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自1995年下半年以来,两岸关系持续低迷。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当局继续从事分裂祖国的各种活动,并企图以紧缩经贸政策来隔断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致使两岸经济交流受到影响。但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人为可以阻挡的,两岸经济交流并未因台湾当局的阻挠而停滞,台商对大陆的投资亦不见减少。何以如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局长刘震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因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是互补互利的,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对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都有所助益。台商投资大陆的规模及特点刘震涛开门见山,首先简单地回顾了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他…  相似文献   

2.
《台声》2004,(10):50-51
大陆台商对祖国建立新认同 过去,台商对大陆的认同主要基于台商祖先“源”于大陆引发的寻根情结,现在随着台商与大陆融合程度的提升,台商开始建立起基于自身经历对祖国新的认同。自从1989年国务院公布给予台商优惠新措施、台商投资大陆始成规模之后,15年来,台商又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3.
敖燕 《公民导刊》2008,(11):52-53
从198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厦门三德兴公司算起,台商活跃在祖国大陆的经济舞台已经30年了。可以这么说,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台商功不可没。然而,从统计数据看,台商与重庆交流合作领域和规模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要想扩大渝台交流合作,除依托重庆的优势,找准双方优势产业的对接点、调整引资策略外,还应在营造更加良好的法制环境上下功夫。在此,笔者结合重庆实际,对营造渝台合作双赢的法制环境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陈筠 《两岸关系》2009,(8):32-33
去年以来,众多以成本优势领先,及以出口为主的台资企业,在金融风暴中受到了重击。大陆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相应的进一步刺激内需市场的政策推行,使得今天的大陆经济,已经开始回暖。台资企业如何借由近在咫尺的大陆市场取暖,如何在危机中调整经营策略以寻找希望?大陆台商急需找寻答案。  相似文献   

5.
“两岸一家亲、闽台手足情”。福建是台商投资大陆的重点地区。闽台一衣带水,同根同源,在全国各地纷纷对台胞伸出橄榄枝之时,如何把文化与地缘的亲近优势转化为吸引台商投资的现实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一脉相承的人文关系对台商在祖国大陆运作的影响 ,是大陆台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透过对台商企业———厦门洪氏企业的个案研究 ,具体考察和讨论海峡两岸人民传统的地缘与血缘的文化纽带和历史记忆的重建 ,如何促进台商在祖国大陆经营事业的发展 ,以及台商在祖国大陆的经济活动 ,如何影响和改变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郜言 《台声》2007,(11):52-53
胡蔡安,一个为台商所熟知的名字,他靠着对大陆投资政策、投资环境的了解和对台商投资领域的掌握,为台商来大陆投资牵线搭桥,创遣了不凡的业绩。这位自称“此大陆人更了解大陆投资环境”的台商,他有着怎样的敏锐眼光和商机意识,创造了自己的商业传奇?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创业故事,体味他创业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台商赴大陆投资较往年有了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投资规模有所扩大;投资数量成比例增加;投资领域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但在实践中也反映出,由于台商对大陆投资领域的法律规定不了解,产生了方方面面的问题。鉴于以上事实,下面从法律角度,简要介绍台商投资大陆确定投资方向和具体投资项目的相关规定,望能起到法律预防作用。台商赴大陆投资在考虑自身条件的同时,还应当了解大陆经济技术发展的现状,并应知悉大陆的产业政策,这样才能确定好拟投资的方向和具体项目。实践中一些台商在拟赴大陆投资时虽事…  相似文献   

9.
上海有近20万的常住台胞,如何让他们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馨?台盟上海市委每年都组织在沪台胞赴全国各地参观,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还组织在沪台商赴全国各地考察,了解祖国大陆的发展状况,为台商提供各种商机。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1,(5):38-39
4月初,大陆国台办在广尔东莞召开“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经验交流会”,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涉台官员皆与会,针对协助台资企业解决经营困难及辅导转型升级等交换意见。国台办采取具体行动积极推动大陆台商转型升级,凸显出台商在大陆投资经营正面临与日俱增的问题与困难,如何加强协助大陆台商化危机为转机,实为两岸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台湾渔业产能与两岸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台湾渔业产能呈现下降趋势,开展两岸渔业交流是两岸渔业发展的共同需要。大陆渔业发展进入转型期为台商投资提供了机遇,市场需求的预期为拓展台湾渔业在大陆的市场空间创造了条件,两岸在渔业的生产、贸易、技术以及渔业关联产业合作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2.
台湾经济“四化”问题与两岸经济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纪初期,在全球化、区域化大发展背景下,在两岸经济合作日趋紧密而政治对立不见缓和的矛盾纠结中,台湾对外经济层面凸现出"出口导向产品单一化"、"新产业空洞化"、"经济边缘化"、"发展战略泛政治化"等问题.文章对上述"四化"问题的现象和成因加以探讨,重点分析大陆经济成长对其产生的客观影响,进而阐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对解决台湾经济"四化"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陈石庆 《湖湘论坛》2006,19(4):67-69,92
台湾与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客观事实,而且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所以,在法律层面,“台独”违反国内法和国际法;在法理层面,“台独”违背中国历史事实;在意志层面,“台独”缺乏真实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台湾问题的实质就是国家的统一问题。当我们努力去落实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时,才发现今日的台湾社会在统一的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台湾社会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问题上都出现了危机。分析造成危机的原因是寻找解决危机的钥匙,这是本文要做的。  相似文献   

16.
17.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台湾地区对其羁押制度进行大幅修订,废除了检察官的羁押决定权。在接下来的将近20年间,台湾地区又以人权保障为基础,进一步修正了羁押法制。台湾地区进行羁押制度改革的背景或历史动因是什么,台湾地区的羁押制度在改革了十几年后,其运行状况如何,是否实现当时的既定目标等问题,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认为两岸文化相同,通过交流必定可以增强文化认同,而对文化交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几十年来台湾建构“文化民族主义”的考察,说明企图把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切割开来,建构台湾文化主体性是无法成功的,但台湾在“去中国化”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这对两岸文化认同造成很大障碍.  相似文献   

19.
Many security analysts believe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re producing changes in economy,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hat make information warfar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warfare and finds that Chinese and, to a lesser extent, Taiwanese strategists have developed distinctive approaches to it. Despite limite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nd a reputation for political constraints on innovation, China made early efforts to adopt technologies,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strategies to facilitate information warfare. In the event of war, Beijing hopes to disrupt advanced Taiwanese and American network-dependent economies, governments, and militaries while protecting access to the more limited information it requires. Taiwan is building information warfare capabilities by drawing on both its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rms and US assistance. American policymakers should take steps to prevent the emergence of information warfa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ross-strait rivalry from undermining deterrence and crisis stability.  相似文献   

20.
曲光华 《理论月刊》2002,(11):31-32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侵略者屡犯台洋,终使清政府认识到加强台防刻不容缓。而台湾孤悬海外,与大陆相隔台海天堑,每逢战端,信息不畅,相机调兵筹饷更无从谈起。1887年,刘铭传主持敷设了穿越台湾海峡的第一条海底电缆,它不仅是台湾洋务运动的重大事件,也是清政府对台湾的防务思想由“为防台而治台”转变为“闽台联防”的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