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政务微博的发展正在影响和改变着舆论格局、社会治理结构,并成为区域影响力的重要元素。面对不同地区资源要素分布不均的情况,地方政府何以在有限的注意力下合理配置资源以促进政务微博发展、提升数字治理效能,是学界亟待回应的关键问题。为合理阐释各省政务微博实施绩效的生成逻辑,构建注意力基础观分析框架,本文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上述问题予以探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政务微博的高绩效实施呈现条件协同、多重并发等特征,其生成逻辑可分为注意力驱动型、组织资源驱动型及经验-竞争驱动型三种模式,并体现出能动性与助推力两种生成机制在其中的渐进性分配与混合作用。与以往强技术性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不同,充沛的财政资源并非推进政务微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因素,政府注意力和信息化水平是决定政务微博治理绩效的关键。然而,高强度的注意力虽可在短期内为资源欠发达地区的政务微博发展提供动力,但仍需警惕数字悬浮、技术治理锦标赛等负面结果产生。政务微博最终实施效果仍有赖于构建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公众媒介素养为手段的长期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2.
"微博问政"已经成为我国公民进行民主参政,特别是运用互联网络开展政治参与的新形态。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开展"微博问政",有助于深化官民互动、加强社会监督、保障民主决策、优化执政环境,创新政府治理和社会管理。共产党增强执政能力和人民政府提升行政能力,需要不断规范"微博问政":深入理论研究,加大制度供给,加强政务建设,提升干部媒介素养,引导公众理性参与,努力探索"微博问政"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公众参与的理论和实践蓬勃发展。然而,由于政府、公众及外部环境的制约,公众参与在实践中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力具有很大差异性。本文采用个案比较研究的方法,选取广州市两个"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案例,对其在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力进行分析对比,构建制约公众参与影响力的分析框架。公众参与组织形式的准入独立性和财务独立性程度、议题是否事先被结构化、议题对公众的可接受性要求、牵涉到的利益主体的广泛与直接程度,参与的卷入程度,有效动员知识和大众的加盟与否,这些因素都对公共政策过程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电子终端的广泛普及使得新媒体平台成为政府形象推广的新阵地,抖音作为政务新媒体的新兴应用领域对政府形象的构建与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对政务抖音账号"共青团中央"的运营风格、发布内容、公众和媒体反映的梳理,结合公众通过抖音账号"共青团中央"对政府形象感知的变化分析,提出政务抖音要实现信息多样化,满足公众实用性需要;政务抖音管理要专业化,着力提升传播内容质量;政务媒体要实现多平台共建,开启"两微一抖"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务微博在运营上应注意放低身段,倾听公众心声,立足服务民生,展开公众互动交流,拉近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解决与政府管理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微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长久可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6.
构建公众满意度导向的政务服务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结合政务服务的过程情境,构建了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分析发现:信息公开、公众期望和感知质量均显著正向影响公众满意度,公众满意度对公众抱怨与公众信任分别有显著的负向与正向影响;信息公开显著正向影响公众期望,公众期望显著正向影响感知质量,未有证据显示公众抱怨显著负向影响公众信任;感知质量对公众期望影响公众满意度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据此,提出了注重政务服务线下服务质量、平衡宣传承诺与服务能力、政务服务信息公开的便民化、以政务服务提升政府美誉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即时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四组特征。政务微博成为政府与公众崭新的沟通工具,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务微博已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当前各类政务微博在平台建设、信息联动、风险防范、信息发布、政民互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提高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引导能力,亟需从组织管理、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媒体协调联动、议程设置、意见领袖培养等六个方面构建具体的政务微博的舆情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8.
政务诚信是服务型政府的规范性要求和必然表现。政务诚信必然要求政务行政活动要公正诚心、无偏无私,是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力量,也是优化政府形象、赢得民众信任、改善政府行政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础,更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政务服务意识、公众参与意识、法治意识的重要因素。当前,诚信价值失衡、政务手段失信、政府内部诚信问题都与服务型政府紧密相关。因此,需要树立"服务导向"的诚信价值、推动政务诚信法制化、夯实政府内部诚信以契合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博在中国社会影响力的提升,许多政府部门纷纷入驻微博,政务微博建设蔚然成风,发展势头迅猛。陕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博"@陕西发布"是其中运作比较成功的案例,在发布地方新闻、服务本地民众、传播区域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升政务微博传播效果,应以梳理传播主体、内容、媒介、受众四个要素为前提,不断创新政务微博互动形式,使之成为汇聚民智、反映民情、解决民忧、促进公民参与的政民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0.
