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药之名称,首见于李东垣著作,指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升麻、川芎、藁本、荆芥等味薄气轻,具有发散上升作用的药味.如<脾胃论>:"如脉弦者,是风动之证,以风药通之."……故必用升阳风药即差,以羌活、独活、柴胡、升麻各一钱,防风根半截……"[1]李东垣善用风药,已形成临床特色之一.如一般皆知风药可以升阳、解表,而东垣运用风药疏肝,可谓见地独到.但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因为缺乏理论阐述,以致知之甚少,不利于广泛应用,故笔者就此试作论述,以阐明风药疏肝的理论依据与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
角膜炎是临床常见的眼病,不仅发病率高,且危害性大。由此而导致失明者约占盲人之半数。兹将近年来我院收住的64例重症角膜炎的治疗情况整理如下。 一、一般资料 64例中,男40例,女24例;10岁以下2例,11~20岁5例,21~30岁15例,31~40岁18例,41~50岁15例,51~60岁7例,60岁以上2例;化脓性角膜炎23例,病毒性角膜炎28例,外伤性角膜炎11例,真菌性角膜性2例,右眼患者30例,左眼患者29例,两眼患者5例,计69只患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防毒灵汤为主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炎症期的疗效。方法 :70例 (78只眼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用防毒灵汤加减内服及防毒滴眼液滴眼 ,对照组用无环鸟苷滴眼液。结果 :对于树枝状角膜炎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10 0 % ,88.2 4 %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时间分别为 (7.5 8± 1.6 6 )d ,(10 .11± 4 .5 1)d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t =2 .32 ,P <0 .0 5 )。对于地图状角膜炎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 .4 4% ,83.33%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时间分别为 (18.90± 3.2 1)d ,(2 5 .30± 7.2 8)d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t =2 .4 0 ,P <0 .0 5 )。两组的视力治疗后比治疗前都有明显提高。结论 :防毒灵汤为主对急性期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炎症期疗效优于无环鸟苷滴眼液。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阴阳毒"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身痛如被杖等症状提示阴阳毒损害为面部皮肤、睛目、关节等多系统病变,这与现代医学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多系统损害临床症状极为相似.结合毒邪的特性及中医相关生理病理学,提出狼毒致病学说,认为邪气偏盛,郁久成毒,毒存于邪,化为狼毒,毒依邪势,邪仗毒威,故狼毒致病具有起病急骤、来势猛烈、变化多端、表现重笃的特点.并以升麻鳖甲汤为基础方对SLE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5.
达原散出自明·吴又可《温疫论》。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 芍药、黄芩、甘草组成。原注云:如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此邪热溢于少阳经也,本方加柴胡一钱;如腰脊项痛,此邪溢于太阳经也,本方加羌活一钱;如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热溢于阳明经也,本方加干葛一钱。吴氏又在原方基础上,加大黄、葛根、羌活、柴胡,名三消饮。治疗时疫邪伏膜原兼有三阳形证,膜原尚有余结者。清·雷少逸去知母、白芍,加藿香、半夏,生姜,名雷氏宣透膜原法,治疗湿热证,身痛有汗,肢重脘惫。笔者常以达原散加减治疗湿热病证,每获较好的效果。兹就临床应用经验和体会附录于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达××,男,17岁,学生。1980年9月23日初诊。患者于50年夏,在上海其父所在工厂学烧电焊过程中,突然感到右眼难受,逐去游泳,旋即高热,伴眼痛羞明、流泪,被某医院诊断为“右眼树枝状角膜炎”。叠经多种西药治疗,病情有增无减,返回南通求治。眼科检查视力:右为0.8,左为1.2。球结膜充血,角膜下方呈灰白色树陵状混浊,2?部分着色。舌尖红,苔薄白,脉浮而弦。证属外受风热,内有肝火上犯。拟以祛风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予以黄芪、丹参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单纯用甲钴胺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丹参联合甲钴胺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属疱疹病毒科,为DNA病毒,根据生物化学、生物学、流行病学等分为两个血清型,即HSV-1和HSV-2.HSV-1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黏膜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腰以上部位的皮肤黏膜和器官,引起龈口炎、唇疱疹、角膜结膜炎、脑炎及甲沟炎等;HSV-2主要感染腰部以下黏膜,引起生殖器疱疹和新生儿疱疹.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0A22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coronary heart disease,DM-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中医证型的特征.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2组,其中DM-CHD组40例,非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non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coronary heart disease, NDM-CHD)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累及支数、狭窄程度及形态病变)及中医证型(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的分布特征.结果 DM-CHD组冠状动脉病变多见于3支病变或重度弥漫狭窄或严重钙化,与NDM-CHD患者的1支病变、轻重度狭窄和局限性狭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多见气虚、血瘀、痰浊、阴虚4证,DM-CHD组痰浊、阴虚、阳虚证发生率显著高于NDM-CHD组(P<0.05),同时DM-CHD组多见复合证及虚实夹杂证,与NDM-CHD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DM-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较NDM-CHD患者严重,DM-CHD患者中医证型复杂,在气虚、血瘀基础上,多有阴虚、痰浊.  相似文献   

