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正访谈对象:宋建峰,昆明学院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傈僳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家及云南哲学社会科学通讯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少数民族文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教学。2002年,宋建峰来到云南怒江地区,穿梭在各个山头、寨子,对当地傈僳族、怒族、景颇族等民族聚居地的风俗、文化、社会生活进行走访、调研,在与怒江地区少数民族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发现当地生活中有许多常常被人忽视的优秀民族文化。2010年,宋建峰和许多学者深入云南省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的饮食文化进行为期五年的收集、整理,直至2015年,由她主持的云南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调查顺利收官,并出版了一套结合少数民族饮食、养生、文化为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今日民族》2004,(1):68-68
读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部特邀研究员施中林我是居住在怒江地区的白族人,每天都生活、工作在民族聚居的环境中,所以有关民族文化和民族政策方面的书刊是我的首选。在《今日民族》这本杂志中,几乎所发表的文图都蕴含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和民族团结的真情实感。这就是我最喜欢《今日民族》的原因。但是民族问题是世界性的,对于当今中国的少数民族而言,仅仅只了解本国的民族信息已经远远不够了,由于信息时代的辉煌开拓,世界已经变小。无论哪个民族,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学习其他民族 读者:沧源佤族自治县勐来乡勐来村副村长李忠近几年…  相似文献   

3.
杨华荣 《人民论坛》2010,(8):170-171
在大力开发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同时,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因此,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科学地处理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互为依托的关系,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以此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4.
论民族旅游发展中的民族文化失真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民族文化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其中民族文化的失真是民族旅游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同化、商品化、庸俗化、价值观的蜕变、文化传承的断层、民族文化环境"原生土壤"遭到破坏和开发的模式化等方面。应该根据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采用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生态博物馆和"前台、帷幕、后台"功能分区模式,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5.
陆秋燕 《桂海论丛》2010,26(3):109-112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必须处理好旅游利益的分配问题。然而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权被长期忽视。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强旅游开发中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制建设,营造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氛围,提高传承人的津贴,鼓励成立传统文化保护的民间社团,在旅游开发中逐步提高当地居民的可分配利益。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高校几乎全部成立于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存在办学时间不长、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等特点,从民族地区高校办学的学科优势上看,同内地高校差距甚大,不可同日而语。但民族地区高校承担着发掘和弘扬所处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培育民族地区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特殊使命,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高校承担着发掘和弘扬所处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培育民族地区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特殊使命,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倡导充分发挥多元民族文化特性,特别是民族高校所处民族地区的典型性民族文化的特性,将之有效应用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管理与教育中,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创新学生管理教育方式都是值得探索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的发展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资源、民众就业等多方面要素相关,通过发展旅游业以实现民族地区扶贫,更增强了旅游业的社会意义。从包容性视角看,民族地区旅游业扶贫不仅要从旅游业本身的业态特性来考虑其在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关联影响,并且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兼顾多方面的权益保护。同时发展旅游业时要从其扶贫目的出发,以全面增长为目标,保障少数民族民众在旅游业中平等的参与机会,促进当地民众在旅游业中获得利益的公平化分配。  相似文献   

