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语曰“天高皇帝远“,这当然是事实。元末台州、温州、处州谣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明·黄溥:《闭中今古录》)官多如毛,吏治腐败,法纪荡然,民不聊生,最后只能是惟有一个反字了得。这是中国不知上演过多少次的历史悲剧!而细察古今,则又不难发现:天高皇帝近,更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清中叶学者陈其言《庸闲斋笔记》卷八载谓:“黔中苗人称天子为‘京里老皇帝’,称大小官府皆曰‘皇帝’,其私称官府则曰‘朦’。粤西瑶人称官府曰‘瞎’。噫!‘朦’、‘瞎’之称,殆《春秋》一字之褒与?”这条史料颇为典型。“称大小官  相似文献   

2.
“我们看古代法制,一定要一分为二,看到它在具体历史中的合理性,……皇帝定法、法自君出第一个积极影响就在于它能修正、补充正律规定的不足,填补已有成文法的漏洞。”“皇帝对法第二个积极影响是皇帝给古代法律提供了合法性来源,给予了法权威的终极解释。”“皇帝对法第三个积极影响是圣王贤君的模范守法会带动整个社会守法观念的巩固,从而大大降低犯罪率和社会的不稳定性,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但是专制总是会带来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法的产生与存在始终是以皇帝的权力为归依的,这就使得大量的法律资源是为君主而耗费或服务于君主的”。“第二个问题即是存在‘权大于法’的问题,使得立法,尤其是司法断案带有某种随意性。”“再一个问题就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守法与毁法交替行进的怪圈”。“这本小册子,关注的视角是皇帝的司法。”“皇帝与法是历史上法制体系最精辟的概括,古代法制在方方面面都体现了这两者的关系。皇帝的断案是皇帝直接走上政法第一线,直接影响了法律的发展,展示了治理国家的‘治道’,它给我们提供了值得记取的历史经验,也留下了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主义崇尚皇权,皇权至上,故而可称皇权主义。中国皇权主义的主要特征有:第一,普天之下,为皇帝一人之治;集中于皇帝的最高权力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世代相袭。第二,以皇帝为顶点形成一个权力金字塔:皇帝、皇室贵族,宦官、中央及地方官员,吏员,一层套一层,对上服从对下专制。第三,皇权的威力不受限制,可以干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四,“法自君出”,皇帝的谕旨即法,而皇帝本人从不受法津制约,皇权凌驾于一切法律之上。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汉武帝创建年号“建元”始,至清代“宣统”止,历史上共使用过710个年号。封建统治者视年号为福祚标志,往往屡次更换,刻意求新。汉武帝在位54年,使用年号11个。唐高宗在位28年,用年号14个。明清以后绝大部分皇帝只使用一个年号,人们便可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了,如“万历皇帝”、“乾隆皇帝”。年号一般用两个字,但也有用三个字、四个字的,如梁朝有年号“中大通”,北魏有年号“太平真君”,唐朝有年号“天册万岁”,北宋有年号“太平兴国”、“太中祥符”。年号反映了“君位天授,长治久安”的封建皇权思想,因而造就了许多相同的年号,如“建…  相似文献   

5.
吴钩 《同舟共进》2014,(3):14-18
皇帝无法由着性子“做快意事” 目前的主流史学界与历史教科书,似乎仍将宋朝描述为“封建专制主义的发展期”,如周宝珠、陈振编著的《简明宋史》认为,宋朝的制度“都是为加强君主专制主义而设,皇权大大地膨胀起来了”;历史学者程念祺提出,“从宋朝开始,的确可以说,历史已为专制和大一统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明太祖朱元璋被称为“平民皇帝”,他甚至被一些旧式史学家捧为“民族英雄”。这类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根据。元廷灭宋,朱元璋在元末抗元起义中,削平群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不正是“民族英雄”吗!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朱元璋的家庭层次低得不能再低,穷得不能再穷。他当叫化子讨不到饭,当小和尚化不到缘,经常饿得头昏眼花,冷汗淋漓。他的投军,最初不过是混碗饭吃,哪有什么雄心、野心,后来居然打下了江山,这都是给环境逼出来的。这不是“平民皇帝”又是什么!既然是穷人出身的皇帝,对百姓总应该好点。现在让我们揭开史书…  相似文献   

