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强制性自救债是问题银行所持有、在强制核销股权仍不能弥补其损失时被处置当局强制核销和转为股权的债务工具,其目的是实现银行自救,从而避免或减少使用纳税人的钱救助银行。为及时弥补银行损失,尽快使银行或者其关键部分能够继续经营,自救债应尽可能在银行尚未达到破产标准前启动。为了增加银行吸收损失的能力,自救债的范围应包括存款在内的债务工具,除非有法定的例外,如存款保险限额内的存款、担保债务等。自救债是强制核销尚未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银行股东的股权和债权人的债权,有侵犯私权之嫌疑,所以必须辅之以事前和事后的司法救济。自救债的有效实施,尚需证券法、公司法等的配套修改以及与域外法律的协调。  相似文献   
2.
资本充足率:一个被神化了的银行法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充足率是银行监管机构或银行自己确定的银行用于抵御其所面临的风险所需要的最低资本要求。现行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导下的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无法真正有效实现以保障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和维护银行的稳健安全运行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价值。只有正确理解资本充足率的功能,树立起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金融监管理念,建立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二元监管模式,以资产不经风险加权的杠杆比率作为最低监管要求的同时允许银行运用内部模型决定与自己风险水平相适应的经济资本,才能保障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并维护银行的稳健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银行监管机构独立性的法律保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行监管机构独立对于有效银行监管和银行业稳定的重要性在经历了众多金融危机后逐渐被人们认识,恰当的法律制度安排是保障监管机构独立性的前提。一国立法可以从履职独立性、人事独立性、财务独立性和监管责任豁免构建银行监管机构独立性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模式的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模式是母国并表监管下的母国与东道国的联合责任 ,它已被各国立法机关和监管机关以多种形式采纳。但是 ,本文认为 ,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模式存在着一些缺陷 ,包括该模式的条件性 ,该模式所推崇的“双重钥匙”方法在实施中的困难 ,东道国和母国监管责任的重合 ,最后贷款人的空缺和该模式适用的地方主义倾向。这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模式作用的发挥。本文提出 ,通过在外资银行准入的审批过程中东道国和母国签订监管合作协议的方法 ,可以消除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模式所存在的缺陷 ,使该模式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干部队伍的廉政思想建设与国家机关的廉政法制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非常重视党、政府、军队和企事业单位干部的廉政思想建设。毛泽东廉政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是在革命战争、经济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历史充分证明,毛泽东廉政思想保证了革命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为我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可靠保障。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重温毛泽东同志的廉政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现刑罚效益必须遵循三个原则刑罚的效益价值目标是指在刑罚运作(设制和适用)过程中,以最轻的刑罚最大限度地产生刑罚效果的整体效应。刑罚的效益价值目标的内容“最轻刑罚”和“刑罚效果的整体效应”是刑罚的效益价值目标的两个基本内容。1.最轻刑罚的含义最轻刑罚...  相似文献   
7.
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比较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仲飞 《法学家》2005,4(3):154-160
迄今为止无论是在中央银行立法还是在中央银行的具体操作上各国对于最后贷款人制度尚未形成统一的做法.我国在该制度的立法空白,导致了中央银行在具体操作上的盲目性和混乱性.本文通过对国外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比较法分析,指出国外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理论和立法存在的缺陷,提出我国应以"系统性危机"为标准,采用"推定模糊"方式架构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立法框架.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暴力犯罪,人们有不同的界定.我们的看法是:暴力犯罪是指那些在犯罪手段上已经实施了暴力的一切犯罪统称,相反,凡未使用暴力的一切犯罪统称为非暴力犯罪。根据我们调查,通常被认为是暴力犯罪的犯罪实际上有一些并未使用暴力,如强奸罪,有62.8%的人未使用暴力,抢劫罪有34.1%的人未使用暴力,杀人罪也有14.3%的人未使用暴力。由此可见,同一种犯罪,使用暴力和未使用暴力,反映了犯罪人自身和犯罪客观条件的不同特点,反映了同一犯罪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下的不同的发生机制。因而我们认为,将所有使用暴力的犯罪划为一类,把未使用暴力的犯罪归为另一类,然后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是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是当今犯罪所显示的较为明显的暴力化倾向对犯罪学研究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银行监管机构问责性的法律保障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银行监管机构的问责不但是对其事后的责任追究,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事前、事中的持续监督。实现对银行监管机构问责的前提就在于围绕着问责基本内容设计合理的法律安排,这些法律安排由监管机构履职问责性、机构问责性和透明度三个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2月我国入世过渡期结束后,国务院和中国银监会分别颁布了《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这两部法规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入世承诺,贯彻了国民待遇的原则,加强了对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本组笔谈收录的4篇文章,既对这两部法规的整体作了评述,又对具体制度,如准入监管、审慎监管、终止和清算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新外资银行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