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楚珍 《政策》2006,(5):29-3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在新农村建设开局之际, 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考虑,突出重点, 努力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2.
丁旭峰 《传承》2006,(12):21-23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做出的伟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人为本,发挥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的创造精神;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3.
熊熙 《今日民族》2006,(5):55-5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于业务工作大部分在基层、农村、民族地区的民族工作部门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民族工作部门要善于抓住机遇,发挥自己做农村工作、民族工作的优势,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之中,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发展再立新功。首先,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民族工作部门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民族工作是党委、政府处理民族事务的行政职能部门,而要处理好民族工作事务,就必须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通过办实事来体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省、市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之后.经过紧张筹备,我县于去年4月5日召开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近期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笔者作为纳格拉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对该村4个村民小组开展实地调查,试图找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责任,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新农村建设出力献策。  相似文献   

7.
《今日浙江》2006,(13):63-6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开展村庄整治,建设洁净的人居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如何扎实开展村庄整治工作,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已经威为欠发达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8.
刘本荣 《新重庆》2006,(9):16-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措施。城市郊区的新农村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其特殊区位优势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强的试验示范作用。鉴此.基于实际情况就城市郊区的新农村建设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庞清涛 《人大建设》2007,(12):49-4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之一。人大代表作为权力机关的主体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理应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河南省鹤壁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的新农村建设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全市各级统战部门和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要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发挥优势、找准位置、创新思路、落实措施,运用统一战线各领域的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为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一、加强组织协调,统战部门要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理念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工作范围的日益扩大,已经使统战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旗作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贯彻落实好这一精神,必须认真研究本地区  相似文献   

12.
黄利剑 《传承》2007,(6):58-5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含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方法,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宝顺 《前进》2006,(3):4-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前不久,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这次会议,就是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4.
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是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回族聚居的村寨如何搞好建设活动?确实值得认真思考。笔者前不久到了大理市喜洲镇上兴庄回族村,亲眼目睹了该村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情况,感到他们的一些做法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很有启发。一、集全村之力修通村内道路上兴庄地处苍山脚下,地势西高东低,离214国道仅一公里。一直以来,进村道路弯弯扭扭,要进村,只能绕田埂,走田坝,交通十分不便。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后,新上任的村主任马立基及时召集…  相似文献   

15.
白毅 《传承》2013,(9):58-5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等基本理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我国初步具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力,但"三农"问题依旧长期困扰,我们要抓好理论和现实迎难而上。  相似文献   

16.
韦宇红 《桂海论丛》2008,24(6):28-31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按照全面协调的原则,把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前提下,通过积极引导、典型示范等方式,稳步有序地推进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兆征  白继文 《前进》2007,(10):51-52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和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和要求,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相似文献   

19.
陈耀雄 《传承》2009,(6):164-165
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是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内容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文化基础和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0.
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是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内容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文化基础和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