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前不久,在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再现画魂——李苦禅先生作品原大仿真复制展览》,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中国的木版水印等仿真复制业务在世界上是极负盛名的。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2.
至迟从2006年开始,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辽宁省盘锦市上口子村,就开始于大辽河右岸掀起了一股旋风,渐旋渐猛,至2011年春节,广东中山、山西阳泉等地,都已被这股劲猛的旋风逐一扫过,惹得百万市民举目观望,且掌声雷动,激情澎湃。上口子村高跷旋风,已然吹遍了中国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3.
“金箭女神”悄然抵港 还是1939年在《时事晚报》担任主笔的时候,乔冠华即已注意到《大公报》文艺副刊的正义性,尤其是副刊主编萧乾那神奇多彩的妙笔更是每篇必读。 是年初夏,《大公报》文艺副刊上一篇题为《重申〈文艺〉宗旨》的文章,立刻引起了乔冠华的注意。读罢文章,顿觉该刊文风大变,一股阳刚之气透袭全身。文中指出,文艺副刊将要“披上战袍,环上甲胄”,进一步为祖国的抗战宣传服  相似文献   

4.
《廊桥遗梦》之所以能够风靡广大读者,并旋风般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这样一位女性形象。 弗朗西丝卡作为妻子和母亲,与一位路过小镇的摄影师罗伯特之间,产生了短暂的却是一往情深、至死不渝的爱情,但是为了家庭的责任,她割舍了在她视为生死相依的爱人:“把活的生命留给了家庭,把死后的遗体给了她至爱的人。”  相似文献   

5.
1984年第2期《兽医科技杂志》摘登了“猪皮下脂肪内寄生囊尾蚴病一例”一文,该文作者强调:“特别是在皮下脂肪内亦见到有囊尾蚴寄生,这是书刊中没有记载的寄生部位”。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 《兽医卫生检验》一书中介绍:猪囊尾蚴主要寄生于臀肌、股部内侧肌、腰肌、肩胛外侧肌、咬肌、舌肌以及膈肌和心肌,重症的可见于食道、肺、肝、胃大弯、淋巴结和皮下脂肪中,个别的也见于大脑—脑实质或硬脑脑下,甚至蹄部筋腱处。  相似文献   

6.
王麟 《海内与海外》2001,(10):30-32
中国股市这些日子颇不平静。股市是块大肥肉,始终都是“你死我活”。刚踏入21世纪,始而中央电视台播出经济学家吴敬琏的“股市论”,继而《证券市场周刊》“九问吴敬琏”,再而厉以宁等五位重量级经济学家群起与吴辩论,你来我往,火药味十足。这边,经济学家的风波未平,那边,资深财经记者王安的《股爷您上坐——大话中国证券市场十年》,又搅得风一阵雨一阵。基金黑幕重重,阴风阵阵;B股忽上忽下,绿肥红瘦。中国没有股市不行,十年来股市一直往前走,脚步却有点乱,法规总是在后面紧追着规范它,当然往往慢半拍,完善法律,加强监…  相似文献   

7.
出身贫寒,是我以后人生的一大财富2000年金秋10月,湖南古城长沙,省博物馆门前人头攒动。旅美中国画家李自健的《人性与爱》环球巡回展,在历时8年之后,终于“巡回”到了养育他的故乡。8年中,李自健的画已在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他的艺术以中国文化为母土,以“人性与爱”为主题,以经典的写实美学法则和真、善、美审美理想相统一,达到最广泛的公众效果,引起了中外观众的共鸣。从而在欧洲、美洲、非洲……掀起了一股中国乡土风情文化艺术的热流。8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出席了李自健《人性与爱》2000中…  相似文献   

8.
追忆陈舜臣     
正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相继出版、再版了陈舜臣先生的《风云儿郑成功》、《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太平天国》、《大唐帝国》、《儒教三千年》、《日本人与中国人》、《西域余文》、《鸦片战争实录》等几十部作品,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陈舜臣热。陈先生是日籍华裔,1924年生于日本神户,毕业于大阪外国语学校印度语科,1957年开始写作,1961年成为专业作家,主要著作有《枯草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1990,(2)
1989年9月,缅甸国防部长兼三军总参谋长苏藐上台组成“国家治安建设委员会”。11月30日该委员公布了《缅甸联邦外国投资法》,12月7日又公布了《缅甸联邦外国投资法实施条例》,这标志着缅甸由“闭关锁国”走向“全方位开放”。此事引起了世界关注。现将《缅甸联邦外国投资法》(以下简称《缅外资法》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缅外资法》的宗旨  相似文献   

10.
1957年6月19日,也就是“反右”斗争正进行地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时候,《人民日报》以《什么话》为标题,刊登了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黄万里(1911—2001)不久前在《新清华》校报发表的《花丛小语》和一首《贺新郎》的词,来作为右派分子向党进攻的“经典之作”,成为闻名一时的全国人民“反右”斗争的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11.
《易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是越南古代儒家必读的重要经典之一。越南古代科举考试规定必试的重要经典著作的“五经”,其中首指的就是《易经》。所以,越南历代封建知识分子不仅十分重视《易经》的学习和研究,而且还有一些儒学者,为使《易经》能普及于社会,他们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对《易经》进行解义或浅释,编撰了一些有关普及《易经》文化的书籍。在这些书籍中,《周易国音解义》和《易经肤说》,就是其中两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这两部著作虽然在文字体例和表达形式上不尽相同,但著述的宗旨则是大体相同的,即既将《易经》视为“卜筮书”、“象数书”,又将“卜筮”与“思维”,“象数”与“义理”联系起来。这一  相似文献   

