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锋队》2012,(1):4-7
她是我国唯一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曾先后13次见到过毛主席、周总理,周总理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专门宴请过她,邓小平称赞过她,江泽民称她"凤毛麟角",胡锦涛总书记叫她"申大姐",李鹏、朱基、薄一波、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到西沟看望过她。作为新中国妇女的代表,她到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过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采访过她;前苏联青年英雄卓娅的母亲给她写过信。她——就是申纪兰。她说:"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  相似文献   

2.
王占明  沭海 《求贤》2006,(12):30-32
如果你偶然与她相逢,你一定会被她的美丽所吸引;如果你真正与她相识,她那雍容大度的气质和聪明才智就会悄悄地走进你的心里,从而让你忽视了她的美丽。更令你刮目相看的是,在她的身边成功地聚集了一批资深的传媒人士和市场策划精英。她创办的智慧时代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在极其残酷的电视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她还与许多德高望重的艺术家都是知心朋友。有人说她曾是射击冠军,有人说她是影视演员。然而,她自己更加看重的是制片人。以及在全国青联的工作。她说,她最喜欢梅花.因为梅花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不畏严寒、迎雪开放,以傲霜的品格,向人间传递着沁人的芬芳。  相似文献   

3.
桑宏波  张艳华 《实践》2010,(7):36-36
<正>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农家主妇。37岁上,丈夫因病去世后,她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服侍年迈的公婆,无微不至,无怨无悔。生活的艰辛让她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毗邻旗县。她就是内蒙古开鲁县麦新镇水泉村的孝顺儿媳许淑花。  相似文献   

4.
商艳燕 《党课》2012,(13):103-104
一直觉得,母亲是离我最近却又是最远的那个人。小时候觉得她重男轻女,对弟弟过分的溺爱让我与她越来越疏远。长大一些,不喜欢她的市井俗气,不喜欢她胖胖的身材。即使有与她单独相处的时间,我也装作读书,很少与她谈心事。她不会拉我的手,我也不会陪她逛街,而依偎更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我和老伴儿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不管是从脾气、性格、饮食乃至出生地,都有比较大的差距。 我是南方人,她是北方人;我喜欢吃米饭,她喜好面食;我比较瘦,她身子胖;我爱动,她喜静;我生活有规律,她向来随心所欲;我是急脾气,她是慢性子;我性格外向,她内向;我兴趣广泛,她什么也不好;我爱说爱笑,她少言寡语;我心直口快,她四平八稳;我千活快、见效果,她动作慢、不出活。  相似文献   

6.
刘国庆 《党课》2011,(20):80-80
凌晨四点半,小屋里准时传来寒寒窜窜的声音。他艰难地翻了一个身,知道她已经起来了。他昨天送货累得腰酸背痛,此刻多想在床上多躺一会儿,可满耳朵都是她翻箱倒柜的声音。他怕她伤到自己,索性不睡了,来到她身边问她找什么,她皱着眉头埋怨老花镜不见了。他从黑自电视机房边的一个小盒子里拿出老花镜递给她。她不要,说这个不是她的。之后,他去买菜,  相似文献   

7.
寸心 《广东党史》2004,(6):22-24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走了,带着她未竟的事业,带着她对父母的眷恋……。在任长霞远去的日子里,让我们走近她的母亲蒋秀兰老人,听一听她深情的忆述-- 长霞这孩子呀,从小就爱动,脾气又倔。小时候犯了错误,她爸打她,她从来是不跑也不哭。她六七岁的时候就爱舞刀弄枪,跟着别  相似文献   

8.
秦晖 《党建文汇》2009,(3):42-42
她的母亲是胡蝶,她的丈夫是李宗仁,她曾隐姓埋名,她的身世至今扑朔迷离;她正值27岁的青春韶华,却嫁给了76岁叱咤风云的原南京国民政府“代总统”;她传奇又普通.她既是一代影后胡蝶之女、爱国将领李宗仁的遗孀——胡友松。  相似文献   

