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证券犯罪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金融犯罪。随着证券、期货市场的日益活跃,证券、期货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新的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手段和形式也层出不穷。因此笔者认为,打击证券犯罪行为,必须明确证券犯罪的特点,揭示侦办证券犯罪案件所面临的问题,研究防范证券犯罪的对策,总结防范证券犯罪的经验,从而为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我国证券市场刑事立法的严密性、数量、质量和证券市场发育程度及证券管理体制等因素决定了证券犯罪"司法介入"的功能性缺失,应从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为切入点和范例,对证券犯罪进行刑法干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3.
证券领域的经济犯罪案件屡屡触目,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侦查理论与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而经济犯罪侦查与其他公安业务工作相比尚显稚嫩,无论是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都存在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操纵证券价格是证券市场中十分普遍的一种违法行为,然而操纵证券市场罪却又是司法实践中较少见的罪名。因此从“操纵证券市场罪”概念的视角进行分析,以明确证券犯罪立案追诉标准,从而加深实践中司法人员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我国证券市场是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由于体制转轨的阶段性和渐进性,证券市场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制度缺陷.不成熟的证券市场容易滋生违法犯罪行为,危害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有效遏制证券犯罪,在加强国家宏观监管、推进股权结构改革的同时,司法机关主动介入,通过刑事手段规范证券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中国证券市场十多年来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证券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既侵害了证券市场正常的管理秩序,又侵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本文拟就证券犯罪的各种犯罪形态加以分析,以期正确区分证券犯罪的罪与非罪。  相似文献   

6.
证券犯罪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现象。中国证券市场十多年来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证券欺诈、内幕交易、操纵股市等证券违法犯罪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行为既侵害了证券市场正常的管理秩序,又可能侵害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笔者结合我国证券犯罪的现状,剖析了其形成的原因,以期有针对性地完善我国证券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王珍义 《理论月刊》2003,(9):147-148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信息披露中的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为保证证券市场的公平和公正,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证券交易违规小心触犯刑律本刊记者郭光华证券犯罪是伴随阒证券市场发展而衍生的新型经济犯罪。刑法规定了四种证券犯罪形式,它们是:证券内幕信息交易罪编造并且传播虚假信息罪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1963年末至1964年3月,美国德克萨斯海湾硫...  相似文献   

9.
银行、证券、保险被誉为现代金融的三大支柱,而证券则是现代金融的晴雨表。证券市场发生问题,轻则扰乱经济秩序,重则引起金融风波。我国证券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至今只有十余年历史,而证券违法犯罪就一直与之相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结合侦查实务有针对性地研究我国证券犯罪的特点、规律和防治对策,对净化我国证券市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信息披露失真,经权威部门鉴定提供的法律意见书及会计报表屡屡出现造假,严重地破坏了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依据法律规定律师在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及法律责任,律师未尽义务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样才能强化对律师执业队伍的监管,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1997刑法第182条将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的行为规定为犯罪,1999年刑法修正案将操纵期货交易价格的行为纳入刑法第182条的规制范围,2006年刑法修正案再度对刑法第182条予以修正。至此,刑法第182条适应了社会生活发展变化之需,加大了对操纵证券、期货交易市场行为的处罚力度。但刑法第182条将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与操纵期货市场的行为混合规定,不符合经济行政法规对证券、期货市场规制不同步的现状,应分款予以规定;本条采取叙明罪状的规定方式,不符合本罪作为行政犯的基本规定方式,应规定为空白罪状。“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不能准确限定本条规定之罪的外延,应取名“操纵证券、期货交易市场罪”。  相似文献   

12.
论监督故意     
监督犯包括监督故意犯罪和监督过失犯罪。监督故意犯罪既不是间接正犯,也区别于不作为犯。监督故意不能是直接故意,而是一种特殊的间接故意;在监督故意的罪过心理中,冷漠以待的情感态度居于罪过心理的主导方面,因而它属于冷漠型情感罪过。监督故意犯罪的成立,以监督义务的存在为前提。对监督故意的分类需要通过对监督故意犯罪的分类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出现,金融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伴随而来的是因金融市场监管不力,内部控制疏漏以及其它各种原因所引发的金融犯罪活动也日趋猖獗。因此,研究这类犯罪的特点及其侦防对策,以更好地为打击这类犯罪提供参考,实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这会对公司经营业绩、治理机制以及社会经济事业产生负面影响。控股股东义利观的倒置会造成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及公司治理机制的恶化,管理机构义利观模糊状态下的监管失位则会导致资本市场的不健康发展及公众利益受损.原因就在于股权分置。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价值理念的冲突是股权融资偏好形成并发展的内生因素,而政府习惯性干预市场的思维方式则是外生因素。只有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股东及政府经济伦理意识并完善以职业经理人市场和监管制度为代表的制度安排,才能改变股权融资偏好状况。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之完善——以关国SIPC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悦  任婧 《中国发展》2011,14(4):39-43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倍受关注。该文以美国为例,介绍了旨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产生和主要内容,评析了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以股票为媒介的现代金融业出现以后 ,它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财富观念带来巨大冲击。它在短时间内给少数幸运儿带来巨大财富。这种“不劳而获”、“一夜致富”效应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金融行业的极少数“白领”自认为占据“发财致富”的“天时”、“地利” ,在金钱的蒙蔽之下 ,被投机心理所驱使 ,从而丧失理智 ,铤而走险 ,将手伸向国家银库。金融行业白领犯罪案件已成为经济犯罪案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法律、制度、管理机制上探讨遏制此类案件的方法 ,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