7.
陈静辑 《乡音》2014,(10):44-44
明末的一天,崇祯皇帝做服走在街上,看到有人拆字算命,于是想预卜一下国运。崇祯随意写了一个“友”字,拆字先生看后,皱着眉头说:“这‘友’字不好,它就是‘反’字出了头。如今李自成进了洛阳,杀了皇叔,不就是造反出了头吗?”崇祯自然不高兴,强压住怒火解释道:“我搞错了,其实我想拆的是‘有无’的‘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身体力行,始终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最高准绳。“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  相似文献   

9.
‘誠然,對我個人來說,今天的吃食穿著比不上從前的“御膳房”和“四執事庫”,但從前那是“鬼”的生活,而現在是真正的人的生活——享用自己的勞動果實。在互助友愛中進步,內心充滿了未來。’——愛新覺羅·溥儀 俄國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劈頭就寫道:‘幸福的家庭大都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托翁的見解顯然是精闢的,但,這僅適用於正常的家庭生活。譬如說,溥儀作為宣統皇帝或偽滿‘康德皇帝’時期,就根本談不到什麼‘家庭生活’。在宫庭裏,他雖然有皇后,有嬪妃,也有貴人,然而他既沒有妻子,也沒有愛人。在那裏和他同居的女性,並不是他的伴侶,而毫無例外都是他的奴婢。基於此,應當說愛新覺羅·溥儀在沒有同李淑賢結婚以前,從來就沒有過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一九六二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溥儀和‘白衣天使’李淑賢在北京政協俱樂部舉行婚禮後,開始了對他來說,堪稱甜蜜無比的婚後生活。因為,在溥儀看來,他的愛妻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女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 30年代 ,中国共产党的地主富农土地政策经历了“地主不分田 ,富农分坏田”、“地主不分田 ,富农不能特别分给坏田”、“地主分坏田 ,富农财产不没收”和“停止没收地主土地 ,实行减租减息”等四个政策方案依次呈阶梯状的逐渐突破并最终达到全面转变的过程。这一次政策演变呈现出起源的内源性、路径的梯级渐进性、收益的多层次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猪肝番茄菠菜汤很家常,又富含营养,老少皆宜。 但是很奇怪,猪肝的“肝”字在南方的广东、香港是个需要避讳的字,听说过要避皇帝的名讳,可是肝和什么东西冲撞了呀?我在博客中很无知地嘀咕了几句,号称“雷锋叔叔”的网友马上跟帖说:“香港人不喜欢‘肝’,因为发音为‘干’,有塘干之意,表示少财。取猪‘润’则是水多发财之意。”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不问姓“社”姓“资”吗?周仁近年来,不断有人发表文章,著书立说,把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称作是第二次思想解放,说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破除姓‘社’姓‘资’”。在他们笔下,小平同志似乎是不问姓“社”姓“资”的,而且是反对问姓“社...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24,(2):6-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理论是我们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越学越觉得有信心,越学越觉得有力量。”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扬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部署,系统谋划、创新开展“践行嘱托建功‘好地方’”实践活动,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中发力奋进、积极作为,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牢记“扬州是个好地方”的殷殷嘱托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视察,亲切赞许“扬州是个好地方”,为扬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指引。扬州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和关怀厚爱,第二批主题教育以来,奋力推进“践行嘱托建功‘好地方’”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14.
台湾当局在多次推迟日期之后,终于在7月5日发布了难产的《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以下简称“说明书”).综观全文,观点陈旧,内容杂乱,皂白混淆,了无新意.但是,“说明书”里重申了“坚决主张‘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承认海峡两岸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属于‘一国内部’或‘中国内部’的性质”;并表示不在国际上与大陆竞争中国代表权等观点,值得肯定.进入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多次否认曾经说过“一个中国”,公开表示“阶段性两个中国”,明显地在“一个中国”立场上倒退了.现在,“说明书”里白纸黑字写着“坚决主张‘一个中国’”,是一个进步.希望台湾当局言必行,行必果,不要出尔反尔.海峡两岸关系如能遵守“一个中国” 的原则办事,一定会取得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5.
猫号别议     
明《应谐录》收录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人把豢养的一只猫当作宝贝,在人前夸耀为“虎猫”。甲劝他:“虎固然凶猛,但不如龙的神勇,最好更名为‘龙猫’。”乙说:“龙升天需依托浮云,不如取名‘云猫’。”丙说:“云雾蔽天,风吹即散,还是叫‘风猫’好。”丁说:大风骤起,只要躲在墙后足以防避,我看不如更名为‘墙猫’。”戊说:“墙虽牢固,老鼠打洞,足以毁之,不如取名‘鼠猫’。”一老者听了他们的“宏论”,嗤之以鼻:“猫就是猫,是用来捕鼠的,何必起些不伦不类的名称呢?”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王朝称“始皇帝”起,至清末宣统皇帝(1909年即位)凡2000多年间,历朝历代共产生了200多个皇帝。这其中,不乏一些所谓的“开明君主”,励精图治,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但也有一些称孤道寡的皇帝,不务正业,败坏朝纲,在历史上留下许多笑柄和丑闻,为后人所不齿。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书店里,关于历代皇帝的传记著作日渐多起来;在学术刊物上,关于对历代皇帝的论述文章也发表了不少。这不能不引起过来人的一些感慨、忆当初,凡研究历史的、编纂历史读物的、教授历史课的、编写历史剧的、扮演帝王将相的,倘然对某个皇帝说了好,就往往会批判你是拜倒在封建皇帝的脚下歌功颂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批判作为封建皇帝抬轿子、当吹鼓手,是麻痹人民的革命斗志,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纂党夺权卖力。倘然对某个皇帝说了不好,就会批到你别有用心,指桑骂槐;批判你借古讽今,影射现实。反正,对某个皇帝说好…  相似文献   

