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养血化瘀止血合抗凝抗纤溶治疗肿瘤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肿瘤DIC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抗凝抗纤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止血中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两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latelet count, PLT)计数、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D-二聚体。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LT、Fbg、APTT、PT、FD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4%、42.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化瘀止血合抗凝抗纤溶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恶性肿瘤DIC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解毒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含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压方案,研究组患者加用益肾活血解毒汤,连服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24 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24hABP)、HCY和凝血功能[D 二聚体(D dimer,D 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T、APTT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P<0.05),Fib、D D、HCY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APTT延长程度和Fib、D D、HCY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有效降压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解毒汤可以更好地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HCY。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滋阴凉血化瘀止血基本方辨证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7例小儿HSPN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n=37)和西药组(n=30),中药组患者口服滋阴凉血化瘀止血基本方的辨证加味方,西药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连续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中药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不同证型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均显著降低(P<0.05),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血浆前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CT变化率大于对照组(P<0.05),PT变化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PLT、APTT、Fib变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滋阴凉血化瘀止血基础上辨证治疗小儿HSPN,其临床疗效优于西医常规疗法,两者对凝血功能的改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及肾康颗粒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55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7例,并设正常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肾康颗粒,疗程共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24 h 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protein,24hUP)、血白蛋白(albumin, 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hs-CRP、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UP、UACR均较治疗前降低,血Alb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Fib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T、APTT、TT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Fi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T、APTT、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康颗粒能有效改善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s-CRP,抑制体内微炎性反应,改善高凝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治疗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疗效。方法将53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西药抗凝、溶栓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同对照组治疗方法外,还给予益气活血中药辨证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水平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T、INR、APTT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D-二聚体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治疗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具有明显的作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新风胶囊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凝血功能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新风胶囊)和对照组(来氟米特)各30例,治疗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症状、血小板参数、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及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等凝血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均能显著降低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数、ESR、CRP、IgG水平,治疗组在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比容、血小板平均体积、FIB、DD等方面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新风胶囊降低RA患者PLT、FIB及DD,改善RA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减轻瘀血阻络证候,可能是其改善RA患者关节症状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龈交穴挑刺治疗Ⅰ、Ⅱ期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80例门诊Ⅰ、Ⅱ期内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挑刺组40例,挑刺龈交穴;对照组40例,予以太宁栓纳肛。治疗3 d后、治疗7 d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包括便血及痔核黏膜情况;比较两组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GMP-140)、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 alpha,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 挑刺组在改善患者出血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LT、PT、TT、APTT和FB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 d后挑刺组GMP-140、6-keto-PGF1α含量明显降低、TXB2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7 d后对照组GMP-140、TXB2、6-keto-PGF1α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挑刺龈交穴能有效治疗Ⅰ、Ⅱ期内痔出血症状,其作用机制与其调节机体内GMP-140、TXB2和6-keto-PGF1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法治疗疹热郁血分型玫瑰糠的疗效。方法:以清瘟败毒饮合土槐饮加减治疗热郁血分型玫瑰糠疹,并与口服西可韦(盐酸西替利嗪)、外用止痒洗剂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热凉血法治疗玫瑰糠疹热郁血分型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及血瘀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恶性肿瘤高凝状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加予针刺治疗,对照组加予低分子肝素 4 100 U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 二聚体(D dimer,D D)、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以及血瘀证疗效及出血性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APTT、P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FIB、PLT、D 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检测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瘀证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血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治疗可以防治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改善患者中医血瘀证候,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凝血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心电图、中医证候疗效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 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 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G)、hs-CRP及血脂、血糖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电图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升高PT、APTT,降低FG和hs-CRP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