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腰扭伤,俗称“闪腰",是伤骨科临床常见的病症。笔者从1979年10月至1987年6月,用平刺腰部压痛点治疗腰扭伤132例,临床效果较好,现简报如下: 一、一般资料 132例中,男性105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15岁;病程最长的35天,最短的半天;均为门诊病人,部分病人是曾经推拿、服药等治疗无效者。  相似文献   

2.
急性腰扭伤因伤后气血瘀滞不行而疼痛。笔者根据“通则不痛”、“血实宜决之”原则,采用委中穴点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21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1例中,男14例,女7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79岁;病程一天者7例,一周之内者9例,超过一周以上者5例。  相似文献   

3.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或其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疼痛、痛引腰骶为主症的常见病.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采用穴位针灸治疗或(和)中药内服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我们将具有治疗痛经作用的穴位与中药相结合,采用透皮给药技术治疗188例痛经患者,取得了较高的疗效,且治疗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止痛汤治疗痛经38例符廷菊,陈卫东(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570011)关键词:止痛汤;痛经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之。是妇女常见病之一。笔者据20余年临床实践,自拟止痛汤加减治疗,效果满意,现小结...  相似文献   

5.
“腰痛宁”为笔者针治腰扭伤的经验穴位。自1970年10月以来共治疗117例腰扭伤,其中94例针1~3次即愈(腰痛消失,功能恢复),19例针4~5次而愈;4例无效(腰痛无明显减轻,不能弯腰、转侧)。现将穴位位置及针刺方法介绍如下: 1.穴位位置:手背向上,本穴在第三、四掌骨小头后凹窝中。如图示(左右手背各有一穴)。  相似文献   

6.
一、一般资料:60例中,男37例,女23例;急性腰扭伤52人,陈旧性扭伤8人。 二、治疗方法:取穴:腰痛点,腰骶椎,神门,肾,交感及内分泌。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取小块胶布(5×5mm),在其中央放一饱满的王不留行籽,然后贴于选好的穴位上,再用手指紧紧捏压数次。以后嘱病人每日按压3~4次,每次压5~6下,按压时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隔日换一次(左右侧耳穴交替贴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不同结构参数在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82例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28例正常人X线和CT影像资料,测量和比较不同节段和不同程度突出患者腰椎曲度、腰骶角、L5S1椎间盘高度、L5椎体高度和腰骶关节突关节角。结果:L5S1突出组、L4/5突出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腰骶角以及三组L5椎体高度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椎间盘高度方面,L5S1突出组、膨出组和L4/5突出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L5S1突出组、膨出组之间以及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P<0.05)。腰椎曲度方面L5S1突出组、膨出组、L4/5突出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间盘改变组和对照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腰骶角及生理曲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L4/5突出组R=-0.538,P=0.05;L5S1突出组R=-0.610,P<0.01。膨出组R=-0.557,P=0.007。间盘改变组和对照组的腰骶角、生理曲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之间的关节突关节角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的共同表现是腰椎生理曲度的减小,但L5S1的病变更易出现腰骶角的改变;腰骶关节突关节虽有增生、硬化等改变,但其角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益肾续经汤治疗绝经过渡期肾虚血瘀证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绝经过渡期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益肾续经汤治疗,对照组予戊酸雌二醇合甲羟孕酮序贯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经色暗红、腰骶酸痛、头晕耳鸣及小腹胀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益肾续经汤治疗月经过少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伤骨科常见病,中西医有很多治疗方法,我们自1984年~1987年用骨盆牵引、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110例,女4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4岁,以20~40岁最多;病程最短为一个月。最长为13年;有外伤病史者100例,无明显外伤史者50例;腰腿痛症状以左侧为主者65例,右侧70例,双侧均有症状者15例;椎间盘突出位于腰4、5间隙94例,腰5、骶1间隙49例,腰3、4间隙7例;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X线作出诊断的有100例,经椎管造影证实有30例,经CT检查证实有20例。治疗时间平均为42天。中医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医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易化牵伸术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易化牵伸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电磁波治疗仪照射和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比较患者Baird- 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压痛程度评分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压痛程度评分、Baird- 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评价指标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易化牵伸术可以改善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治,配合按摩手法治疗腰腿痛患者34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34例中,男28例,女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为65岁;病程在1年以内的11例,1年以上的23例。辨证属淤血凝滞型25例,寒湿入络型5例,肾气虚弱型4例。34例中大多数有急性腰扭伤等外伤史。X线片示:  相似文献   

