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派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左派评论》杂志2002年9-10月号发表了埃米尔·萨德尔的评论文章《超越公民社会:阿雷格里之后的左派》,认为世界社会论坛反映了左派的一些新变化,描绘了当前全球左派的新政治图景。文章从巴西的视角出发考察了世界社会论坛的地区和国际环境,探讨了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的意识形态,认为它们并不能有效地抵制它们所批判的东西。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左派评论》杂志2002年9-10月号发表汤姆·默茨的文章《草根全球主义》,认为哈特对参加世界社会论坛的各种运动的多样性、网络化的看法沿袭了他《帝国》一书的观点,并对此提出了批评。文章主要内容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5年1月26日至31日,第五届世界社会论坛(World Social Forum,简称WSF)在其创始地--巴西南部的阿雷格里港举行.本届社会论坛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来自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非政府组织(NGO)代表、左翼人士、志愿者和巴西民众共约15.5万人以各种形式参加了本届论坛,会议期间共举行了大约2500场各种活动.应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之邀,笔者作为该基金会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了本届世界社会论坛.  相似文献   

4.
《阿雷格里港宣言》及评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http://www·zmag·org网站2005年4月2日发表了题为《〈阿格雷里港宣言〉及评论》的文章,该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参加第五届世界社会论坛的19位世界著名的进步学者,包括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萨米尔·阿明、贝纳德·卡森(Benard Cassen)、沃尔登·贝洛(Walden Bello)等共同起草的《阿格雷里港宣言》;第二部分是南非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帕特里克·邦德对该宣言所作的逐条评论。现将该《宣言》及邦德的评论译介如下。《阿雷格里港宣言》自从2001年1月召开第一届世界社会论坛以来,无论在国家还是在地方层面,社会论坛现象已超越自身而扩…  相似文献   

5.
2004年3—4月号美刊《国际社会主义评论》发表了大卫·怀特豪斯题为《世界社会论坛首次在亚洲举行:世界左翼齐聚孟买》的文章,介绍了第四届世界社会论坛的主要议题、风格、争论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反体系运动的代表:世界社会论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1日http://WWW.zmag.org网站刊登了美国著名左翼思想家、世界体系理论代表人物伊曼纽尔·沃勒斯坦题为《日益壮大的世界社会论坛》的文章,介绍了新一轮反体系运动的代表——世界社会论坛的形成历史、主要特点、争议的主要问题以及第四届世界社会论坛取得的进展,并认为该论坛所代表的运动将不断壮大。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德国《马克思主义革新》杂志 2 0 0 4年 3月号刊登了约翰娜·克拉格斯的文章《老世界主义者在巴黎》以及弗洛里安·弗勒斯海默和安娜·提托尔的文章《巴黎欧洲社会论坛的主题和讨论领域》 ,描述了第二届欧洲社会论坛 的盛况 ,介绍了论坛的主题 ,分析了社会论坛运动的特征 ,展望了运动的政治前景。两篇文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二届欧洲社会论坛的盛况和论题第二届欧洲社会论坛于 2 0 0 3年 1 1月 1 2—1 5日在巴黎召开 ,来自欧洲几乎所有国家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如巴勒斯坦、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土耳其的大约 6万名代表参加了活动。尽管规模如此宏…  相似文献   

8.
新的反体系运动及其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左派评论》杂志2002年11-12月号刊登了美国著名学者、世界体系论主要理论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题为《新的反体系运动》的文章,认为当前方兴未艾的以世界社会论坛为中心的反全球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继毛主义运动、新社会运动和人权组织运动之后的第四波反体系运动。他还认为,现代世界体系正处于转型的时代,20世纪曾兴盛的运动和党派发现使用自己传统的作法要实现长期或近期目标都困难重重,它们不得不寻求转达变,沃勒斯坦对新的反体系运动应遵循的战略提出了四点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二、反新自由主义和反帝国主义1. 玛尔塔·哈内克尔与詹姆斯·彼得拉斯哈内克尔的立场最初是桑地诺主义领导人1990年在圣保罗论坛上提出来的, 当时他们在尼加拉瓜选举遭到失败, 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也瓦解了。桑地诺主义者认为, “反帝革命周期的结束”迫使左派将力量集中到反新自由主义这一较温和的目标上。哈内克尔后来回忆说,桑地诺主义者提出这一主张时, “吓坏了我们中间的很多人……但是它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左派人士的支持……他们承认在这个极端保守的时代取得胜利很困难”。她还指出, 国际保守势力的支配地位排除了左派通过武装斗争(…  相似文献   

