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有史以来,即是"分久必合"的社会发展规律。目前,中国统一,已成为定局,究竟怎么个统一法?两岸人民都不愿意看到"中国人打中国人",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这样"一国两制"首先要进入我的家庭,我们两岸这一大家人就有了"一家两制"的生活方式,因为在台湾我还有个家。我是河北省遵化市人、退休女教师,现年71岁。48年前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8)
正1948年,我出生于台湾嘉义的一个小山村,因中国文学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最有名的话是:"在我死之前,让我做一个中国人。"在台湾,我是出了名的统派。每当朋友、学生和后辈知道我的成长背景,就会问:你怎么会成为一个统派?我觉得这就是现在台湾社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大部分人都不了解台湾的过去,只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过去,所以才会觉得我是一个"怪人"。我自己则认为,我会成为现在的我,再自  相似文献   

3.
正"以前没有出过国,这次去大陆,也不是出国。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我故乡""今天,我没有乡愁。打破近乡情怯、衣锦还乡的观念,希望我老的时候,还能带给大家最新的想法"——李敖深爱着故乡,他有着浓厚的大陆情结。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陆是我的乡土,但我不在其内;台湾是我的乡土,但我被见于外。不过,对我来说,在内与见外,皆属过眼烟云,总归中国是我的乡土。在这乡土上,大陆也好,台湾也罢,对我都是  相似文献   

4.
吕正惠 《台声》2014,(5):38-39
<正>4月10日,参与"太阳花学运"的学生们走出台湾"立法院",持续24天的"占领"算是宣告落幕。这期间,我在重庆大学客座,周边朋友、学生多多少少有点茫然不解,希望我能作些说明。人不在台湾,没有机会就近观察,这倒并非是我一直不愿发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10多年来,我已不看台湾的报纸、电视、网络,我不想浪费时间。最近与几批朋友畅叙旧谊,闲聊之际多少也涉及台湾的人和事。听说网络上大陆年轻人对"太阳花学运"反对服贸协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台声》2015,(22)
<正>V读者说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去年我有幸参加了由台湾师范大学、重庆市渝台经贸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发起的第五届"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这是我参加过最令人感动和难忘的一次活动,希望可以借助贵杂志的平台,将我的暖心之旅与大家分享。我的台湾支教之行从2014年7月2日开始,到8月14日,历时12天。在我21年的人生旅途中,这12  相似文献   

6.
6月2日 ,在北京参加全国台联六届三次理事会的台联理事举行座谈会 ,呼吁台湾新领导人拿出诚意来 ,为真正改善两岸关系 ,增进台湾人民福祉 ,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上 ,并希望两岸同胞心手相连 ,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 ,为确保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而共同努力。全国台联副会长范乐年主持座谈会。6位台胞先后在会上作了书面发言。全国台联副会长、湖北省台联会长曾重郎说 :我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 ,我热爱我的故乡台湾 ,同时我也非常热爱正在振兴崛起的祖国大陆。对我来讲 ,爱中国、爱台湾完全一致。所以 ,我对吕秀莲之流只许爱台湾不…  相似文献   

7.
《台声》2020,(7)
正杨太山,原名杨朝宗,1919年出生于台湾屏东县一个大户人家,排行第二。台湾公学校毕业后即赴日本读书。当时,日本对大陆和台湾赴日求学的学生很歧视,考大学只给有限的名额,因此,中国学生即使成绩再好也与日本学生不一样,升学受到限制。杨朝宗对日本歧视中国学生的做法非常反感,他不甘心在日本人面前做二等公民,那时,他就萌生了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陈峰 《中州统战》2000,(4):13-13
谁最希望“台独”?要让我说,最爱“台独”的,应该是惟恐中国不弱的人!只是,这希望太渺茫。中国发表了“白皮书”,警告选择“台独”就是选择战争,岛内和国际上有些人就不高兴,这也可以理解:打到了要害处,不让他叫两嗓子,他能甘心吗!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台湾岛内一些想搞“台独”的人,天天说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问题是上查几代,他们的祖先多是明末随郑成功大军迁到台湾的,当时的誓言可是要抵抗外族入侵,恢复中国啊。时至今日,却有他们的后代提出了“台独”的主张,不知他们的祖先天上有知,会有什么样的感想?说实话,两…  相似文献   

9.
阎崑 《台声》2010,(11):76-77
<正>本来计划接着写另外一个台湾大天使的故事,但是却难以忍受一个个"遗憾"的折磨。说真的,这些"遗憾"从开始筹备第二届海峡论坛两岸大天使的聚会起,就一直如影随形般地伴着我。这是本次活动留给我的遗憾,又是经过我的手而留给一个个有希望但却没有能够参加这次聚会的大天使的遗憾。我决定还是先把这背后的故事一一写出来,毕竟每个故事都有不同,每个故事也都有曲折的看点——郝萌在陕西省歌舞团工作,是一名  相似文献   

