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韦国猛 《行政法制》2005,(3):20-21,26
国际货币金融法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关于这门学科的名称,学界存在较大分歧,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主要观点有三:狭义国际金融法说。这种观点倾向于采用“国际金融法”这一称谓,并强调国际金融法与国际货币法不同,在其教材中只介绍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国际债券、国际项目融资、国际股票、国际支付与结算、国际金融监管,并未涉及国际货币制度。广义国际金融法说。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时代与金融化时代之后,国际金融法在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金融纷争时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大,而国际金融法也呈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新趋势。本文在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法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国际金融法在全球化的视野下,金融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金融法的发展途径主要有:不断完善现行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围绕当代全球金融危机之特点进行相关制度设计、明确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所具有的独立性、拓宽国际金融法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陆睿 《法制与社会》2010,(21):106-106
随着80年代,国际金融法理论的传入,国际金融法在国内的发展将近30年左右。国内学者对于国际金融法的调整对象、理论体系、基本问题研究的认识上不同的认识。本文总结了90年代以来,国内国际金融法学术研究成果,在总结了学者对于每一个基本问题的争议基础之上给出了指导国内国际金融法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际金融法也相应的迎来了其全球化的时代,由此国际金融法得到了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国际金融法的价值取向及其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法律的价值取向一般更加侧重于公平、自由、安全等价值,全球化时代的国际金融法在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效率,内容上涉及面更广,形式上统一化的趋势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5.
评李仁真主编之《国际金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大学出版社于 1999年 12月出版了李仁真教授主编的《国际金融法》 ,在国际金融法苑中绽放了一枝迎接新世纪的报春花。该书就国际金融法的主干制度 ,诸如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银行制度、国际借贷及担保制度、国际证券制度、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制度、国际金融组织制度均设专章加以论述 ,并冠之以“导论”和结之以“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法的发展” ,包容了当代国际金融交往中的主要法律问题 ,涵盖了本门学科研究的基本内容 ,其体例新颖 ,体系完整 ,资料翔实 ,逻辑严密。尤其是 ,该书融思想性与应用性于一体 ,既注重对国际金融法基本原理和基本…  相似文献   

6.
如今经济全球化加剧,并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全球化。一方面,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金融法律制度有了突破性进展,对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影响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简要论述了金融危机下的国际金融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欧元于20世纪末诞生了。由于是在一体化程度极高的区域经济组织欧共体和欧盟的积极倡导和直接组织下,依据许多条约和经济指标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既具有超国家性和法律强制性,又具有国际法的特性。了解研究这些特性和法律制度,于国际金融法颇有意义。即国际金融法应借鉴欧元法律制度中的硬法性质,借助国际组织的力量,改变国际金融组织的结构和决策机制,使其在各个国家利益和国际金融法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促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现代具有独立品性的金融法发轫于因市场失灵和金融业的特殊性而正当化的金融规制与监管,而规制与监管主要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因此,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是金融法之重任。金融法从早期调整当事人融资交易关系为主,转变为当今应当通过规制与监管实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和危机等目标,主要是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一体化作用的结果。金融法应当以规制与监管为中心,以金融风险和危机的防范为重任,以此重塑金融法的主架和内容,金融法学应当注重金融规制与监管的研究,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和危机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刘志云 《当代法学》2013,(1):137-144
无疑,赤道原则的确立是金融市场乃至国际金融法发展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随着赤道原则在项目融资市场中的广泛应用,其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行业标准与国际惯例。不过,与传统立法不一样的是,赤道原则是一种没有国家参与的"自我规制型"的规范,其生成原理与合法性来源无疑是别开生面的。赤道原则的生成经历了起源、普及以及内化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规范倡导者的属性、规范的性质、金融业的特征等要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此外,针对"自我规制型"规范的缺陷,赤道原则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也努力做出各种弥补,以进一步提高其有效性。无疑,赤道原则的生成原理,揭示了国际金融软法的产生的一种典型形式。  相似文献   

