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5月15日,由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旺报》与凤凰网共同主办的第8届两岸征文颁奖典礼在台北举行。《旺报》借"两岸征文"的栏目,以"台湾人看大陆"及"大陆人看台湾"为主题,征集两岸民众的投稿,以民间个人真实经历、切身感受,写下对彼此最直接的认知,令台湾读者得以更了解大陆,也加深了两岸的交流及互动,得到两岸读者热烈响应。此届征文从500篇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24)
<正>11月24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台湾银河互动网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青春颂——2017两岸青年原创金曲大选"活动,在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厅举行了盛大的揭晓仪式和展演晚会。活动旨在推介两岸青年优秀原创音乐作品,以共同文化记忆和家国情怀凝聚两岸同胞,为两岸和平发展贡献力量。来自台湾的龚敬文创作演绎的《饿了》和来自大陆的张峻铭、赵崇月共同创作的《南木桥》从300多首参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22)
正摘编自11月6日台湾《中国时报》习近平提出的两岸关系发展6点意见中,除重申"九二共识"和反"台独"外,其他4点都着重在两岸合作和增进两岸民众福祉,显见大陆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其对台湾民众的善意也由此可见一斑。在首届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召开之际,大陆公布了明年的两岸青年交流项目,可见其用心。大陆更为法理"台独"划下红线,发出清晰的战略讯号,就是坚决反对法理"台独",完全否定了"台独"的  相似文献   

4.
马壮  陈文韬 《台声》2023,(5):85-86
<正>从初入大陆到见证大陆发展,他们是参与者亦是见证人。近日,3名台湾青年做客中国新闻网《青听·两岸》栏目,畅谈在大陆的求职经历,讲述他们所见证的大陆变化。对话29年前的自己丁翊凯:《狂飙》《后宫甄嬛传》在台湾很火台青丁翊凯,2岁时跟随家人来到大陆,对大陆有着深厚的感情。赴台湾念大学时也选择了和两岸事务相关的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再次回到大陆工作。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7,(11)
<正>摘编自5月24日台湾《旺报》台湾《旺报》发表台湾文化大学台湾发展与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的评论指出,今天的台湾,由于蔡英文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而让两岸陷入僵局,使台湾不能善用大陆的动能,带动经济繁荣,改善民众生活,眼睁睁地看着台湾老百姓继续受苦。窄窄一道海峡之隔的台湾,本来最有机会善用大陆的动能,带动经济繁荣,改善民众生活。无奈,从李登辉执政后期到陈水扁当政再到蔡英文当政,台湾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7,(5)
正2017年6月—7月6月第九届两岸电影展"大陆电影展"在台北举办第九届两岸电影展"大陆电影展"1日在台北光点华山电影馆开幕,来自大陆的7部影片与台湾观众见面。此次参展的大陆影片为:《不成问题的问题》《夜色撩人》《百鸟朝凤》《少年》《28岁未成年》《谁的青春不迷茫》以及《清水里的刀子》。  相似文献   

7.
谈谭 《理论月刊》2013,(1):111-115
十七世纪东南沿海的郑氏海商集团,在清廷"海禁""迁界"政策的打击下,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海上贸易逐渐萎缩,因而面临着难以克服的生存困境。这段历史说明台湾经济的发展是与大陆紧密联系的。三百多年后,历史呈现了它的相似性:中国大陆仍然是东亚贸易中心、台湾对海外贸易依然高度依赖、台湾仍须加强与大陆的经贸联系。与清廷"海禁""迁界"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两岸在区域经济整合背景下为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达成一项特殊安排——《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ECFA是两岸凝聚共识、特别是大陆方面展示善意的结果,它不仅可以提高台湾经济成长率、有助于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而且将实现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互信、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5,(4)
<正>1月31日,以"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为主题的第五届《旺报》两岸征文活动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举行颁奖典礼。大陆作者陈凯翔的《司马库斯的美丽与灵性》、台湾作者张雁雯的《一条围巾下的文化分野》分获大陆组和台湾组首奖。陈宏的《对民主的憧憬与相像》、曾泰元的《三访朱自清背影月台》等14篇征文分获两组别优秀奖和佳作奖。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旺报》社长黄清龙、著  相似文献   

9.
《台声》2020,(2)
正"我们热忱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两岸热议,也让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深化两岸交流融合发展,青年人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以"31条措施""26条措施"为代表的惠台措施和实施办法相继出台,受到了台湾各界特别是台湾青年们的热烈欢迎,它更好地助力台湾青年共享大陆发展机遇,更好地融人大陆,筑梦大陆。在民族复兴进程中,两岸青年同胞的发展天地更加广阔,内生动力更加充沛。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5)
<正>摘编自7月19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据报载,台湾陆委会拟限缩两岸交流,包括"大陆省级台办""曾发表对台不友善言论的智库学者""慎重审核大陆党政军"等三类人士来台交流,如果报道属实,这将对两岸和平稳定造成严重伤害,也将戕害台湾经济发展。从民众往来的角度看,两岸民众往来可增加相互  相似文献   