10.
拉丁美洲是新自由主义最早的试验场, 当前新自由主义的恶果也表现得最为明显, 同时反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较为深入和多样。美刊《科学与社会》2004年春季号刊登了委内瑞拉学者斯特维·埃尔内题为《拉丁美洲左派反新自由主义战略的目标和争论》的文章, 详细介绍了当前拉美左派反新自由主义理论的三大流派的代表人物豪尔赫·卡斯塔涅达(认为全球化使单个国家受到强大的来自世界市场的限制, 激进反抗无效, 反新自由主义应中左结盟, 而中派应居主导地位)、玛尔塔·哈内克尔 (认为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受挫使左派不能过于激进, 所以应与中派结…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24日-29日,第六届世界社会论坛亚洲分会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举行,这是世界社会论坛第二次在亚洲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约300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代表们围绕反全球化、裁军与和平、教育、妇女问题及贫困群体权利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该文认为,应该将几届世界社会论坛积聚的社会力量团结起来,开启一个全球性的公正运动。下面对本届论坛概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世界社会论坛(WSF)被称为“运动中的运动”,即世界社会运动的中心会聚点,很值得我们关注。下面三篇文章介绍了今年的第五届世界社会论坛的概况以及大会两个亮点,即查韦斯在大会上的讲演以及沃勒斯坦等人在大会上发表的宣言,这将使我们对本届论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月17日世界社会论坛网站http://www.forumsocialmundial.org.br刊登了印度作家阿伦达蒂·罗伊于2004年1月16日在印度孟买举行的第四届世界社会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罗伊认为世界已经处于美国的新式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这种新帝国主义是老帝国主义的改进版,它包括发动战争、媒体操纵、经济垄断、资源掠夺、经济封锁、培植代理人等内容。演讲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10日非洲社会论坛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在本次论坛上非洲的活动家们指出, 奉行新自由主义的西方和非洲上层阶级永远没有动力真正地发展非洲, 他们号召向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说不, 并将社会论坛从辩论“场所”转变成“行动”的发起地, 并相信“另一个非洲是可能的”。2005年1月21日http: //www zmag org网站刊载的南非夸祖卢-纳塔尔大学的两位学者阿曼达·亚历山大和曼迪萨·姆巴利的《非洲社会论坛》一文, 对这次社会论坛的情况、主题和缺陷作了介绍。文章主要内容如下。2004年12月10—14日, 在赞比亚卢萨卡举行的…  相似文献   

15.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编发了这组关于世界工会运动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当前各国工会运动的现状,分析了工会运动面临的危机及原因,探讨了工会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 3月 1 0日是波兰著名哲学家、本刊顾问亚当·沙夫教授 90华诞。波兰一些左派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和消息以示庆贺。这里选译的是波兰《每周评论》第 1 6期 ( 3月 1 6日出版 )发表的耶日·维亚特尔的文章。作者是波兰左派党中央委员 ,社会学家。注释为译者所加。沙夫教授支持一切有益于社会主义研究和宣传的事业。当我们在 2 0 0 0年敬约他为本刊顾问时 ,老人欣然应允。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的今天 ,听老人谈及他和他的同代人当年之毅然选择共产主义 ,是因为“共产主义为他们敞开的是牢狱之门 ,而不是通向升官发财之路” ,我们不能不从心底涌起对这位社会主义的老战士以及他的同代人的敬意。  相似文献   

17.
<正>一、精英齐聚达沃斯,唱响中国"好声音"1月22日,第44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又称:达沃斯论坛)在瑞士达沃斯开幕。本次年会主题为"重塑世界格局对政治、商业和社会的影响",会议倡导世界各国"拥抱破坏性创新"、"取得包容性增长"、"满足社会新期待"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本届冬季达沃斯又刮起一阵强  相似文献   

18.
新保守主义是保守派的运动,起源于曾对美国鹰派外交政策的形成发挥重要影响的老左派。老左派出身新保守主义的思想奠基人如丹尼尔·贝尔、内森·格兰若、欧文·豪和最出名的欧文·克里斯托都是纽约城市大学的校友。这所大学由于高水平的入学选拔标准和免费教育,那时被称为“无产阶级的哈佛大学”。他们产生于老左派(大部分是托洛茨基分子),并且在20世纪30年代纽约知识分子的派别的争论中保持了这一传统。这一群学生大多是来自东欧的犹太移民的子女,有时濒临贫困边缘,大萧条则使他们变得激进起来,他们受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19.
葛兰西以来,意大利马克思主义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意大利学者乔治·阿甘本和安东尼奥·耐格里在国际左翼学界也很有影响。意大利左翼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总结意大利近30多年来革命运动的经验教训,在信息化、后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理论探讨。保罗·维尔诺和迈克尔·哈特编选的《当代意大利激进思想:一种潜在的政治学》一书,收录了意大利当代左翼理论的一些代表性的文章,为我们了解意大利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概况提供了线索。这里我们选登该书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哈特撰写的题为《作为革命思想实验场的意大利》的序言部分,它介绍了意大利革命运动及激进思想的历史发展,认为它们为世界其他地方革命运动和激进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榜样。另一篇是毛里齐奥·拉扎拉托的《非物质劳动》一文,它介绍了非物质劳动这种劳动组织的新形式,认为非物质劳动正处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关系的新的十字路口,它不仅生产了商品,也生产了主体性和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0.
Bej沈iung der Arbeit:die倪werksch叻en,die Lin凡e und die Krise des Fordism。Bruno Trentin;Hambu嗯:VSA一Verlag,1999 作者布鲁诺·特伦廷是意大利劳工总同盟前任秘书长。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题为“左派与福特主义的危机”,包括11篇文章。特伦廷的论点是:左派长时期抓住过时的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的发展模式,因此至今仍然没有能力掌握最基本的危机现象。第二部分题为“葛兰西与欧洲左派”,包括9篇文章,论述了安东尼奥·葛兰西关于福特主义和国家的看法及其对于西欧左派政治的影响。《劳动的解放:工会、左派和福特主义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