10.
杨东 《清华法学》2013,7(4):128-143
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管者和学术界普遍认为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传统金融法和金融监管忽略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而笔者认为并不仅仅是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和对金融公平重视不够,最为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传统金融法未将因金融创新而诞生的新金融法客体、新金融法主体(金融消费者)以及由此构建的新的金融法律关系即金融服务关系纳入其调整对象。笔者提出,在金融法主体和金融法律关系重构的基础上,实现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基础、以确保金融市场功能为核心目标的金融法内在价值体系以及以横向统合规制为路径的金融法外在制度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法晚近发展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焰 《法学杂志》2005,(4):59-61
晚近,随着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与金融化时代,国际金融法得以迅猛发展,并显示出以下一些特点:内容和范围有较大的拓展;效力显著提升;在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效率;区域金融法空前活跃;科技含量和市场导向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李响 《法制与社会》2012,(32):98-99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了金融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新的风险。各国的金融法制都是利己性的,不利于真正降低金融市场的风险,信息的不真实性和监督的缺乏也严重阻碍了国际金融法的实施。近年来,尤其是在上一轮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金融法治有了较大的变革和发展,在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监管领域以及国际货币体系领域等表现比较明显。在这些领域的发展中,体现出了国际金融法治的主体多元化、发展价值取向稳定和权力义务规则化等特点。根据国际金融法治的发展来看,国际金融监管更趋于集中化,金融法治更加注重发展和公平化,国际金融法的硬效力也会大幅度强化。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法展望——兼谈中国对外金融战略●南开大学法学系魏健馨自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后,在国际金融领域如何调整错综复杂的国际金融关系,在平等互利原则的指导下,对国际金融秩序施以有效的法律协调,将是国际金融法未来这段时间内所致力于的主要目标。众所周知,《国...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结这场金融危机而出台的金融改革方案,是一部金融规制与监管制度的改革方案,解读该方案宜从金融法理念入手.规制是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则而实现对经济生活的调整和管理,监管是监管机构对监管对象及其活动是否合规所进行的监察、督促、组织、协调、控制等行为.金融规制与监管的理念根植于市场失灵和金融业的特殊性.金融管制和监管的目标主要是防范系统风险,保护投资者、存款人、被保险人,提高效率.方案再次和反复证明了规制与监管是金融法的品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等国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法调控的研究和比较,探析了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法调控制度时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软法”获得遵守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软法在制定主体、制定程序、表现形式、调整范围、效力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国际法的特征。在国际金融法获得遵守的动因分析中,理性主义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分析模式。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入,构建主义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关注私人主体在遵守中的作用和动因是对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的传统国家动因分析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另外,软法制定过程中的广泛代表性和规则的合理性也是促进国家和个人遵守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周仲飞 《法学研究》2013,(5):175-194
全球金融业长期以来由作为国际软法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而非国际公约予以规范,但多次金融危机反映了不完善的全球金融治理下产生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难以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2008年后随着以20国集团首脑峰会为核心的全球金融治理的重构,首脑峰会承认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具有了作为法所需要的国家意志性、正当性和强制性,这些国际金融监管标准也成为了全球金融法。  相似文献   

18.
苏洁澈 《法制与社会》2014,(22):219-220
我国当前金融法教学存在重理论而与实践相脱节,教学方式和内容陈旧等弊端。为改进金融法的教学,应当完善当前的教学内容,更新金融法知识体系,并引入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金融法教学中的主导位置,并为学生创造与金融实务部门交流的机会,使金融法教学与金融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陈醇 《法治研究》2014,(7):76-88
违约应当适用违约责任制度,但金融危机和民间融资中的大规模违约往往没有适用违约责任制度。其原因在于,金融领域的大规模违约是具有系统性和群体性的违约,其中违约行为具有传染性,而违约责任制度的适用无力阻止这种传染性,相反,它常常会促进大规模违约的形成与扩散;传统违约责任制度以违约责任的相对性和可控性等为前提,而大规模违约导致的违约责任突破了上述前提。在违约责任制度之外,国家运用了政府救市、刑罚和违约预防制度来应对大规模违约,但前两者缺陷众多,而后者则因弊端较少而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后一应对措施值得金融法倡导。  相似文献   

20.
<正> 国内外一些学者在研究国际货币法与国际金融法时,往往把两者混为一谈。我们认为,国际货币法与国际金融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国际货币法研究的是:国际货币的法律性质,货币在国际流通、储备与清偿中的规则、惯例和制度,各国货币间的关系(即汇率问题),以及事实上已形成的或根据国际协议而成立的管理与协调国际货币事务的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等等。而国际金融法则研究:“货币资本的一个特殊形式”(马克思语)——借贷资本在国际范围的活动,关于国际资金信贷的惯例、规则和制度,以及国际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