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于2001年4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24所高校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紧紧围绕着"女性学学科建设"这一主题,分别就"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女性学学科定位"、"女性学学科体系建构"、"女性学课程与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女性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9月,全国27所高校及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教科文卫工会女工委员会、吉林省妇联、长春市教育工会等单位从事女性研究的领导、专家学者、工会妇委会干部共计60余人参加了"中国高校女性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与会代表在大发言和分组讨论中,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女性学课程教学目的、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内容、理论框架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24日至25日,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中心和性别研究课程、韩国启明大学女性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女性与教育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百余名学者和妇女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在讨论中,专家学者针对“各层次、各类别的女性教育问题”、“女性教育的现实状况与未来前景”、“高等院校的女性与女性学教育”、“女性教育理论与学说”等议题进行了多侧面、多视角的探讨,带来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一、女性教育面临诸多新问题与会许多专家学者意识到,社会的变迁,科技的发展,诸如网络、传媒等新工具…  相似文献   

4.
为了搭建“国内外、跨学科、多层面”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同行分享女性学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体会、经验和成果,推进女性学教育事业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于2006年9月17-18日在北京举办了“女性学专业与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50多篇,来自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70多位女性学教育专家、学者和嘉宾出席了本次大会。代表们围绕“女性学专业与课程建设”主题,采取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的形式,就女性学课程的意义、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女性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的实践教学及等议题…  相似文献   

5.
2007年4月14日,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和北京大学中韩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韩女性教育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五十余位女性研究和女性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6.
2007年7月18-19日,由福特基金会"新疆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项目组与新疆经济报社共同承办的"性别平等与少数民族女性发展学术会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六十余人,其中维吾尔族、回族、苗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成员十余人.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10-12日,云南大学承办的第三次全国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会议———“21世纪中国女性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及独特视角出发,就女性学学科建设和女性发展进行了探讨,在理论交锋中将中国女性学研究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8.
李丽 《前沿》2007,(9):104-106
性别意识中一些特定观念对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具有消极影响,高等院校必须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在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从两性的特征入手。在教育的内容上,首先应进行"女性主体意识"和"四自"的教育及现代女性健康生活与生存的科学常识的教育等。在教育方式上,可通过开设专门的女性学课程、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女性专题讲作、组织社团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9.
于光君 《妇女研究论丛》2013,(1):122-123,125
近30年来,有关女性学教学本土经验、女性学学科建设、女性学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是,国内学界在女性学学科的界定、女性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女性学的基本理论、女性学的研究方法、女性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这些基本问题上尚未达成一致.为了进一步推进女性学学科的发展,规范女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中华女子学院性别与社会发展学院女性学系于2012年11月23-24日在北京举办了"女性学学科范式与学科地位"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围绕以下主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20-22日,第17届中国社会学年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7月21日,由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主办、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社会学子网络承办的"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如期进行.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四十余篇,其中24篇收录进论坛论文集.  相似文献   

11.
当今,每个人都生活在网络环境中,滋养了以网络谣言为代表的一系列"新谣言"的产生。与传统谣言相比,"新谣言"具有危害大、传播广、易滋生等特性,为当今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情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该文以"四新"为主旨,即从新谣言、新媒体、新功能、新思路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透视新谣言产生的本质原因及具有的特征,分析新媒体作为载体为新谣言的演变带来的新影响,以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剖析新谣言所具有的新功能,进而提出应对新谣言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理论总是要被不断地发展、完善和超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体系的发育,尤其是在经历“非典”严酷的考验之时,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了新的思考和尝试。本期围绕现代政府职能定位问题,邀请有关学者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论证,希望能在广泛的讨论中,得到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新生入学均需有一个适应期,这是普遍现象.能否顺利度过入学的适应期无疑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交际、就业等产生一系列影响.本文主要从警院新生入学后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出的不适应现象谈起,分析其不适应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心理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14.
TheChinaNationalTourismAdministration(CNTA)haslaunchedathemetourentitled"NewMillennium"China2000togreetthecomingofthenewcentury.ThetourfeaturesChina's21UNESCOworldheritagesitesandmorethan30large-scalefestiveactivities.ActivitiesincludetheChinaIceandSnowFestival,theQiantangRiverTide-ViewingFestival,theDalianInternationalGarmentFestival,andthefamousQingdaointernationalBeerFestival.Organizershope"NewMillennium"China2000willnotonlyhelpforeignerslearnaboutChinesehistory,culture,andso…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出现了结构性的失衡,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越来越严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趁机推出“新干涉主义”思潮,试图以这一模式重新建构世界格局。那么,究竟什么是“新干涉主义”?对此,我们很难对它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但透过科索沃战争这样一些重大的军事行动,我们看到,新干涉主义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表面上要捍卫“人道主义”、民主、自由、人权、法制等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实际上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主要手段来推行霸权主义,目的在于建构有利于西方的国际新秩序。缺乏人性化:全球化的陷阱  由于“新干涉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6.
黄其松 《前沿》2011,(13):8-11,111
对于霍布斯的经典名作《利维坦》的研究源远流长且成果丰硕,不过国内学术界较少从霍布斯本人的心灵活动角度解读他和他的《利维坦》。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霍布斯的生存处境以探寻他写作《利维坦》的主要目的,即《利维坦》的核心主旨。本文认为,身处内战的霍布斯希望找到内战的原因并提出解救之道,以期走出内战获得和平。这即为霍布斯的"问答逻辑"。  相似文献   

17.
建设“新西岗”是西岗区委按照建设“大大连”纲要对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的要求提出的纲领性规划。建设“新西岗”要结合实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城区功能,增强综合实力,提高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18.
5年寒来暑往。5年春华秋实。5年前,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专门为此作出了“贵在落实.贵在坚持”的重要指示。如今“平安浙江”建设已经5周年了。检阅这5年。理想和光荣高高飞翔.成就和业绩深深烙记,我们用汗水和泪水、以忠诚和严谨.获得今天奋斗的馈赠、金色的收成!  相似文献   

19.
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地方治理现代化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演化出诸多治理类型,其中“共享”式治理成为新时代地方治理的新趋势。“共享”式治理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方位与价值基准,它全面而立体地呈现出国家治理一以贯之的主线。地方“共享”式治理的内在本质在于制度分权和多元共治。为此,地方“共享”式治理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并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以党和政府为核心,通过市场、社会组织和人民大众为多元主体的参与机制实现地方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20.
"生命线"论断是我党建军的重要思想,有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依据为支撑。新形势下有效开展政治工作,应着眼于军队政治生命的强大活力,铸牢"军魂"、践行宗旨;着眼于军队组织生命的强大活力,促进官兵素质、整体优化聚合;着眼于军队职能生命的强大活力,大力加强战斗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