10.
时政     
《台声》2016,(12)
正6月6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胡志强在台北表示,"九二共识"对台湾有益,可惜被人扭曲;不管面临多大困难,希望两岸交流能继续加温。他指出,近8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来之不易,可是台湾有人不接受"九二共识",甚至声称这是"出卖台湾"。很可惜,"九二共识"在台湾被人扭曲了,很多人没有完全体会到和平的重要性。6月6日,台中市府通过全台第一个"台中市登山活动管理自治条例"。该"条例"规定,台当局"中央气象局"发布海上台风警报时,市府可以公告管制区域,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11)
<正>前段时间,台湾岛内知名导演侯孝贤、演员舒淇赴法国戛纳参加影展,主办方将两人国籍标注为中国。此后经特定媒体煽风点火,引发岛内社会就此议题展开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岛内民众对于台湾现有的"国际空间"并不满意,对于参加非政府组织遭到的不公平待遇,更是感同身受。这种解读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因而流于表面化。可以说,台湾地区的"国际空间"问题历来是两岸关系中最复杂、最敏感的问题之一。自2008年以来,两岸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我参加了中国 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 究中心组织的访问团。到达台北时,正好遇上《福尔摩沙特展》,我之所以要求参观,是因为这是了解台湾方面对台湾史最新解读的难得机会。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9,(23)
<正>12月3日,第五届"两岸网络媒体走进海南"活动在海口市启动,借两岸媒体人视角讲好海南故事。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的媒体记者40余人参访海南的联合采访活动,开展为期5天的交流。其中包括来自台湾的成功广播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大成报》、台湾成功电台、台北广播电台、台湾《农民时报》、东森电视台、台湾波新闻、台湾蹦新闻,以及高雄市广播教育协会在内的20余名台湾媒体人一起走进海南。据介绍,这些台湾媒体人大多数是第一次来到大陆的"首来族"。参加活动的台湾记者表示,希望通过此行了解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并对此进行报道,让台湾同胞在海  相似文献   

14.
社会     
《台声》2017,(7)
<正>台湾民间团体发起集会呼吁搁置"同性婚姻立法"台湾民间团体"抢救台湾希望联盟"3月18日在台北发起集会,呼吁有关方面搁置存在争议的"同性婚姻立法",为民众福祉多致力经济发展。集会在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前的凯达格兰大道进行,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有参与者手举"拒绝‘同志教育’""禁止不当性开放教材"等标语。集会现场举办"给我经济·同婚搁置"百万连署串联行动,寻求支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23)
<正>在十九大第一天的"党代表通道"中,一位靓丽的台湾女代表十分抢眼。面对媒体的提问,她的回答更是让人拍手称道。"大家好,我是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的卢丽安。我研究英国文学和女性主义,我生长在宝岛台湾,我以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身为中国人为傲。爱台湾、爱大陆,就像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作为十九大党代表中唯一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她说,自己回到大陆定居任教已经20年了,深刻地感受  相似文献   

16.
汪道涵先生将回访台湾李家泉两岸两会已商定汪道涵先生将于今年秋季访问台湾。去年10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来祖国大陆访问时,曾向我“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当面提出邀请,希望他能在今年访问台湾。有来有往,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礼节,汪老先生欣然允诺,...  相似文献   

17.
"你可以不认同共产党,但无法自外于中华文化,你可以批判中国大陆,但不可能说与中华文化毫无关联。我们的祖先来自哪里?来自大陆东南西北,血缘是很难割舍的。""交流让我对大陆有了新认识",前"台联党"主席苏进强4月份在北京参加一个两岸画展时说。"台湾团结联盟(台联党)"是台湾最"独"的团体之一,而苏进强现在醉心于两岸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2月23日,来自浙江温州的泰顺廊桥"圆桥"暨项目交接仪式在台湾南投县集集镇举行。两岸嘉宾及南投民众约3000人参加了仪式。这是泰顺廊桥首次走出温州,在台湾南投县集集镇清水溪"安家落户"。2017年10月廊桥开工奠基,2018年10月举行上梁仪  相似文献   

19.
<正>"父母如今都已去世,我想替他们寻找大陆失联的亲人。"这是来自台湾张君华女士的求助。凭借着一封2001年从山东曹县寄来的信件,以及父母生前未了的夙愿,张女士找上了今日头条公益寻人(以下称:头条寻人)和台湾《ETNEWS新闻云》两岸寻亲小组,希望能够通过头条寻人,帮助找到父亲张景阁、母亲任圣荣的大陆亲人。2017年10月25日,头条寻人发布了《台湾老兵后  相似文献   

20.
阿柳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阿柳,我在冈比亚出生, 我虽然从小就被遗弃,对双亲一无所知,但我很想念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寻找我的爸爸,找到爸爸后,就能找到妈妈,我相信只有他能告诉我,我的妈妈是谁。” 有着一副黑色面孔和东方人面部特征的阿柳,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液,他甚至有“阿柳”这样一个很有台湾乡土味的名字,但是,他却始终与台湾这块土地无缘。 据台湾记者推算,阿柳今年应该是29岁,但实际上,连阿柳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何时出生的;他本该有台湾的“中华民国国籍”,但现在拿的是冈比亚护照;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