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政府改善民生的责任和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张雪琳 《求实》2008,(4):59-60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同时,改善民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应成为政府执政的优先目标,并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切实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的"民主促民生"战略,是以民主的方式解决民生问题,在地方治理中以民生问题解决为导向,建立政府主导、公民参与、多元协作的治理结构,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治理的转型与优化。在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背景下,杭州的实践开创了一条政治发展的"中国路径":增量民主与有效发展,通过社会建设为政治建设"造因",从社会民主与生活民主的途径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杭州实践为我国其它地区的地方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应该说,这抓住了目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现,即人民内部利益关系亟待调整.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深处,是政府通过基本制度的设计和政策的实施来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是关注和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的民生问题现状,存在着很多不和谐因素。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健全民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多方形成合力等是改善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它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文明窗口.早在2015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三年两次重要指示,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百姓民生、城乡文明的高度关切,彰显了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的务实作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民生工作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出发,着力改善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我们就能在诸如"厕所革命"的努力中,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更好地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6.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关乎社会稳定与政权兴亡的大问题。纵观2004年至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问题的阐述篇幅逐年增加,地位逐步凸显,内容逐渐全面,宗旨在于求真务实地改善民生,让百姓更多地得到实惠,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  相似文献   

7.
"治理"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分析概念.地方治理作为治理理论的一个分支,以充分发挥社会多元主体的作用作为研究重点之一将促进民间商会的发展.同时,对于民间商会与政府的互动方式和具体途径的探讨,不仅为地方治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改善地方政府的治理提供经验.对国外民间商会现状的描述以及对国外民间商会在地方治理中的角色的分析,旨在为中国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寻找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闫莉  蒋锦洪 《求实》2012,(10):50-53
民生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生活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在影响当代中国社会民生问题的诸多因素中,最直接、最关键的原因是制度问题,我们的具体制度和体制以及在制度建设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民生问题的产生。因此,从制度维度去探究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路径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偶然性"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对马克思来说,"偶然性"不仅仅是一个与必然性相对应的认识论上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关乎人的存在与发展、关乎人的自由的重要问题.因此,对马克思的"偶然性"概念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的学说.  相似文献   

10.
"善治"就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即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新颖关系的一种最佳状态.依据俞可平教授关于"善治"的10条标准,社会治理要达到"善治"的境界任重而道远,国际社会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去追求.为了社会和谐与善治的目标,政府应当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回应公民需求解决合法性问题,通过与民间更多合作而形成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均衡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1.
融合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理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成为新一轮公共政策架构的基点.这一政蓑目标不仅重新厘清了政府等公共组织的职能边界,而且,也预示着政府在"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规则导向与道德导向"等困境选择中的取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成为中国公共治理理念的价值取向的新坐标.文章从社会现实基础入手,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环境,进而阐述了其制度层面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这浓浓的春意,不仅来自万物复苏,更来自我省岁末年初提出的"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实施"十大惠民行动".2007年,民生问题,特别是贫困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境况,将得到实质性改善.……  相似文献   

13.
刘德君 《实践》2009,(1):45-46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根本问题,也是我党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2008年,包头市昆都仑区围绕包头市委"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这一主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为突破口,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纵深开展,激发了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以公民为本":政府责任、治理理念与和谐社会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荃  鲁锦寰 《新视野》2005,(6):39-42
在当今中国,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构和谐社会固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同时更是政府的"当然责任".为了这一宏大目标的达成,需要我们对当下政府的治理能力予以考量并作出适当调整.如果说,政府治理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多方面做出努力,那么,观念的更新恐怕是其当务之急.政府治理应当率先从调整政府的治理理念入手,以"以公民为本"作为政府治理理念的价值基点,超越传统的"以民为本",校正"以人为本",并以此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最基础性价值支柱和认知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个关乎全民的"蜗居"现象,经舆论发酵,掀动民心激荡. 今年全国"两会"前,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我也知道所谓'蜗居'的滋昧",强调政府有决心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把房价保持在合理价位.  相似文献   

16.
民生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表现为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问题。大力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所在,政府应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还要建立解决民生问题的公共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解读:一种民生政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宏 《探索》2007,1(6):51-54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问题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但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为准,把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的一种政治模式.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建设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热已是不争的事实.鉴于房地产业在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府目标达成等方面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对其进行全面控制."经济人"本性使地方政府做出的种种有限理性行为,是导致房地产"热"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治理地方政府的"经济人"行为是为房地产"退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建立农村"低保"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政府对国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强化政府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中的责任;要依法规范农村低保工作,科学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和标准,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李红珍  曹文宏 《求实》2008,1(1):76-79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为准,把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的一种政治模式.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