18.
三岁的明明抱着一大罐巧克力,气势洶洶地向面前笑嘻嘻的父母宣佈说:‘这都是我的!你们谁都不许吃!’这是在一张漫画里一个备受父母和祖父母宠爱的独生子女形象。它警告人们: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只会导致他们变得任性、自私、生活能力差和脾气坏。一九七九年中国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以来,据调查,现在十三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已达三千二百万。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已成为一个引起国家和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一些西方记者说,中国正在产生‘一大群“小皇帝”’,但是中国许多教育专家,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史惠中女士认为:‘问题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麽严重,不是独生子女就必然成为“小皇帝”,一切决定於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9.
1976年4月6日凌晨,中央政治局部分委员听取了关于“天安门事件”的情况汇报,会议将“天安门事件”定为“地地道道的反革命事件”。4月7日上午毛远新向毛泽东汇报,诬蔑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是“反革命活动”,“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政治事件”,说“‘天安门事件’公开打出拥护邓小平的旗号,  相似文献   

20.
“从新世纪的曙光”说起论述鲁迅前期的思想时,人们都很重视《热风》中的《“来了”》和《“圣武”》这两篇杂感。前者提到列宁政府和过激主义(这是日本反动派为攻击布尔什维克主义而造出的贬义词);后者则说:从俄国来看,“抗拒这‘来了’的便是有主义的人民。他们因为所信的主义,牺牲了别的一切,用骨肉碰钝了锋刃,血液浇灭了烟焰。在刀光火色衰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