民主党派微信公众号应体现出参政微信的定位和特色,以区别于政务微信。为此,本文选取民主党派中央级、省级、地市级共57个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清博指数和自行编码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评价指标展开分析。研究发现,上榜的民主党派微信公众号整体表现尚可,但存在刻意模仿政务微信运营模式、定位不够清晰、缺乏独特的微信风格、微信内容公文化、忽视微信后期维护、忽略新技术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完善平台基础架构,培养掌握新媒体传播技能的编辑队伍,调动全员参与优质内容创作,依托新技术构建民主党派传播矩阵,建设复合型参政新媒体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公众参与的内容、机制和效果及公安机关推动公众参与的方式等因素,公安微博警民互动可以分为单向主导型、双向协商型及参与型警民互动三种模式类型。通过对新浪公安微博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公安微博警民互动还处于公众参与程度较低的发展阶段,由单向主导型和双向协商型警民互动构成,并以互动效果不佳的单向主导型警民互动为主。然而良好、持久的互动却是公安微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然。为此,除了从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角度推动公众参与发展之外,公安机关应从完善微博问政制度建设,优化微博警民互动运营策略及拓展微博警民互动维度及空间等方面推动公安微博警民互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众参与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核心与基本途径。政府公信力取决于公众知情权、管理责任感、民主获得感的多少,政府决策科学性、政策执行力的高低等要素。当前,公民参与低效,极大地制约着政府公信力的提升,这主要体现在:公众参与渠道的单向性、政府政务信息的封闭性、官员政务管理的官僚性、公众对政府成就与问题感知差异性。转型期提升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良性的公众参与机制,改革公众参与渠道,同时转变政府的政务模式、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广东省政务微博的受众关注度进行了初步探讨,其目的在于通过选取一定范围的样本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反映公众对于广东省政务微博的态度和使用情况。今后,可从提升对微博问政的思想认识,加强政务微博的制度建设,明确政务微博的功能定位,健全政务微博的管理机制,提升政务微博的沟通水平,加强政务微博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方面对广东省政务微博的发展提供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管理经历了从城市建设到城市管理再到城市综合管理的实践进路。大数据时代,运用大数据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数据应用有利于提高公众对城市管理的参与度,有利于强化政府与城市管理主体的合作,有利于政府从决策到实施的"全生命周期"运行。"贵阳百姓拍"模式是贵阳市运用大数据鼓励公众参与城市乱象治理实践的典型案例,为公众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新方案。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公众参与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加强社会互动,构建公众参与的信息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推进政务公开,以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倒逼政务服务改革;推动数据共享,深挖数据价值,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大数据时代公众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公众成为环境影响的重要主题。同时,全球环境治理也逐步从管制-命令向公众参与转变,公众成为环境政策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借助"世界价值观调查"2007年的数据,研究中国公民的环境税费支付意愿,从而揭示出影响环境政策工具民意基础的重要因素。逻辑斯蒂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环保意识、发展观和政治信任是左右人们支持政府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因素,并且三者相互联系,在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当中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政务微博已发展成为政府信息公开、为民服务、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随着政务微博数量急速增长而来的是如何提高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从而有效地使用政务微博为民服务的问题。而要切实提高政务微博传播效果,必须在了解影响政务微博传播效果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出台规范政务微博管理的制度、建立专业管理团队、建立线上线下协调机制、构建各部门联动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7.
培育居民环境偏好,提高居民支付意愿是打破政府依赖,构建自下而上多中心环境治理模式,提高城市化质量的重要路径。文章利用辽宁省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城市居民空气污染治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建议应提高居民环境认知程度,完善环境公众参与制度,建立空气污染暴露-反应与居民医疗保险联动机制以提高居民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8.
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邻避效应诱发群体冲突酿成社会稳定风险,邻避效应感知风险是重要影响因素。基于风险感知、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专家与民众对邻避项目态度大相径庭的解释框架,提出邻避感知风险放大-消解演化链,分析并测度感知风险主观构建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通过对杭州某加油站邻避事件调研发现政府、媒体、专家、熟人的行为态度会引起民众对风险认知的变化。通过感知风险偏差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得出政府决策民主程度、媒体对邻避设施相关知识普及以及信息公示程度对感知风险有消解作用;而公众权利意识、环保意识提升则会加剧邻避感知风险偏差。感知风险的消解作用能够降低民众的抗争意愿,因此为实现邻避冲突事件的防控和邻避风险调控,应采取由下而上的参与决策方式,注重风险沟通,同时媒体充分发挥邻避知识普及和项目信息宣传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开放政府数据的过程,也是政府授权于社会的表现。本研究以赋权理论作为基础,从个体层面探讨影响公民参与开放政府数据的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促进因素中,心理赋权的意义和自我决策会正向影响开放政府数据中的公民参与,而自我效能和影响力对开放政府数据中的公民参与行为则无显著影响;在削弱因素中,怀疑和不信任中的恶意对开放政府数据中的公民参与具有负向影响,而不信任中的无能力则会产生正向影响。提高开放数据的完整度、透明度,加强政府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公众对政府及政府在推动数据开放上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是激发公民参与开放数据的意愿、提升公民参与有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被认为是提高政府服务水准和运转效率、推动政府组织变革的关键力量。利用对广东省A区1个区级和3个镇级行政服务中心搜集的政务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电子政务影响政府信任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发现电子政务通过影响公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进而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而政府中的繁文缛节对政务服务满意度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其对电子政务与政务服务满意度的关系有着调节作用。因此,注重增加政民互动、提升公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减少政府业务流程中的繁文缛节是提升政府信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