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4月20日,“性别与减灾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民政部和联合国驻华系统协办。来自43个国家及联合国系统负责妇女事务和灾害管理部门的部长、副部长、国会议员、高级别官员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的260多名中外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郑远长 《中国减灾》1999,9(3):56-57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共同举办的“自然灾害管理国际研讨会”于1999年6月10-1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研讨会的包括15个发展中国家、11个捐助国和16个国际组织的外方代表共60余人。中国的代表来自有关部委、十个省市和科研机构的专家近60人。这次会议得到了中国政府和联合国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向研讨会发来贺信(全文见本刊)。他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管理和减灾工作,确立了减灾在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高度评价联合…  相似文献   

3.
<正>9月14日,由民政部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进行灾害管理-推动落实2015—2030年仙台减灾框架国际会议"在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17个国家、13个国际与区域组织的近百名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联合国  相似文献   

4.
1993年2月1日至5日,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了第四次“国际减灾十年”科学技术委员会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共150余名代表,除22名科技委员会专家和8名联合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秘书处成员外,还邀请了23个国家的国家减灾委员会代表及13个联合国有关机构、政府组织的代表,印度政府派出66名观察员列席了会议。中国国际减灾  相似文献   

5.
“世界减灾大会”概况王昂生,史槐恩(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在日本横滨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于1994年5月27日闭幕。有2000多人出席这次大会,其中包括14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及一批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科技界的代表。以中国国际减灾...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91年9月16日一20日在危地马拉召开。24位科技委员会成员、16位联合国有关组织机构的代表、11个国家减灾十年委员会的代表及有关人士等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有: 1.联合国减灾十年秘书处关于国际减灾十年的进展报告。 2.介绍了向秘书长提交的“科技委员会年度报告草案”。 3.减灾规划的进展情况报告。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委托日本政府于1990年9月27日至10月3日,在横滨和鹿儿岛市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日本国际会议。来自各国际组织和46个国家、地区的代表共1300人出席了会议。会上有91位代表(包括中国代表团有三人)作了报告。日本国际减灾十年推进本部主席、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海部俊树致开幕词,日本皇太子到会祝贺,部分日本内阁要员也出席了开幕式。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救灾协调专员办事处主任埃沙菲在开幕式上发  相似文献   

8.
1993年6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参加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的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秘书处主任艾罗、朕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常驻代表兼联合国系统驻华总协调员贺尔康及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驻华使节。朱副总理就中国的减灾工作及减灾国际合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与艾罗、贺尔康等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与中国政府合作推进中国减灾工作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办公室从1993年起,联合国加强了与中国政府合作,以推进中国的减灾工作。继去年共同召开“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及“中国灾害管理高级研讨班”之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使用联合国特别基金制定了DPR/...  相似文献   

10.
“持续发展的防灾减灾对策”国际圆桌会议在柏林召开“持续发展的防灾减灾对策”圆桌会议是由德国国际发展基金会和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联合组织召开的,1994年1月25—28日在德国柏林举行。有22个国家的55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  相似文献   

11.
亚太经社理事会(ESCAP)和联合国救灾协调专员办事处(UNDRO)1991年2月11日至15日在曼谷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亚太地区会议。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72名代表和观察员出席了会议。中国政府有关部委的四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提供了五篇报告,受到与会者的欢迎。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主任梅拉尼先生(Mr.Merani)在会上指出,必须通过提高国家级的管理能力、加强早期预警、评估能力以及充分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办法来使减灾知识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组织的“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以下简称“国际会议”)及“中国灾害管理高级研讨班”(以下简称“研讨班”)分别于1993年6月25日及6月28日至7月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际会议的目的是通过此次中外高层次减灾管理负责人和专家会议,增强公众,特别是  相似文献   

13.
聚焦     
《中国减灾》2014,(10):46-47
9月15日,由联合国外空司与民政部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进行灾害管理国际会议一综合灾害风险评估”在京开幕。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庞陈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国家航天局、联合国外空司、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34个国家,14个国际与区域组织,13个科研院校的近100名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大事要览     
重要会议减轻干旱风险国际研讨会6月27日,由国家减灾委员会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共同举办的减轻干旱风险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减灾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减灾战略秘书处主任萨尔瓦诺以及来自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联合国机构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在为期3天的研讨会期间,各位专家和代表针对干旱减灾国际、区  相似文献   

15.
减灾动态     
“世界减灾大会”将于1999年7月5-9日在日内瓦召开我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于1998年12月17日转发了联合国减灾委秘书处关于召开“世界减灾大会”(又称“国际减灾十年总结大会”)的第一号通知。通知指出,“世界减灾大会”将于1999年7月5-9日在日内瓦...  相似文献   

16.
许厚德 《中国减灾》1999,9(3):58-60
1 1999年国际减灾日主题“防灾的收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的安全。2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认为确定国际减灾日主题并组织活动,旨在提高全世界各行各业民众的减灾意识,使他们能够抵御他们的国家和社区由于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每年不同的主题,组织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地方的减灾能力,以及增强地方、区域、国家和国际广大范围对减灾的承诺。每年的主题活动在当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日(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达到高潮。1999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日全球统一是10月13…  相似文献   

17.
姚瀚 《中国减灾》2012,(10):62-62
2012年8月30—31日,《中国减灾》杂志社承办的“2012年全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的7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有16位《中国减灾》杂志编委会委员(厅局长)。会议为期两天,分为《中国减灾》杂志编委会扩大会议和以杂志为载体的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府的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值此“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向关心和支持中国减灾事业的联合国机构、地区性组织、友好国家和民间团体,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与会的各位来宾、各位同志表示热烈欢迎。现在我受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委托,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自然灾害概况和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9.
减灾动态     
减灾动态中国城市发展与减灾研讨会在京召开为配合1996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城市化与灾害”,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于9月25日~2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城市发展与减灾研讨会”。来自部分城市及中央有关部委的领导、减灾管理人员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就我国城市...  相似文献   

20.
徐娜 《中国减灾》2006,(5):F0002-F0002
5月23-25日,由民政部主办、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会资助的中国-东盟防灾减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灾害管理部门的官员和专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和联合国机构的代表共60余人参加会议。各国代表围绕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监测预警预防技术和区域减灾合作3个专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