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一、经济法的概念  和调整对象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是一国的国内法 ,不同于国内法体系中的其他部门法。经济法是规范和保障“国家 (有形 )之手”有效动作的法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人们建立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是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具有社会性的经济管理关系 ,主要指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社会保障关系。由于经济法有着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这种关…  相似文献   

2.
邬伟杰 《学理论》2014,(1):125-126
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调整不同国家当事人之间的横向民商事法律关系,只能用国际私法规范来调整;而在调整不同国家政府与政府之间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管理国际经济生活而形成的纵向法律关系,只能用国际经济法来调整。国际私法属于私法范畴,而国际经济法属于公法范畴。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在我国是两个彼此完全独立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定位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目前经济法研究的困境出发,以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责任、法律概念和范畴等为重点提出经济法制度层次的研究离不开行政法原理的指导.在分析经济法研究的误区以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经济法应定位于经济行政法,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应类似于商法与民法的关系,经济法相对独立,经济法学科是存在的等观点.  相似文献   

4.
民法是调整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基本法律,是治国安邦的基本法律规范。民法是调整具有平等地位的民事主体之间所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一、民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1.从民法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民法为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人类社会自有了法律,就有了民事法律规范。从诸法合体到民刑分离,民法和刑法一道,是最早产生的法律部门。商品经济导致了民法的发展。民法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社会分工、身份独立、交换自由。商品经济是“天生的平等派”,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交换必然要求主体是平等的、独立的、自由的人格。各个商品生产者相互独立、互不隶属,才能依法自由自主地参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法的宪法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调控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确立经济法宪法地位的必要性 ,确立经济法的宪法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 ,是实现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需要 ,也是消除实践对经济法错误认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谈谈经济法     
什么是经济法?简单地说,经济法就是调整特定经济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同任何法律一样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类有始以来,任何一个社会都要产生一定的经济关系,进行一定的经济活动,也就需要一定的规范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的实体法既调整公共增量利益关系,又调整私人增量利益关系,因而经济法的程序法包括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两方面的内容。经济法实体权利的可诉讼性则来源于其所确立的权利模式能否有效保障人们的剩余博弈权而使社会不断走向安全、公平、发展的方向。剩余博弈权具体表现为剩余控制权和剩余分配权,是劳动力权力的经济法权利转换模式,它在企业、市场、国家等经济治理机制中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8.
论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向丽 《学理论》2010,(1):129-130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需要法律的支持。本文认为,经济法的目的和使命决定了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同时,本文通过经济法基本原则与民法基本原则、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比较分析,阐述了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特有性。最后,文章还对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我国经济法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据说,在一次某工厂举行的法律常识测验中,有的同志在回答“什么是民法”时写道:民法是管公民之间事情的法。这样回答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但是,是不完全、不准确的。怎样理解这个问题呢? 民法是国家的重要基本法律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就是说,民法不仅管公民之间的事,也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之间的民事活动;不仅调整人身关系,更多的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经济关系。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民事活动中一些需要共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自其创立以来,理论研究蓬勃发展,学术成果层出不穷,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此,笔者选择经济法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加以探讨。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能够全面、充分地反映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集中体现经济法的本质和根本价值,对经济法律活动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具有统率作用的根本准则。基本原则是经济法总的思想纲领,是整个经济法体系构建的基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1.行政权力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市场的本质特征要求,商品及各种要素进行…  相似文献   

11.
Alpern DM 《Newsweek》1975,85(9):18-19+
  相似文献   

12.
13.
Gypsy law     
Peter T. Leeson 《Public Choice》2013,155(3-4):273-292
How do the members of societies that can’t use government or simple ostracism produce social order? To investigate this question I use economics to analyze Gypsy law. Gypsy law leverages superstition to enforce desirable conduct in Gypsy societies where government is unavailable and simple ostracism is ineffective. According to Gypsy law, unguarded contact with the lower half of the human body is ritually polluting, ritual defilement is physically contagious, and non-Gypsies are in an extreme state of such defilement. These superstitions repair holes in simple ostracism among Gypsies, enabling them to secure social cooperation without government. Gypsies’ belief system is an efficient institutional response to the constraints they face on their choice of mechanisms of social control.  相似文献   

14.
15.
16.
Digital disobedience can be defined as politically motivated online lawbreaking. It includes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actions, hacktivism, digitally based leaking (for example, Anonymous, Wikileaks), and whistleblowing (along the lines pursued by Chelsea Manning and Edward Snowden). Given its growing political importance, the phenomenon requires careful theoretical attention. Against the widespread tendency to criminalize digital disobedience by appealing to conventional notions of the ‘rule of law’,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some of its proponents are in fact engaging in digital lawbreaking as expressions of their fundamental respect for the rule of law. Although this diagnosis highlights the partial overlap with conventional models of civil disobedience (which oftentimes similarly conceive of politically motivated lawbreaking as necessarily resting on a more fundamental respect for the law), we should hesitate before viewing digital disobedience simply as modernized or digitalized civil disobedience. Digital disobedience includes some political novelties, and traditional views of civil disobedience only get us so far in making sense of those novelties.  相似文献   

17.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especially in the new century, China's SMEs are rapidly springing up; they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of pushing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Es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stimulating the economy, increasing the state tax revenue, promoting the employment, push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mproving the people's lives. It is full of meaning for Chinese Government to provide a sound law and policy environment for SMEs, including mediating and regulating the behavior of domestic SMEs, promoting and protecting the prosperity of SMEs, if we want to pursue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MEs, and research on the related policies and law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