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青年知识分子是当今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和最活跃的因素。本文通过文献检索、网络调研、个别访谈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在思想意识、知识结构、就业状况、社会参与几个方面的群体特征,对引导青年知识分子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促进其全面发展,肩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青年运动是人类近代社会的产物,它作为社会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除具有其他社会运动的共同特征之外,还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方式和发展规律.自20世纪初发轫的中国青年运动与同时代的西方青年运动相比,表现出鲜明而突出的历史特征,从而使得自身在当代国际青运史舞台上显得独具风彩、引人瞩目.特征之一:中国历次青年运动的主体是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自20世纪初中国出现青年运动以来,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一直战斗在青年运动的最前列,成为历次青年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在分析传统文化中"群体主义"影响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当代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群体特征的演变,并从挖掘传统文化合理价值因子、在群体发展框架内注重青年个性发展,以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青年群体发展纲领等三个方面,指出青年群体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结合自身从事青年工作的实际经验,形成了正确认识和对待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系列思想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客观揭示青年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高度评价青年知识分子的地位作用;注重改进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教育--加强青年思想教育、重视培养创造能力、倡导深入社会实践、弘扬奉献精神;高度重视青年知识分子的选拔使用;注重优化青年知识分子成长成才环境.  相似文献   

5.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学校、家庭和全社会必须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培育其涵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这对于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流行语与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群体的流行语折射出了这一群体的社会心态现状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当代的青年群体作为中国世纪之交社会转型的"过渡人"这一角色的同时,又承担着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边缘人"这一特殊角色.面对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青年群体的民族心态、政治心态、职业心态、婚姻爱情心态、生活心态和价值观念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顺向的社会心态变迁呈现主导地位,而逆向的变迁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7.
宋震 《理论月刊》2007,(8):38-40
本文在解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在精神生产和社会分工上的自我定位、介入政治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划分为体制内中间派、体制内异己派、体制外中间派、体制外异己派等四类不同的知识分子群体。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上述知识分子群体的不同群体特性,并指出了不同知识分子群体对于中国政治改革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冲 《青年论坛》2013,(6):56-63
知识分子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既涉及到概念本身的界定厘清,又关联着知识分子阶层的一言一行.发展中国,更离不开绵延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加之近几十年历史的风云变幻、政策更迭,知识分子研究越加莫衷一是.但也充分表明了知识分子在一个社会中是何其重要,百年来跌宕起伏的中华民族复兴史诗即是明证.而青年知识分子在这一历程中所展现的决心、意志和能力,必将使知识分子的内涵再添亮色.当代青年知识分子既承继先驱精英所遗留的宝贵财富,又抹不去“知识”赋予人们的天然印记,更面临着遽然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何去何从便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通过把握知识分子内涵,认清青年知识分子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从而塑造知识分子的全新形象,是他们这一代终究绕不开的现实命题和未竟之任.  相似文献   

9.
杨柳青 《传承》2009,(16):14-15
胡锦涛结合自身从事青年工作的实际经验,形成了正确认识和对待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系列思想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客观揭示青年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高度评价青年知识分子的地位作用;注重改进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教育——加强青年思想教育、重视培养创造能力、倡导深入社会实践、弘扬奉献精神;高度重视青年知识分子的选拔使用;注重优化青年知识分子成长成才环境。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结构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带来青年内部的深刻变化,传统青年群体不断壮大,新兴青年群体不断涌现。从政治学思维出发可以将当代中国青年分为内生性群体、建制性群体、杠杆性群体、示范性群体和原子性群体五类,要高度重视不同青年群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社会心态的波动变化及其对政治制度产生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4.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5.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6.
论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事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法条和司法解释内容规定的不明确性和不完整性,需要对虚假诉讼罪中"捏造事实"的含义进行进一步解释。虚假诉讼罪是单一行为犯,利用他人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的,也构成虚假诉讼罪。篡改部分民事法律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也属于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成立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不包括不作为,隐瞒他人已经偿还债务的事实依然进行民事诉讼的,是积极地虚构事实,理应认定为"捏造事实"。若捏造的事实不会影响法院的公正裁决,不能定性为虚假诉讼罪。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规律观的立论基础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经典科学,其理论内涵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所面临的理论困境日益凸显;传统规律概念的界定,偏重事物的内部联系,一定程度地忽视了事物的外部联系,使之走向绝对和机械;由此产生了传统规律范畴的先验性、宿命性悖论,并且衍生出人类真理认识上的悖论。  相似文献   

18.
数据库法律保护的若干争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信息资料汇集的数据库对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引起了是否应对数据库予以法律保护的严重分歧。关于保护方式也众说纷纭,有版权法保护、邻接权保护、特殊权利保护、专有权保护、不当得利理论等意见,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最能维持数据库制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是最佳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茂名市电白区中学生对传统类毒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常见的合成类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伪装类毒品认知较低;当地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频率不高,方法缺乏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加强对伪装类、液态类毒品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创新,应结合青少年规律特点,构建信息传播新平台;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各种合法职业劳动者的劳动都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是指凝结在社会产品、服务 (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体现劳动者对社会财富 (物质的、精神的 )增长乃至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在新时代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作进一步的扩展是必要的。一种劳动只要它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环节 ,那么 ,无论它的直接成果是否成为商品 ,都是创造价值的。在我国现阶段 ,政府作为国家机器的职能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 ,更多地从阶级统治转向发展经济 ,它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作用不可或缺且十分巨大 ,因而也是创造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