8.
解决好我国社会工作在区域之间"不平衡"的发展问题,将是社会工作专业进一步参与提升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但当前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相关研究,为了突出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将文化本身从当地的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成为研究的客体和对象,忽略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日常性",即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绵延性和社会工作的结构性的矛盾与统一.从日常性出发,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应当遵循浸入而非介入、主体而非客体、理解而非解释、互构而非设计的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9.
民族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旅游日益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在开发过程中要立足自身实际,适当超前发展,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当地居民为主体,旅游项目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注重民族旅游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明代的卫所文化成为明初百余年间稳定西南民族地区政治局势,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提高社会生产力,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卫所文化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构成,拉开了明初百余年间西南民族文化变迁的序幕;促进了汉文化在西南民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导致了西南民族地区古代城镇雏形的形成,为其后封建城镇的大规模兴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朱伟 《今日民族》2014,(8):46-47
<正>一、做好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规划。1.对核心资源进行重点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因此旅游规划时应对那些最能代表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重点开发,把其培育成为旅游吸引力的核心,打造成民族地区的名片。同时开发规划要尊重当地民族的意愿和民族禁忌,控制某些游客参与性活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在对武陵民族地区其中的一块区域——湖北省恩施州和谐生态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展开了深入分析。恩施州目前开展了部分和谐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地方政府对和谐生态文化建设工程进行了一定的宏观引导,但是当地和谐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力量和主体力量出现了一定错位,当地民众对生态文化及生态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及其参与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笔者认为,要纵深推进民族地区的和谐生态文化建设,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从学术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研究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二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各方面力量建设民族地区和谐生态文化。三是要加快知识转型,加强民族地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并提高民族地区干部的执行力。四是培育生态村民,建设和谐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3.
怒江州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结合部,历史上这一地区处在南诏、吐番及中原王朝的“夹缝”中,是中原文化板块、印度文化板块及西藏文化板块交汇和碰撞的区域。因而才显现出现有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但这也恰恰反映出其脆弱性。在强大外力的冲击下,会出现可被替代性概率大,竞争程度高,可恢复原状机会小,抗干扰能力弱,变化速度快等潜在威胁。随着在怒江进行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如何对怒江地区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尤其是当地有代表性的傈僳族民俗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已是当务之急。保护傈僳族的民俗文化应该与旅游开发和改善当地人民生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传入怒江地区后,对僳僳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宗教、语言文字、民族习俗、饮食习惯、民族音乐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既有出自传教士的坚持,亦包括信徒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调整.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改变处于动态之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文化变迁的内容呈现多元化.另一方面,基督教在传播的过程中,本土化程度不断加深,体现出当地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怒江州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结合部,历史上这一地区处在南诏、吐番及中原王朝的“夹缝”中,是中原文化板块、印度文化板块及西藏文化板块交汇和碰撞的区域。因而才显现出现有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但这也恰恰反映出其脆弱性。在强大外力的冲击下,会出现可被替代性概率大,竞争程度高,可恢复原状机会小,抗干扰能力弱,变化速度快等潜在威胁。随着在怒江进行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如何对怒江地区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尤其是当地有代表性的傈僳族民俗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已是当务之急。保护傈僳族的民俗文化应该与旅游开发和改善当地人民生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1996~2000年作者四次率课题组在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对当地宗族文化和村民自治的情况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认为该地区农村1999年进行的第四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仅是实施村民自治工作的第一步。当地宗族意识一定程度上的复苏既是对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小家庭式的较落后的生产和耕作方式的一种回应,也是对当前农村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中存在缺陷的一种自发弥补,在当地农村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和文化相对较落后,村委会干部的群体素质不高,村民委员会在当地农村社会生活中多数只发挥了部分职能。要使其应有的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教育组织和社会控制的职能得到全面有效地发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7.
早在三、四千年以前,怒江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但由于复杂封闭的地理环境,直到元朝时期,居住在这里的民族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斯大林说:“地理环境无疑是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它当然要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加速和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怒江地区山高谷深,交通梗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一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当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中,内地较先进的生产方式难以深入渗透到这一地区,因而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另一方面,封建中央王朝在怒江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社会进步.但由于中央政权从来就没有把注意力真正转向这一地区,长期以来,怒江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而生活在这一地区尤其是怒江腹地的各少数民族,直至解放初期,也仍然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之中,与外地的交往很少.  相似文献   

18.
刘笑 《今日民族》2010,(1):F0003-F0003
2009年12月22日至24日,以“传承民族文化,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怒江“阔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云南省少数民族酒歌大赛在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隆重举行。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厅、省民委、省商务厅、省旅游局,中共怒江州委,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9.
贵州民族医药的发展与民族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医药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在其挖掘、继承和发展中起到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的特殊作用,对于社会的安定和民族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丹业  杨波 《今日民族》2008,(12):I0002-I0004
12月20日至23日,云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盛典系列活动之一的首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在怒江傈族自治州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