10.
笔者用自拟解毒退翳汤先后治疗36例病毒性角膜炎,收效满意。现简介如下: 一般资料 36例中,男28人,女8人,20岁以下4人,21~50岁29人,51岁以上3人;双眼患者6例,左眼和右眼患者各15例,第1次发作23例,第2次发作8例,3次以上反复发作的5例。 诊断依据 1.患者常有感冒后发病史,自觉有羞明、流泪、怕光、眼痛等刺激症状,伴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疗效稳定,毒性小,不良反应少,可长期使用,特别适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在于综合作用,即对心脑血管病、白内障、肾病等并发症有着特殊疗效.糖尿病并发症病变呈慢性过程,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是长期的,因此中药治疗尤显优势.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有血管病变、肾病变、视网膜病变以及神经病变等.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降血脂、改善血流变、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消除自由基、改善血管的舒张功能、抑制内皮素分泌等来防治和延缓其发生和发展.近年来运用中药活性成分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此方面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眼里容不下一粒沙"。一旦有小异物进入眼里,会立即感到刺痛、流泪、睁不开眼,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揉眼睛,结果不仅加重痛苦,甚至伤及角膜及睑结膜。异物一旦进入眼睛,轻者附着在角膜表面或睑结膜,重者会嵌入到角膜内,如果一味地用手揉,会使异物擦伤角膜,甚至进入角膜深层,引起炎症,导致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法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5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在保持原糖尿病基础治疗不变的前提下,治疗组予针刺拔罐治疗,对照组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针刺拔罐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从而改善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祖国医学认为多由肝胆火旺、湿热蕴蒸所致.临床特征: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每多缠腰而发,亦可发生于其他部位.笔者1984年至1999年诊治本病252例,其中治疗组130例,对照组122例,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城郊结合部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频繁,是大城市案件多发、大案频发的地带.控制城郊结合部犯罪必须控制好几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如突发性、动态性犯罪,连续性犯罪,团伙犯罪及流窜犯罪等.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是近年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变多侵犯直肠及远端结肠,属于中医"肠癖"、"泄泻"等范畴.临床表现多为慢性腹泻,稀便每日多达10余次,或有黏脓便、脓血便,常伴下腹部阵痛,少数病人有便秘,病程长,反复发作,口服中西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病情,难以彻底治愈.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丁老是铜陵市有名望的老中医。1983年9月我有幸随丁老实习,目睹其临症,并得其教诲,颇受启迪.丁老治病多强调气、血、痰、淤,认为“无病不关乎气血”,“百病多由痰作祟”,“久病多淤”。治疗上喜用疏肝理气健脾之药,他指出用之得法,每能收桴鼓之效。现根据本人实习时记录的材料,将丁老用药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一、疏肝气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恶抑郁。一旦肝郁气滞,疏泄失常,不仅肝脏发生病变,还可影响其它胜腑。其具体应用如下:  相似文献   

18.
北宋医籍《太平圣惠方》记载从脾治疗“多涎”“心腹疼痛”“呕吐酸水”“脾藏中风”“咽喉不利”“舌强不语”“口舌生疮”“舌肿胀”等多种病证,从藏象理论以脏腑结合经络方法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发现《太平圣惠方》从脾论治的疾病既涵盖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疾病,也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口腔黏膜病变,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略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需要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协作是教学团队的根本特征.教学团队包括教学目标、教学人员、教学计划、权限和定位五个构成要素.目前,我国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存在一些误区,如教研室直接"升格"为教学团队、"人多力量大"、"胡萝卜加大棒"、"团队即群体"等.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途径在于:组建一体化、制度化教学团队;建设以核心教师为灵魂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学团队的情商.  相似文献   

20.
假性麻痹是多灶性脑出血病变,损及双侧皮质延髓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等.因其可造成病人进食、饮水困难,常出现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及吸入性肺炎,临床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无显效药物.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本病5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