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由根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具体经济制度共同组成的制度体系。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面临着全球经济制度创新、新自由主义、公平正义和制度文化相对滞后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积极推进具体经济体制创新,努力培育制度文化,通过这些途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中国特色经济建设道路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首先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根据十八大报告的有关论述,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概括为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和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一个国家的基础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制度框架、制度环境和制度走向决定了它的经济绩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概念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更全面、更丰满,奠定了"中国模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认真解读其经济内涵,我们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四大"特色,同时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所面临的"三大"挑战,最后为新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五大"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系统性、时代性、创新性和为民性等多重特性.它的确立对于推进党执政的科学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维护社会公正,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等皆有重大意义。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积极强化宣传教育,在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政治体制、文化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制度自信,主要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具有无比优越性的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特色”到“中国优势”的转化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总结和概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和性质的问题,涉及 “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及其基础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将有助于理解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从社会主义经济性质上看,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认识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两个概念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7.
刘建梅 《工会论坛》2013,(6):165-166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当代中国,中国梦具体的实现形式,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要涵概特色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反映于治理效能。作为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精准扶贫历史性完成消除我国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样的成就全面展现了治理效能,衬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的优势。后精准扶贫时代,要让脱贫基础稳固,成效可持续,这就需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现代化的漫漫征途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不论是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还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统一和力量凝聚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环节。要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深入人心,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网络空间是一个不可忽视且必须要牢牢占领的阵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空间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却也因其“缺场”特质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带来了在政治主导力、发展内驱力、文化聚合力三个方面的新挑战。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有效传播,需要从议题设置、传播方式、媒介素养和法律保障四个方面入手,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有效传播的新对策,切实让“最大变量”成为“最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坚定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具体体制机制等各项制度的自信。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我们需要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2.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根本指针,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那里?这是世人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六个"为什么"》一书从意识形态、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等方面深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读《六个"为什么"》一书有助于对"中国特色"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习仲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15.
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发展市场经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始终要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清正廉洁、锐意改革的企业领导能救活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而一个贪污腐败分子就能搞垮昔日兴旺发达的企业。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由于管理、约束和激励机制等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权力运用上暴露出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何伟 《理论前沿》2008,(1):33-35
国有企业只是公有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唯一代表,股份制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有经济应该科学定位,社会所有制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国企改革必须有进有退,盲目坚持国有经济基础论的负效应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7.
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为出发点,分析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根源所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政治制度,一直在不断创新与发展,总结出其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治理制度和生态制度五个方面,也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有不同的涵义和相对独立性,又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可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三者分别具这一总体范畴,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现实基础和客观具有极其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19.
国有经济是我国公有经济的基础力量,是国家调节国民经济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正确认识国有经济控制力内涵。对理解和应用国有经济控制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