12.
拙文《试论字喃的演变规律及其消亡的社会原因》(下简称《试论》)在《东南亚纵横》1990年第3期发表后,林明华同志在《东南亚研究》1991年第1期发表了题为《喃字演变规律及“消亡”原因管见——兼与罗长山同志商榷》下简称《商榷》的专论,不吝赐教,实令笔者感激不已!《商榷》不乏创见性和启发性论述,而且涉及的问题几乎是全方位的。但针对《试论》而发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三曰”(“六个字”),即一曰“反推”;二曰“虚拟”;三曰“无关”。现笔者拟就这“曰”分别进行如下“思辨”,作为对《商榷》的答复,期望林同志和专家学者们赐教。  相似文献   

13.
李土生近几年来笔耕不辍,继《土生说字》以后这两年出版了《土生说字精简版》、《土生感悟》、《你就是佛》、“说道”、“说儒”、“百家姓”等书约200多万字,还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在许多大学开课凡数十场。我很敬重他的刻苦勤勉。许久不见,一天他抱着大大小小十几个卷轴来看我,说的“手抄国学经典”已完成,原件都装裱好,快要付梓了,嘱我写个序。  相似文献   

14.
沈培艺作为中国当今舞坛寥寥无几的耀眼人物,可谓饱领风光。有许多公众的评价可以为她定位:《人民日报》称她有“一流的表演才华”;《光明日报》评她有“卓然不凡的艺术功力”;香港《文汇报》辟专版赞她是“中国古典舞蹈的杰出代表”;香港著名妇女刊物《清秀》杂志、新加坡《新明日报》、《联合晚报》誉她是“中国学院派舞蹈权威代表”、“体现了中国舞蹈家的最高水平和中国当今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水平”;许多外国舞蹈同行称她是“用心灵塑造人物的世界第一流的舞蹈家”……这位丽人用她优美的舞姿在舞台上划下了一条闪光的艺术轨迹。…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世界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下步人21世纪之际,南亚地区骤然卷起了一场核旋风。5月11日和13日,印度在拉贾斯坦邦塔尔沙漠距印巴边境约100公里的博克兰地区进行了代号为“强力一98”的地下核试验,连续爆炸了1枚4.5万吨的热核装置、1枚12万吨的...  相似文献   

16.
据说笑的定义是“周身感觉良好,并通过一种动作使之显现的表情。”有一位西方作家说过:“笑口常开益处多。如果一根稻草挠痒能引人发笑,那这根稻草就是获得幸福的工具。”可见对笑的推崇,真个是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步了。 人们喜欢笑。商店提倡“微笑服务”,杂志推出《喜剧世界》、《幽默大师》;书店中,那幅永远微笑着的《蒙娜丽莎》名画,永远受到人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打开索飒30万字的新著《丰饶的苦难:拉丁美洲笔记》(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笔记》),顿觉一缕缕清新的空气,一股股炽热的气浪迎面扑来,使人为之振奋。《笔记》不是历史著作,也不是文学著作,更不是哲学著作,而只是一部笔记体裁的研究心得...  相似文献   

18.
作家周其森是“鲁军”的一匹黑马,2009年他的《场客》得到张炜、雷达、李存葆、阎晶明等著名作家、评论家的高度评价,而今年的新作《借壳》延续了他亦庄亦谐的风格,增加了更多深层次的思考和对小人物命运的观照。股民的苦乐辛酸、“借壳”背后的隐秘玄机,都化作《借壳》里一幕幕荒诞反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自布什入主白宫,特别是“9·11”后,美国相继出台了《核态势评估》、《四年防务评估》、《国家安全战略》、《反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战略》等一系列战略文件,历经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军事上“得分”而政治上“失分”的“单边主义”实践,以及目前美国在处理巴以问题、朝鲜核问题上的“多边主义”表现,国际学术界对美国全球战略及其实施效果的认知与评估可谓见仁见智,对未来美国“如何使用力量”这一影响美国全球战略走向的焦点问题更有诸多争议。为此,“《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8月1日以“美国全球战略评估”为主题,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试图对布什执政以来的美国全球战略进行系统总结与评估,以更好地把握美国未来的战略走向和世界总体局势的发展。现将与会部分知名学者、专家的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青田石雕,斑斓、瑰丽、高雅、古朴,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向以“珍璧”和“瑰宝”蜚声海内外。 幼时,我曾跟随父亲到故乡青田山口乡采购奇石。记忆里留下的是家家户户房檐下摆着一张张“图书凳”(雕刻用的长凳子)。1992年,喜闻青田石雕珍品《高粱》、《春》、《丰收》和《花好月圆》及庆元百山祖冷杉两套特种邮票,在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中获奖,捧回了全国五个奖杯中的四个,创我国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