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对于住胡同的孩子来说,看电影是深深嵌在记忆里的一件快事。上世纪80年代以前,您如果问胡同里的人有什么文化生活?掰掰手指头,头一样就是看电影。对于住胡同的孩子来说,看电影是深深嵌在记忆里的一件快事。上世纪80年代以前,您如果问胡同里的人有什么文化生活?掰掰手指头,头一样就是看电影。电视呢?,那会儿胡同里的人,上哪儿看电视去?大多数人连电视机什么样都不知道,看电影却如家常便饭。记忆中,那时孩子们看电影的机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东方荷里活”的大都会——香港,曾制作过许多让世人津津乐道的电影。如今,很多人一想起《黄飞鸿》、《古惑仔》、《倩女幽魂》、《笑傲江湖》等港产片时,也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这些电影的主题曲。而这些朗朗上口旋律动人的歌曲,如今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铭刻在无数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3.
刘潇 《新东方》2008,(1):57-60
一、研究动机 电影,虽说有高于生活的艺术成分,但它毕竟还是来源于生活的,可以说电影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个国度真实风貌的反映,是一种“症候”。往往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可以浓缩一类人,可以归纳一个道理,可以提炼一段历史。电影通过表演连接生活与符号的表意系统,正因为如此,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除了观赏其带来的视觉刺激,更加去领略其中的象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创造》2008,(12):32-33
12月14日,北京王府井街头巨幅照片吸引着过路行人。从民生记忆、城镇记忆再到家庭记忆,“长安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摄影大展中近800幅平凡的影像里映照的是每个人曾经历过的生活记忆。  相似文献   

5.
谢宜兴 《福建通讯》2000,(12):16-18
灯暗下来,我们瞬时屏息,仿佛进入梦乡。随着银幕亮起,剧情展开,我们好像进入了另一种生活,和剧中人一道喜怒歌哭……20年前,电影曾给了我们多少欢乐与遐想!多少人为看一场电影握着手电筒走在乡村的夜路上,多少人为买一张电影票寒风中排队等在影院的票窗前……可如今,电影海报比过去更加热烈地向人们微笑与招手,而观众却一路走去显得无比的冷漠。前年,全国政协常委吴文英带领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对福建电影市场进行考察,结果在厦门看一个大陆与香港合拍的影片,一家影院2位观众,另一家影院4名看客。人们不禁叹息:  相似文献   

6.
《小康》2008,(6):15-15
随着地震的死亡人数快速攀升,中国已经背离过去的外交做法.向长期被视为对手或背叛者的政府寻求救灾专家和设备。官方5月15日请长期的对手日本派出60人的地震救援专家,这是中国在目前的危机中首次接受的外国救援队伍,也是中国曾接受的少数海外官方救援团队之一。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中国人上电影院看电影的越来越少了。难道大家不愿意、不喜欢看电影了吗?不是的。主要因为电影票价太贵,许多人看不起电影了!笔者和周围的一些朋友,是十分喜欢电影艺术,很喜爱观看电影的。只因是个普通工薪阶层、离退休干部,由于囊中羞涩,已有好几年不进电影院,成了看不起电影的当今城市平民百姓了。有人说,电影票在中国是最贵的。何以见得?近日翻阅报刊,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比较。在美国纽约,晚场电影票价每张7美元,相当于当地一名普通工人月收入的1/214,相当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市民月收入的1/357。德国柏林夜场电影票价为13马克,相当于普通市民月收入的1/154。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15)
正日与夜、夜与日,甚至是分秒的移动间,是否有无数个小精灵穿梭移动着,轻巧地让你我忘记了现实与记忆与梦境里的区隔?每一个区块都有其真实性,但也都可以幻化成泡影。这周一,带个男性朋友去看媒体试片,看电影是距离他日常生活很遥远的事。我们以不同的角度欣赏这部很夯的电影。片后,其中的一位主要演员上台说话。我向来是躲在远方,不喜凑热闹的人,趁着媒体访问即将进行前,我缓步移到这名演员身边。  相似文献   

9.
《传承》1997,(1)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听一位美国记者说:“在日内瓦看不到共产党统治下几亿中国人民的悲哀与愁苦。”周恩来不久便为外国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了《一九五二年国庆节》,让外国人从电影里看看中国,了解中国。谁知电影放映后,又有一个美国记者说“这部电影说明,中国是在搞军国主义。”因为电影中有我们海、陆、空三军威严的检阅队伍镜头。周总理并不生气,他让再给他们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工作人员为放好这部片子,还准备了一份长达十五六页的说明书。周恩来看后批评道:“这是不看对象,对牛弹琴。”那位准备说…  相似文献   

