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9岁的唐菊英老人孤身在宁波汤家村生活。去年8月15日,由宁波民政部门出钱聘请的居家养老服务员厉云婷出现在唐菊英老人面前。她帮老人搞卫生,陪老人说话,每天服务1小时。最初,老人不信任她,不让她进屋;现在,唐菊英老人的生活已离不开她了,把存折也交给厉云婷打理。这是宁波开展农村居家养老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正>在二师二十九团梨华社区,有一位被老人们称赞的"好闺女",她用自己的辛勤与真爱,悉心照顾着一群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她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家,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用真情书写人间大爱,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她就是二师二十九团蓝翔敬老院院长王丽萍。  相似文献   

3.
<正>她是一名细心、孝顺的女儿,也是一名体贴入微的儿媳。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她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已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倍至关怀。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她就是五师八十三团退休职工李治仪,今年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荣誉。好女儿李治仪睡眠少,每天早上醒得早,6点多就要起床,照顾妈妈起居。李治仪说,小时候家里在连队生  相似文献   

4.
她是一个黑人女孩。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她的左腿瘫痪,胳膊动不了,只能卧病在床,失去了儿童应有的欢乐和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也与日俱增,她甚至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她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位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 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在四师六十九团九连,有一位96岁的高寿老人张吉成,大家都感叹老人有福气,摊上了一个好儿媳。王凤仙就是人们口中的好儿媳,王凤仙今年57岁,1980年结婚后就和公婆生活在了一起。因为从小她就生活在一个以尊老爱幼为美德的家庭中,亲眼目睹自己的父母精心照顾生病的外公外婆,也将她教育成了一个孝顺老人的好孩子。结婚以来,她从没有和公婆发生过争吵,虽然公  相似文献   

6.
《江淮》2009,(1)
李广英老人四年来,义务为马鞍山市敬老院、福利院的老人缝制了448双棉拖鞋。李广英说,只要她身体允许,她会一直做下去,争取让全马鞍山市敬老院的老人都能穿上她亲手缝制的棉拖鞋。  相似文献   

7.
封面人物     
《求贤》2007,(7):M0001-M0001
徐宝宏,现任天津市第一老年公寓护理三科科长。199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老年护理工作27年,她在护理工作岗位关心老人、爱护老人,默默地为老人奉献爱心。在长期卧床的老人身边辛勤守护了八千多个日日夜夜,代替了上千位子女为老人尽孝心。她管理的护理三科多数都是卧床的老人。为了提高卧床老人的生命质量,减少肢体功能的衰退,愉悦老人身心,她开动脑筋,  相似文献   

8.
一天,我在整理村中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银行卡使用情况时发现,第六村民小组的一位老人一直没来登记。下班后,我一路打听着找到老人的家老人家中只有一个小女孩,我问她"奶奶去哪里了",她羞涩地回答:"去山上背柴火还没回来。"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我估摸着老人应该很快就回来了,便决定等等她。  相似文献   

9.
正他叫邱远祥,1980年在农一师十二团二十四连工作,在此期间结识了妻子李胜芬,当时邱远祥去她家时经常看见一位老人在她家里,他以为那位老人是她的奶奶,后来才知道老人是她母亲的同乡,而且子女都早已过世,经常得到岳母一家人的照顾。1988年邱远祥调到十连工作,夫妇俩还是经常回去看望她,当时老人经常生病无人照看,看到老人那饱经沧桑的面容和孤苦伶仃的样子  相似文献   

10.
<正>每年临近清明,一向乐观开朗的刘漫西老人就会有些忧郁,表情显得凝重,话也少了许多。家里人知道,她又在想从前的旧事了。不等老人吩咐,子女们提前就备好了祭品,静静地等待着清明节的到来,等着陪老人去"北疃惨案"旧址,祭奠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和被日军屠杀的无辜百姓。刘漫西老人今年已经90岁了,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她每年都要去祭奠,到如今已经坚持了整整70年。  相似文献   

