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是一件特别幸福、特别酷的事情,这也是我的职业最让我着迷的地方。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我国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并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23)
正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是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飞行乘组由两名男性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神舟十一号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飞船入轨后经过2天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23)
正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后,社交平台上一条微博引起网友极大关注,"@冬夜镜尘"说:当年杨利伟飞天时,飞控中心大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这才多少年,镜头扫过,飞控中心就像某大学的实验室,绝大部分是年轻人。并在微博下配了新闻截图作为对比。不少网友感叹:"80后"已经成为我们科技界的中坚力量了,真为我们国家骄傲。中国航天队伍可以说是一个门类完整、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世界最年轻航天团队,6.7万名航天工程师、技师、科学家的平均年龄为36周岁,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23)
正天宫游太空,神舟赴星河。10月17日,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下,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入太空,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这一成就引发了海外媒体及网民的高度关注。俄罗斯俄罗斯ridus网站11月18日刊文称,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返回,让中国再次缩小在航天领域同俄美两国的差距。俄航天专家利索夫表示,"在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23)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张高丽观看飞船返回实况并宣读贺电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中国载人航天工  相似文献   

6.
人物     
《小康》2016,(24)
正致敬者景海鹏陈冬10月16日,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再次逐梦太空。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利用自身的机动能力,在距离地球393公里的轨道,追上了天宫二号,并完成了精确自动对接。6时32分,景海鹏和陈冬两位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景海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担任此次任务乘组指令长。这是他第三次太空之旅,此前,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23)
正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实现连战连捷!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胜利完成这次任务的航天员,向参加这次任务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  相似文献   

8.
公元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经过几代中国航天人的潜心努力,我们自己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终于一吼冲天!火箭点火的瞬间,整个大地为之震颤,当火箭在湛蓝的天空绘出金色的一笔时,全世界所有华人的心也真正地腾飞起来。“神舟”五号升空时,我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飞船不是被燃能推向太空,而是被炎黄子孙那沉甸甸的希望和期盼一点托升的。  相似文献   

9.
范登生 《传承》2008,(17):4-7
当神舟5号、神舟6号飞船带着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遨游宇宙时,中国沸腾了,世界震惊了。这是中国航天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奋斗,从一片空白到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发展历程,谱写的一曲壮丽凯歌。而即将升空的神州7号,必将续写新的传奇。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20)
正热点中国航天60年1956年10月8日。60年前,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如今,随着卫星发射,"神舟"上天,中国航天事业一步步迈向世界前列。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从战国诗人屈原的天问到明朝万户飞向空中的首次尝试……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一样悠远。近现代我们落后了,直到新中国成立,最早仰望星空的民族才真正迈出探索太空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06,(Z1)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于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神舟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此后“,神舟”二号、三号、四号先后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在轨道上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稳步走向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  相似文献   

12.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3,(18):4-4
“神舟十号”成功发射 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搭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宇航员,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升空,顺利入轨。按计划,“神十”将在轨飞行15天,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并开展相关试验。至此,距杨利伟首飞太空已届10年,中国航天即将进入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13.
10月16日也许是2003年里最多中国人早起的一天。这一天许多中国人都早早起来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神舟”五号的最新消息。当杨利伟安然无恙地站在飞船前对着镜头打出胜利手势时,炎黄子孙心底的欢呼再一次澎湃而出:我们又成功了。毫无疑问,“神舟”五号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正式跨入了航天国家的精英俱乐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过去虽一直位居世界航天大国的第三位,地位却不是太巩固,此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中国会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这既是中国航天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物     
《小康》2021,(27)
正开创者聂海胜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9月6日,中国航天首个执行任务天数破百的航天员已经出现,那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航天英雄聂海胜。他自2021年6月17日起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如今已在轨100天,刷新了纪录、书写了传奇。聂海胜曾先后于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2013年6月11日至26日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被授予"英雄航天员"称号。还有不到一个月,他和其他两位航天员就要回到地球,  相似文献   

15.
《警察技术》2008,(6):79-80
中国“神舟七号”9月25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有了新的突破。作为“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太空飞船录音及存储设备的提供者,相伴中国航天走向飞跃的合作伙伴,华旗爱国者不但证明了自己的尖端科技实力,同时,在航天技术民用化领域,其面向普通大众的专业录音笔系列,也走向了一条“飞天”之路。  相似文献   

16.
《时代潮》2001,(4)
有些国人风趣地说:"航天专家是国宝。"那么,把大半生的心血都花费到我国的航天事业的戚发轫肯定是国宝中的国宝了。这位闻名中外的顶尖级卫星专家,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光荣史。说来话长,中国航天的许多第一都让戚发轫给赶上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导弹、第一次两弹结合、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通讯卫星、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刚刚发射的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真正载人意义上的无人飞  相似文献   

17.
《人民政坛》2012,(8):47-47
6月29日10时许,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搭载有福矛酵母菌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启动返回程序,福矛酵母菌伴随着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结束为期13天的太空奇妙之旅,成功降落在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预定区域。福矛酵母菌平安返回地面,正式宣布福矛酵母菌搭载返回式神舟系列飞船,又一次取得圆满成功,也意味着经过太空诱变的福矛酵母菌地面科研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1)
<正>对于知识的探索和应用,会改变我们个人和社会看待整个世界的眼光和方法,从根本上使我们的存在变得更广大,更美好。"哇,太漂亮了。"景海鹏:"爽不爽?""特别漂亮。""我问你爽不爽?""陈冬:"爽!"这是2016年10月15日,神舟十一号进入太空后,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的一段对白。即便在进入太空之前有过无数次的训练,即便已无数次看过太空中的影像图片,但是第一眼的太空感受仍震撼了宇航员陈冬。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当前,中国航天在国际上的地位,可以用北京一种好酒的名称来概括,那就是‘二锅头’”。 2003年11月27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应“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之遨做题为《“神舟”五号与航天发展战略》的报告时,非常幽默地做出上述表示。他称,按航天技术发展水平,可将世界航天国家分为三个方阵,美国、俄罗斯为第一方阵,欧洲空间局、中国、日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23)
正如今,我国已经具备自主研制的GNC系统,其中还有一些"中国独有"的设计,神舟十一号的飞天代表了中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与飞跃。科技强国我们清楚,可是细细想来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在这个年代,先进的科技为我们带来多重福音。飞天跟你有啥关系?你吃饭还用出门吗?你出门还用带钱吗?你读书是不是一部手机就够了?你旅游是不是能够全程都提前安排好?包括住宿和线路、机票等等。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被科技深深影响。"数字经济",G20杭州峰会上的热词之一。发展数字经济离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