10.
观看电影《孔子》时,很惊讶地发现,影片中鲁国的国中大厅竟然是圆形的,王座正中居上,各家大夫官员围绕着一个圆圈拾阶而坐,发言的人走到中间,面对着大厅里的人侃侃而谈,不同意见的人可以站起反驳。觉得这个情景有些熟悉,细一想原来与古代罗马元老院的布局有些相似。或者,在那群雄争霸的时代,中国辉煌的先秦文化中,也曾有过民主的基因。  相似文献   

11.
强地震的发生并非是经常的事.即便有感地震发生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因为中国地域之广.相对而言地震毕竟是在小面积发生的。笔者曾亲历了三次地震.至今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2.
平民的飨宴     
刚刚把一场大雪迎将下来,转眼就到了中国的新年。一年一度平民的飨宴,中国人过年自然少不了吃饺子。虽然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像父辈那样兢兢业业去“守岁”了,但大年夜还是不会错过看“春晚”,赏“小品”。小品和相声,是中国人的两大“笑源”。几十年前,捧着“戏匣子”听相声曾是某些中国人的全部生活乐趣。听说有人因为听相声而听成了“半导体”(收音机的别称)专家,继而又成了半导体收藏家。而今,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各种数码产品比肩于一个江湖,相声变得不再如日中天,庆幸的是,偏偏这时天上掉下个郭德刚,“刚丝”们在那张略带喜庆的脸上重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电影流向探测孙钦华中国现代电影,指七十年代末以来的新时期电影,它正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现代电影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15年的时间。15年来,无论从影片生产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都远远超过建国以来到现代电影诞生前的27年的成绩。从数量上看,...  相似文献   

14.
据近代科学研究,人们单纯依靠听觉从语言形式所得到的知识,能够记忆的只有百分之十五,从视觉得到的知识能够记忆的有百分之二十五。这就是说,看到的比听到的印象要深。如果既看到又听到,所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就有百分之六十五,而且所得的知识在一定时间内理解的程度也高得多,记忆的保持率也有较大的提高。所以,听人作报告,上政治课和讲故事,就不如看电影的印象深。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就一定要重视进行视听并举的形象化教育。一、艺术欣赏。针对广大职工平时紧张劳累、盼望外出游玩的特点,抓住“五一”、“国庆”、“春节…  相似文献   

15.
火灾、空难、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人生中充满变数,你永远不知道你将会于何时何地陷入何种灾难中。如果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与灾难狭路相逢,又应当如何去面对呢?如果,你能多看几部灾难电影的话,那么,到了关键时候,你也许就会掌握灾难电影中孕育的逃生之术。  相似文献   

16.
子荷 《中国减灾》2010,(5):54-55
火灾、空难、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人生中充满变数,你永远不知道你将会于何时何地陷入何种灾难中。如果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与灾难狭路相逢,又应当如何去面对呢?如果,你能多看几部灾难电影的话,那么,到了关键时候,你也许就会掌握灾难电影中孕育的逃生之术。  相似文献   

17.
3月10日12时58分,中国云南省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地震造成25人死亡,250人受伤。国务院救灾工作组于当日晚间抵达盈江地震灾区,开展伤员救治、群众转移安置等各项救灾工作。此后几日内,多支救援力量驰援盈江,备方救灾款物陆续抵达,当地居民开始全面恢复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8.
民营企业家李新惠请青少年看爱国主义影片前不久,平顶山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市园中国食府经理李新惠连续包了四场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电影,免费请当地中小学生观看,受到J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今年43岁的李新惠靠勤劳致富后,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他曾先后拿出...  相似文献   

19.
买票看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专挑了周末的夜场,总觉得看如此“郁闷”的电影最好能有更多的人相伴。于是,在偌大的吹着暖气的电影院里,我吃着爆米花看着画面上1942年饿殍遍野的悲惨世界,动情处偷偷擦掉从眼角滚出的泪水。  相似文献   

20.
精英     
邵逸夫 在2012年第2届中国心灵富豪榜发榜盛典上,香港富豪、著名慈善家邵逸夫入选致敬榜,成为本届中国心灵富豪榜唯一获此殊荣的香港人。主办方给邵逸夫的评词是:“他是20世纪华语电影的丰碑,温暖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他和内地没有任何生意往来,只有大爱的无私传递。他让‘逸夫楼’挺拔成中国高校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他验证了华人财富事业的高度,更成就了心灵世界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