11.
她辛辛苦苦地挣钱,节衣缩食地攒钱,却把钱用来兴办“免费福利院”;她是一个37岁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却无偿赡养着一群与自己非亲非故的老人;她不被人理解,遭人嘲讽,却依然痴心不改,奉献爱心;她家财万贯,却衣着简朴,甚至不曾有一双像样的皮鞋;她以福利院为家,与老人、孩子同食同宿同喜同忧;她身为福利院院长,却依然干着厨师和服务员的活计,  相似文献   

12.
元家龙 《先锋队》2013,(12):11-11
在阳城县,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拖着残疾的右腿,背着理发工具箱,走遍了阳城县的山庄窝铺和全县的10个敬老院,为农村老人义务理发15年;她为来自己理发店的70岁以上老人义务理发19年……她叫栗红莲,今年62岁。  相似文献   

13.
感觉敏锐的王玉珍(电影《洪湖赤卫队》中女主角“韩英”的扮演者),发现了这个不寻常的观众,她匆匆朝老人奔来。一走拢,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老人滂沱的热泪,悲痛的神色已将歌唱家征服。她伸出双臂,紧紧拥抱那位老人……  相似文献   

14.
《江淮》2007,(8)
生活困难的居民,她帮助找工作;行动不便的老人,她替她们购物、拾柴火;生病的孤寡老人,她去医院看望;乡亲邻里的邮件,她代收代送,整个街道100多户人家水电费的抄表和交纳工作,她一人承担。她就是芜湖  相似文献   

15.
还债     
学者金雁在东欧作访问研究期间,遇到一个80多岁的波兰老人。她是一位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全家人都死在集中营。1992年圣诞节,金雁赶去华沙探望这位孤独的老人。老人十分高兴,穿上圣诞节刚买的新衣给她看,请她吃圣诞节的食品。最后,老人搬出一个两尺见方的硬纸箱,里面有一大堆物品:小巧玲珑的圣诞树、老人穿的暖拖鞋、老  相似文献   

16.
不说她伟大,因为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平凡;不说她高尚,因为她给每个老人和孤儿的也只是人人都可以给予的一点一滴无私的关爱和温暖。她26年如一日只求付出、不图回报;她用爱心和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诠释了平凡中的伟大和崇高  相似文献   

17.
郊区太阳村镇四合村红庙屯农民谭美兰老人,今年已71岁了。解放前,她参加过党的地下工作,解放后,她又参加过剿匪、土改等工作。至今还默默无闻地住在乡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她用自己的行动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优良品德,她不愧是一位革命的老人。  相似文献   

18.
<正>1996年8月,在北京的一处住所内,几个人正与一位老人交谈,一句"台儿庄就是你的娘家",怦然打开了这位老人闭锁的心窗,两行清泪泉涌而出。那么,这位老人是谁,她与台儿庄又有怎样的情结?要了解这位老人,先了解一下与这位老人的一生有密切关系的两个人。一位是她的丈夫李宗仁,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对日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首次于正面  相似文献   

19.
陌路亲人“坏了!我的包没了!”在石家庄长途汽车站,一位刚从深州市乘大巴车过来的老年妇女焦急地喊道。与老人同乘一辆车的一位身材瘦高、眉目清秀的年轻人听到后,急忙对着刚下汽车的旅客们喊道:“有谁见了老人的包吗?”旅客无人应答,四散而去。年轻人却没走。当他知道老人准备坐火车去东北,因为包丢了已身无分文时,一边安慰老人,一边领着她来到火车站,帮她买了车票,又给了她300元钱。老人感动得差点儿掉下泪来。  相似文献   

20.
<正>26年来,她一个人用柔弱的身躯,精心护理34位不同民族的老人,先后为17位老人送终,她是老人们的亲"闺女"。"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兵团劳动模范"等荣誉诠释了这位敬老院唯一的一名少数民族护理员工作的内容全部。1963年10月,冶芝梅出生在军户农场五连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1979年9月高中毕业后在连队承包土地,还在连队担任团支部书记,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