11.
正制发台湾居民居住证,诚如《办法》所称,是为便利台湾居民在大陆工作、学习、生活,保障台湾居民合法权益。事实上,制发台湾居民居住证,不仅是便利台胞在大陆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个有效办法,而且是推进落实"同等待遇"、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当前推进落实"同等待遇"的一个适宜举措。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积极响应常住大陆台湾同胞的要求,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两岸农业交流及台商在大陆的农业投资日渐增多,尤其是福建和海南与台湾的农业合作十分活跃。两岸如果能提高合作层次,使双方农业蕴藏的优势和巨大潜力发挥出来,建立两岸一体化大农业,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其前景非常乐观。 今年5月,台湾《联合报》开辟专题报道“两岸农业合作前景”,透露台湾方面既希望互利互补进行合作交流,又怕大陆农业发展给台湾带来冲击。该专题报道认为,大陆地区农村劳动力充足、农业种源资源、农业基础科技研究等均极为丰富,而且大陆农产品市场需求甚大;台湾地区则在资金、生产和运销以及经营管理技术等较大陆进步。两岸农业互补互利存在巨大空间。 从两岸整体看,台湾还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如果把台湾农业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一部分,两岸之间进行整体规划,各自发展优势,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台商在大陆可建立专业农业区,从事某种农产品的开发、生产,达到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8,(5)
正摘编自2018年2月19日台湾《中央网络报》最新民调显示,赞成"台湾独立"的比例创下10年新低,而赞成与大陆统一的比例则攀上10年新高。台湾《中央网络报》2月19日社评指出,这显现"天然独"毕竟抗拒不了时代潮流,两岸统一也是必然趋势。在民进党刻意加速"去中国化"并且执意与大陆对抗的状况下,为什么台湾民意反而背道而驰?大致不外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失败。问到对蔡英文处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6)
正摘编自3月3日台湾《中国时报》要说两岸同胞间有差别心,那也是当时当局时刻警告人民要小心匪谍,使两岸同胞"同"变得虚幻、"异"变得真实。在长期的"反共"教育宣传下,大陆人民、大陆政府或者中共,在人们的心中早就不加区分,这直接影响到后续两岸交流渐趋启动之际,台湾人民对大陆的第一印象。这毕竟是错误的认知,无论两岸官方如何争斗,大陆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2)
正摘编自1月1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2015年12月30日有两条新闻,一条是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的热线开通,两岸事务首长透过热线通话;另一条是国台办记者会马晓光的发言,再一度强调"九二共识"核心内涵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它的作用,有如两岸发展的定海神针。这两件事,同一天发生,绝对不是巧合。两岸关系从2008年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改善至今,也是一步一步往前推进。一开始是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恢  相似文献   

16.
聚焦港澳台     
《小康》2015,(1)
<正>旺报台湾《旺报》两岸关系前景"没那么糟"近期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一行再深入台湾基层参访,与民众对话后可以发现,台湾民心拥护两岸和平发展,并不受到朝野政党政治立场或政党轮替之影响,原因何在?首先,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贸易关系要持续发展,台湾要融入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基本上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共识,更是台湾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方向。再从现实国际政治环境来看,改善并强化与大陆的关系,仍然是台湾和国际经济政治接轨的必经途径,企业家前往大陆寻找商机,台湾青年前往大陆进修深造,仍然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趋势。民进党对此即使不同意、不满意,却提不出具体可行的对案,第三,如果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9,(21)
<正>11月4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0个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6条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6条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更多同等待遇。"26条措施"宗旨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惠台措施"一脉相承,是在对台工作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的又一具体体现。"26条措施"涉及为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12)
<正>6月1日,第九届两岸电影展"大陆电影展"在台北光点华山电影馆开幕,来自大陆的7部影片,陆续与台湾观众见面。《百鸟朝凤》主演陶泽如、大陆第五代资深导演夏钢、知名导演徐浩峰等电影主创共同出席当天的开幕式。担任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著名导演朱延平在开幕式上介  相似文献   

19.
李立 《黄埔》2011,(5):18-23
台湾塑化剂风暴飙烈,重创了岛内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影响了"台湾制造"的海外市场。最近,两岸交流蓬勃发展,先是《富春山居图》两岸合璧;继之第三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最近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更是拉近了两岸民众生活文化距离。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9,(22)
<正>11月5日,台湾的剧本、大陆的导演,台湾的舞美、两岸的演员……连日来,一台闽台合作的话剧《盛宴》在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期间上演,颇受好评。11月4日,大陆公布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26条措施",其中支持台湾文艺工作者进入大陆文艺院团、研究机构工作或研学,更令《盛宴》被业界视为戏剧界"海峡组合"的标杆。在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中,《盛宴》讲述原为台湾基隆八斗子望族的陈家家道中落,某日,四兄妹中的大哥、三弟和小妹在破旧海滨别墅内的"海鲜盛宴"中回忆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