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央的这一决策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产生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从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十三大提出的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经济法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经济法的基本特征张宇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的经济体制。我国正在深入进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在这一改革中,也象列宁指出的那样要“用法令指明道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适应“两个转变”,并提供相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这“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人民法院在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中如何更好地为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并认真回答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谈司法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司法体制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上的司法机关具体的运转方式和组织形式。1956年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经济体制和司法体制上都引进了苏联模式。现在经济体制已经有了重大变革,而司法体制的改革则相对较慢,本文拟对目前司法体制存在的弊端加以分析,并对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一、现行司法体制的弊端回.双重领导制的实质是单一的领导体制。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实行的是双重领导制。司法机关一方面接受上级司法机关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更直接的是接受同级党政部门的领导。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检察院…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这“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人民法院是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体制性质根本性变革中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并认真回答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完善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法制建设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齐乃宽/教授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这一重大决策已载入我国宪法。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建立和完善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既有比较完整的总体设想,又紧紧抓住当前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点突破,便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有很强的指导性;《决定》是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度地宏伟蓝图,是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不失时机地加快改革,加快发展的行动纲领。这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新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将我国经济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纳入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轨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 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转轨变型。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开始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与此相适应,我们也必须冲破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束缚,重塑新的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经济法理论。本文就此试作论述。一、市场经济关系的形成自改革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轨,第一次是改革之初,由原来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含有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次是现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新体制之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法制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王盛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新的目标模式,自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以来,新的经济体制已开始建立并运行,与此相适应的法制建设也已经起步,一批经济法律、法规正在抓紧制定,执法和法制宣传教育工...  相似文献   

11.
1994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文索引欧阳晨红1994年行政法论文索引一、概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行政法/应松年、马怀德/中国法学,94.1.P19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行政法学研究的历史使命/张尚南/行政法学研究,94.1.P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经济体制要求不同的领导方式与之相适应,这是由不同经济体制的特征和不同经济体制的运作系统决定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领导方式必然产生,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13.
论新形势下的“大调解”格局李芳莲,李长贵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种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传统的经济体制被打破、旧的利益格局普遍调整、新的人际关系正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民间纠纷日趋增多...  相似文献   

14.
略论体制转型中的刑法变革杨庆堂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笔者认为,经济体制的转型,必然引起法律制度的嬗变。我们应及时对传统刑法理论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刑法理论。(-)传统刑法观认为:罪与非罪...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宏伟目标,标志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经济体制的转换必然引起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变革,引起社会各种关系和社会结构更为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这种经济体制的转换,也对刑法观念的转变提出了挑战,提供了机遇.挑战和机遇这一客观现实,迫切要求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际工作部门对如何实现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刑法观念转变这一问题,重新进行认真研究.本文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地方立法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立法若干问题思考何建贵建国以来,我国长时期实行的是中央高度集权的立法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在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同时,也相应地对立法体制进行了改革,将中央高度集权的立法体制改变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立法体制。”①因此,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17.
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从以往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企业的地位相应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从以往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变成了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市场竞争成为新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竞争使我们的经济生活充满了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探索刑检工作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路子曾繁沛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要求国家的一切活动从根本上转移到服从和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上来,这必将引起我01执法思维、执法观念、执法方式和执法活动发生深刻的变...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新的市场经济的许多规则还没有确定,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仍在起作用,因而职务犯罪加倍猖獗。必须完善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完善职务犯罪监督方面的立法,建立检察官保障制度,使其身份及物质待遇有良好的保障,以提高执法者的素质,加大职务犯罪监督力度,从而有效地遏制职务犯罪,使体制犯罪转换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由无偿划拨到有偿出让和转让的法律变更土地制度和管理体制是国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的经济体制决定并要求一定的土地管理体制与之相适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不能进入市场,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途径,只能通过政府依据土地使用计划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