9.
她是大爷大妈的“闺女警察”,她的电话号码是上千户人家的“110”;她工作调动时,群众为了留住她成群结队地到公安分局请愿;她身单力薄,却敢于挑大梁,群众称她是社区的保护神;她是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用微笑打开一个个禁锢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多丽丝·莱辛出生在伊朗东北部一个贫困的家庭,迫于生计。她6岁时随父母移居津巴布韦。她本应该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时光,但灾难却不期而至。12岁那年,她突然得了眼疾,她眼里的世界一下子模糊起来。为了安抚她,母亲每天晚上回来,都要给她讲一些外面的见闻,为了打发时光,她把母亲讲的见闻编成故事,没想到,父母听了她的故事后,竞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1.
她是一个黑人女孩。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她的左腿瘫痪,胳膊动不了,只能卧病在床,失去了儿童应有的欢乐和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也与日俱增,她甚至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她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位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 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相似文献   

12.
罗平原 《湘潮》2016,(4):276-279
蔡畅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她不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和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而且是新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之一,享有很高的威望,大家都尊敬她、爱戴她,并亲切地称她为"蔡大姐"。她的一生是闪光的一生,她的品质、她的党性、她的勤政、廉政以及她的领导风范,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并将像春风化雨般润泽千秋万世,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党性坚强工作勤勉从入党那天起,蔡畅就无条件地服从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会走路的梦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起来。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4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再无  相似文献   

14.
聂冷 《学习导报》2013,(12):52-53
我母亲今年95岁。她不认识我,已经有五个年头了。早在这之前十多年,她就已经双目失明。不过五年前,她还听得出我的口音;而近五年来,她老人家就完全彻底地不认识包括她的儿女在内的任何一个人了。不光不认识人,她老人家还变得非常"调皮"。夜里睡觉,她常把被子掀到床下;给她准备好了毛巾她不用,而偏要摸一块塑料薄膜去洗脸;她老是拿袜子当手绢,把沙发上的白纱巾扯下来当围巾;她还喜欢把家里的东西从这里搬到那里,又从那里搬到这里,不是摔破杯子就是打碎碗。  相似文献   

15.
“她这个级别按照标准应该交多少钱?最后结账,该交多少,就交多少” 郑:也不是吃她的钱? 程:虽然不花她的钱,她也不计工作人员的伙食标准同她差不多。因为到外地她交的伙食费比工作人员交得要多。  相似文献   

16.
魏大鹏 《新长征》2012,(1):62-63
许美花,延边州社科联《延边论坛》编辑部编辑、助理研究员,人如其名,美丽、善良、聪慧、贤淑。她的声音永远那么甜美,她的微笑总是那样真诚,她对人、做事从来都是面带笑容,看到她,谁也不会将她与"残疾"两字联系到一起。因幼时患上脊髓灰质炎,虽经多次手术,她至今走起路来仍非常吃力。但肢体残疾的她从没放弃人生的追求,她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  相似文献   

17.
种爱     
她病了13年,丈夫疼了她4700多天,爱了她4700多天,13年是丈夫用坚实的肩膀挑着生活重担,用善良宽厚的情怀拥着残疾的她走过来的。其中的滋味只有她知道,内疚和幸福在她心里交织。丈夫在她心里种的那朵倾注浓浓爱的花儿。美丽得让所有的人欣羡和惊叹。  相似文献   

18.
丈夫说:“事业是她的第一需要。”职工说:“她是医院的当家人。”患者说:“她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而她自己却说:“就是为了实践自己内心的一个承诺”。她就是公主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原萍。  相似文献   

19.
崔永琦 《奋斗》2001,(10):50-51
好是一个柔弱的女性,娇小瘦弱的身材,似乎经不起风雨。平日里,那双慈善的眼睛,见不得痛苦与不幸。爱哭,是她的一大特点。可是当巨大的痛苦与不幸突然降临到她的头上时,她的眼泪好像在一夜之间哭干了。娇小的她,像一只涅槃的凤凰。默默地她开始了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因为难以割舍的是她对故乡、对亲人、对事业的依恋,她要把一生的追求都回报给她的依恋。  相似文献   

20.
陈蓉 《世纪桥》2009,(10):52-52
1904年4月28日,黄浦江的一处码头。 一位15岁的少女提着沉重的行李,走向“高丽号”轮船。她没有回头,也没有放慢脚步。她知道,她的父亲紧跟在她的身后,她不能显示出一丝的犹豫,要不,父亲就会毫不犹豫地揽着她退出登船者的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