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云南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大省,特色文化资源种类丰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品牌建设相联系,积极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并相应地形成品牌效应,是推动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地区综合实力的需要。困难与主要问题云南最早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方针,近年来更是确定了"民族文化强省"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典型的旅游依赖特征。片区城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内涵建设存在的诸如文化资源开发市场化,文化产业链条单一化,文化基础设施滞后化,城市文化品牌低端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调互动的发展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周雪松  费晓萍 《前沿》2010,(24):154-156
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主要竞争模式,而在竞争中,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传统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的结合,特别是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政治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地区经济发展、政治文化建设就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打造传统地域文化的品牌,铸造和提升民族地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是广西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该区域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富集。要不断丰富该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促进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成都的生态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与民间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源的品牌战略提供了可行性。从文化资源品牌转化到文化产品品牌要经历品牌定位、策划、营销、宣传、维护、延伸的阶段性连续演进的过程.有其内在成长机理。成都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内涵深厚丰富.文化样式特色鲜明,文化资源品牌极具个性。近年来,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了儿个在全国有地位的文化产业集团,打拼出了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但文化产品的品牌化程度及规模、结构等,还是与自。  相似文献   

6.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第三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总体活动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举办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对于进一步弘扬青海优秀民族文化,推介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丰富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7.
文化认同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原因,也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前提。在我国民族文化品牌的创建中,努力找寻我国文化认同的共通点,通过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来形成和创造可以持续发展的"中国符号",既有利于增进民族文化认同,也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从这个视角出发,在创建我国民族文化品牌的过程中,要坚持品牌文化的本土性、多元性、国际性和当代性,其基本路径是要强化民族文化品牌的精神内涵;打通多种传播渠道;完善政策机制,积极扶持民族文化品牌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民族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将文化产业势能转变为脱贫攻坚的利器。做大做强民族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需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需要文化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政府积极开展引导与协调;需要建立民族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需要全力克服人才短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民族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要素已成为独立的产业。贵州民族旅游文化目前存在着政策倾斜不够、投入不足、缺乏品牌和总体规划、资源开发不足,没有散发信息的有形文化宣传品。贵州民族旅游文化应注入高科技、大胆开拓,建立旅游网站,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段伟 《传承》2011,(25):58-59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开封市紧紧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独具特色的节会品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为开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文化动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乌兰察布市委、政府紧紧抓住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打造草原文化品牌的战略机遇,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大市步伐,着力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以举办区内外有影响的文化研讨会为载体,深入挖掘察哈尔文化的丰富资源和深刻内涵。为了充分挖掘察哈尔文化的丰富资源,由乌兰察布市委、政府主办,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承办的乌兰察布市首届察哈尔文化研讨会于7月28—29日成功举办。这是一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文化研讨和交流会,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建成作了重要讲话,二十多位来自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12.
李少博 《前沿》2010,(3):89-91
21世纪随着中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巨头涌入中国市场。面对现代社会多元品牌的激烈竞争,只有大力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全力塑造民族品牌形象,才能克服竞争中的同质化制约,取得更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本文从品牌文化建设的常见误区谈起,重点阐释了塑造民族品牌形象的三大文化策略:个性化文化策略、可持续性发展文化策略及兼容性文化策略。提出以传统民族文化精髓为核心,以品牌特质为核心,以企业经营理念为核心的文化概念;倡导品牌设计中的绿色文化概念,品牌行为上的森林法则概念以及品牌营销中的公益文化概念;主张在品牌国际化战略过程中,通过品牌翻译、品牌传播、促销活动本土化等举措实现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最终使品牌文化转化成民族品牌的强势营销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打造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挑战。必须以科学、务实的精神保护和营造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将来的发展和利用夯实扎实的基础,拓展更大的空间。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精华,打造少数民族品牌,积极探索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路子,是民族文化实现自身突破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多数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但是这些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的民俗文化对地方文化的宣传和形象建构并不容易,必须通过文化品牌打造形成地方民俗文化的共同意象和符号,才能增加地方民俗文化的识别度,扩大地方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文化品牌的本质和功能,对于民俗文化的区域品牌建构需要经过民俗文化选择、文化内涵提炼、文化品牌市场定位、文化精英引领、促进多元文化主体参与等程序。  相似文献   

15.
《人大论坛》2013,(4):45-46
王继超代表:少数民族古籍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 贵州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古籍资源丰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长期以来,壮、汉、瑶、苗、仫佬、毛南、水、侗等8个世居民族在河池繁衍生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优秀民族文化。河池市高度重视优秀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深入挖掘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全市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欣欣向荣,有力推动了文化河池建设。一、河池市优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取得的成效建立非遗名录,丰富河池非遗宝库。设立非遗名录是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文化部从2006年开始设立国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品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形象体现,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标识和价值载体,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和灵魂所在。着力于打造精品民族文化品牌,并将软文化转化为硬生产力,发挥精神高地对冲出经济洼地的特殊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近现代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知名老品牌,是继承民族产业和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也上是我国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结晶,不仅能激发民族自豪感,而且对新时期我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发挥我国轻纺消费品老品牌在打造经济升级版中的独特作用,意义深远。国资委在2013年底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不断加大了品牌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推广瑶族文化,巧树民族品牌;正确处理民族纠纷,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重视民族教育,注重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村支书赵世豪在促进民族团结工作上,自有一套真经。  相似文献   

20.
孙国学 《前沿》2009,(11):110-113
契丹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辽文化内涵丰富,特色突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赤峰有着极为丰厚的辽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旅游发展的瓶颈。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资源的全方位整合,统筹规划,系统开发,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同步推进,整体打造辽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