重大现实意义,我们拟订了《政府信息公开知识问答24题》,现予以刊发;以飨广大读者。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政策规定,并结合我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定期的刊发一些相关政策解读、工作要求、知识问答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荣晓莉 《长白学刊》2008,(5):160-160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政府信息公开走向制度化、法律化的标志,信息的公开有利于提高整个政府和社会的效率。因此,这也是一个社会进步和政府工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坛》2009,(3):4-4
据法制网石家庄2月19日电,当天,《河北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开始施行。按照该试行办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责任:不按照规定的公开范围和期限公开政府信息的;违反保密审查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程序而公开政府信息的;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不及时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了长沙市干部对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评价资料,得出如下结论:推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有赖于构建一个优先序组合,这个组合包括了信息公开法规制度配套的优先序、信息公开内容的优先序、信息公开的时间优先序和信息公开方式的优先序,并为下一步积极推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相应的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2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部署,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带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深人开展,在回应公众关切、有效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当前,社会各方面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政府机关科研信息特征浅谈刘齐家政府机关的科研信息,系指全国各级政府机关系统的各级信息机构,紧紧围绕政府机关的工作中心,为反映其运动状态及其们互关系的规律而搜集、加工、传递和储存的各种信号、情报、消息、文献资料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各级政府工作决...  相似文献   

11.
基层“信息避责”是一些基层政府和基层干部出于避责需要,在向上呈报信息时采取一些策略性行为,致使上报信息失真的一种现象。“信息避责”呈现出选择性、粉饰性、掺水性、投机性、敷衍性五种基本类型。其既降低政府治理效能,危害民众利益,减损政府公信力,又挫伤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治理基层“信息避责”,可从德、能、制三个维度共同发力,让基层政府和基层干部既担得起责,也避不了责。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在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统计对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和做好该项工作年度报告的基础性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送工作,建立指标统一、项目规范、口径一致、数据准确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送制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执行遇到很大的阻力,这是政府长期信息不透明下的惯性所致,也是因为对信息公开存有心结。从规范层面讲,这些阻力不是来自于对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不理解,而在于对信息不公开范围的错误解读,甚至是恶意解读。科学准确地界定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限制,包括界定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工作秘密、内部资料等概念,是明确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首要之举。  相似文献   

14.
信息公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本文对美、英、法等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公开的典型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针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领域存在的法制建设滞后、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和内容范围过于狭窄、公开方式落后,以及法律救济手段匮乏等现实性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西政报》2008,(3):29-32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以下简称《条例》),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上海机关动态》2004,(6):17-17
通过贯彻实施《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市民政局对自身业务和服务工作所涉及的政府信息进行了认真梳理,基本完成了《上海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上海市民政局政府信息目录》编制和涉及的政府信息内容的审核工作,在5月1日集中向社会公开。据统计,上海市民政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电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昕 《长江论坛》2008,(3):59-65
电子政府是传统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与拓展,而信息公开制度是电子政府治理理念的灵魂。电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能够充分保障网络环境下公民知情权的实现,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我国在网络环境下的知情权法律体系,应立足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汲取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对电子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进行合理、科学的制度设计,对信息公开的适用范围、实施机制、保障措施和权利主体的救济途径作出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8.
国办发〔1999〕98号(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从全国来看,政府系统的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做得是好的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为保证政府和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帮助领导同志及时掌握情况、指导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值班和信息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对紧急重大事件处置不力,迟报、漏报、瞒报紧急重大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造成了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为改变这种状况,进一步加强政府系统的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政府值班和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当前,国…  相似文献   

19.
伏效平 《人大论坛》2006,(12):24-25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政治民主和法制健全条件下的产物。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是指政府基于公共利益将其掌握的公共信息依法定条件、程序、方式、时间通过适当的信息渠道向社会公布,以及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获得、使用公开信息的制度模式。民主政治要求集中多数人的判断.这就要求公众了解政府的有关信息.并以法律制度保证。一方面用法律规定公众的“知情权”(或称“了解权”),扩大了公众的基本权利范围,给个人带来利益;另一方面公众通过行使该权利,参与国家政治并监督国家政治,有助于消除国家机关的腐败,保证民主政治的实现和发展。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既是公众的要求,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政府信息公开在这种依法而治的模式下,法律的权威得以树立、法治的价值得以张扬、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效率得以提高,最终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公共福利。各国信息公开立法的目的和具体制度多有不同.但客观结果是规定公众知情权和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公开信息的义务及说明责任,最终目的是使政府活动透明度加大,扩大了公众对国家政治的参与,最终促进和保障政治民主,有助于消除政府腐败。  相似文献   

20.
郝明 《重庆行政》2010,12(1):32-34
当今世界已迈人全球化与现代化的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占全社会信息资源总量80%的政府信息资源更成为重中之重。政府信息,具有价值高、权威性强的特点,往往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状况、水平。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资源得以流通及有效利用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