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中国对外政策发展至今经历了几个重大历史阶段:一、毛泽东外交思想为中国外交奠定基础,使中国外交从20世纪50年代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转向70年代联美抗苏的"一条线"。二、20世纪80年代后,邓小平领导实施了中国外交又一次重大调整,开启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经受住了两极格局瓦解和世纪之交国际风云剧变的重大考验,为中国和平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期。三、21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变化"沧海桑田",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习近平同志提出并领导实践的外交思想,已历史性地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指南。纵观历史,中国外交之根本宗旨,正是始终服务于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征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外交和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变,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际体系进入转型期,在新形势下,中国外交在邓小平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发展观,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外交理论体系,实现了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重大转换,为国内经济建设营造和平的外部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走出了一条与历史上传统大国不同的复兴之路,中国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建立在成功实践基础上的大国外交理论也随之不断开拓和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际形势新变化,着眼中国发展新要求,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回答全球化时代和中国由大变强的历史发展对中国外交提出的新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外交新理念,彰显了中国大国外交的特色、风格和气派.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外交战略思想, 是建立在对当时中国国 情的深刻认识和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进入21世纪后, 国内和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 化, 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现阶段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都需要我们 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思想。“和谐世界”的主张是对“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发展。“韬光养 晦”战略将使中国把握机遇、有所作为, 从而开创我国未来外交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及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和平发展"已从中国政府对国际形势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转变为中国国家崛起和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家根本战略及外交战略、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道路及中国的世界理想和主张.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基础是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即中国认为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和多极、多样的世界,一个"和平、发展、合作"的"和而不同"的世界;中国崛起和发展模式是"合作、和谐"的非传统模式;中国和平发展外交战略的特点则是多边外交和发展外交.中国和平发展当然也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台湾问题和美国对华战略及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 0 0周年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于 2 0 0 4年 6月 1 6日在京举办了邓小平外交思想座谈会。近 3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他们中有中国前驻加拿大、欧盟、哥伦比亚、印度、南斯拉夫等国和机构的大使 ,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研究所、中国中东学会、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与会学者一致认为 ,邓小平同志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也是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他的外交思想为中国的外交…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国际形势在总体平稳中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审时度势,开拓进取,密集开展一系列重大对外行动,积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实现外交良好开局,谋划全面布局,不断开创新局,为党和国家工作全面推进创造了良好有利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关系发展为例,谈了对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部分的理解,指出中国对待周边国家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策,收到良好的效果.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忠实贯彻邓小平的外交思想,真诚地、友善地对待邻国,并运用卓越的外交智慧,是中国顺利发展与中亚国家关系的原因.作者概括了中国"与邻为善"政策对待中亚国家的五个表现,认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是党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晶和升华.  相似文献   

9.
中缅关系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短暂破裂后,虽然在双方努力下不久就实现了正常化,但双边关系一直没有恢复到1967年之前的水平。20世纪70、80年代,双边关系的修复、发展过程,也正是中国内政外交和国际形势均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国际环境的变化、地缘政治的发展、中国内政外交中心的转变,使缅甸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九十一周年,外交部举行了“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这是会上的一篇论文。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转折性的变化,回顾一下周恩来同志的外交政策思想,对于加深理解和正确执行我国的外交政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The 21~(st)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11~(th)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Kyoto Protocol(the Paris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opened in Paris on Nov.30,2015.As a member of the China NGO Network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s(CNIE)delegation,I attended the fi rst-week activities from Nov.30 to Dec.4.  相似文献   

12.
13.
泰缅边境的缅甸难民问题已存在30年之久,目前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大量缅甸难民长期滞留在泰国境内,对泰国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为泰北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不菲。虽然缅甸的民主转型为缅甸难民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但难民问题已经发展到了不再是单纯的缅甸内政问题,难民问题的影响已经扩散至周边国家和地区,其最终解决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加剧,难民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近年来,随着中东局势的恶化,欧洲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难民问题。难民潮可能会给部分劳动力亟缺的国家带来正向的人力资本支持,但是欧洲难民危机给相关国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财政负担和就业压力,且阻碍了欧债危机后欧盟经济的整体复苏,对欧洲经济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将在分析难民的结构和难民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就难民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欧元危机未来走向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和预测。  相似文献   

15.
研究美国须先学习美国,尤其要学习美国的战略研究.美国战略研究的方法和特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首先,学习美国战略研究的时间长度和空间宽度.大国战略研究的时效范围应在10年以上,空间范围应是洲际或全球的.例如,罗斯福总统在二战期间的1942年,请历史学家特纳用美国历史的地域理论来设计未来的联合国框架,其基本要点的有效性至今仍未过时.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中俄两国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中俄双方于2006年6月19-20日,在北京举行了“中俄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讨会。该活动为“俄罗斯年”国家级项目之一。19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俄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  相似文献   

17.
一、产品内分工、产品内贸易以及两者的关系 (一)产品内分工、产品内贸易 产品内分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国际分工的新现象,主要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或地区,每个国家或地区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特定环节的生产.产品内贸易是指由产品内分工所引起的中间投入品贸易.  相似文献   

18.
2003年8月8~10日,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中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共同主办、新疆社会科学院承办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学术研讨会”。会上,部分专家学者对中国与中亚关系史颇有兴趣。笔者对与会专家、学者有关中国与中亚关系史方面的学术观点作一简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国外证券投资(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简称FPI)是指外国资本为了获取资本利得、利息或股息收益,以东道国的证券资产为投资对象的活动。本文通过研究FPI在越南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越南政府对FPI实施的管理措施及FPI对越南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越南要在投资者准入、资金进出等方面加强对FPI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析布什政府的国际秩序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斯说多极化是敌对性理论,会带来利益和价值观的竞争,使世界产生分裂。赖斯甚至认为多极格局是导致大国冲突以至战争的根源。美国要奉行具有进攻性的单极战略,防止其他力量挑战美国的霸权,可见进攻性现实主义对布什政府对外战略影响之深。新形势下,美国正在通过“非世界大战”的方式来推进国际秩序的变革。然而,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正在前所未有地改变着世界,也在改变着国际关系的行为体及其行为模式。在可见的将来,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并不是上升的力量,而是那些行踪不定的非国家行为体,或者是那些在全球化进程中滞后的国家里滋生出的恐怖势力。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