12.
腕踝针治疗急性扭伤41例鲍超(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南京210029)关键词:急性扭伤;腕踝针疗法1一般资料凡有急性扭挫伤史,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关节活动障碍,经X线摄片排除骨折者为治疗对象。本组41例中,男性17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者13岁,...  相似文献   

13.
《海南人大》2013,(9):54
57岁的陈先生今年初在家弯腰捡东西时突然闪了腰。之后,他时不时感觉腰骨酸疼,以为是扭伤没好彻底。渐渐地陈先生的四肢也开始出现骨痛,他觉得是人老了,出现了骨质疏松的老年病,没有太在意。直到最近,陈先生早晨起床时突然发生了股骨颈骨折,才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令陈先生感到意  相似文献   

14.
正脊手法治疗椎骨错缝84例裴仁和(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关键词椎骨错缝,正脊手法椎骨错缝又称脊柱小关节错位或椎间关节紊乱症。急性扭伤或慢性椎间盘退变均可发生,临床并不少见。当椎骨错缝时,可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引起各种临床表现。1988年~19...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集6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按照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自制活血散治疗,对照组应用市售跌打活血散治疗,分别观察活血散的临床疗效,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中频电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进行评分,采用压痛仪测定患者主诉最为疼痛部位的数值,采用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检测仪及其配套电脑软件采集并分析治疗前后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和积分肌电(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的值,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并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减少,压痛数值、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腓骨长短肌iEMG值和MF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指标减少或增加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筋正骨手法结合消瘀接骨散可有效减轻陈旧性踝扭伤患者的疼痛,改善踝周肌肉募集程度,降低踝周肌群疲劳度,改善踝关节功能,且疗效优于中频电疗法结合消瘀接骨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法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大鼠中枢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含量的远期影响,探讨针刀松解法的长效镇痛机制. 方法 将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后3组复制模型,后两组再于模型复制后14 d分别给予电针和针刀松解治疗,连续治疗2周.模型复制后56 d采用断头法处死动物,快速取出腰段脊髓和下丘脑,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腰段脊髓和下丘脑cAMP、cGMP含量.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腰段脊髓、下丘脑中cAMP水平及下丘脑中cGMP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针刀组腰段脊髓和下丘脑中cAMP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cGMP水平无显著性变化;与电针组比较,针刀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 结论 针刀松解法长效镇痛作用的发挥,可能与中枢cAMP含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腰突穴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 48例LDH患者均接受腰突穴臭氧注射,治疗前后用肌电图检测其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神经远端潜伏期(distal latency,DL)。结果 经过3次腰突穴臭氧注射治疗后,48例患者临床治愈25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8%。与治疗前比较,LDH患者治疗后胫神经、腓总神经MNCV显著增快(P<0.05),DL显著缩短(P<0.05)。结论 腰突穴臭氧注射能够有效改善LDH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及对比以膏摩法和“消痛贴膏外敷加主动功能锻炼”两种治疗手段治疗踝关节扭伤后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疼痛改善情况。方法 将93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膏摩疗法)和对照组(消痛贴膏外敷和主动功能锻炼),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患踝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膏摩法和“消痛贴膏外敷加主动功能锻炼”对踝关节扭伤后疼痛均具有一定疗效,膏摩组疗效相对更优。  相似文献   

20.
骶髂筋膜脂肪疝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有时放射到大腿,腰部前屈、健侧屈曲时疼痛加重,俯卧位于骶髂关节后上方凹陷处(相当于大肠俞穴)可能摸到肿物或结节,表面光滑,与皮无粘连,其基底不活动,直径2~6cm,压痛明显,可向大腿放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