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宏龙佳 《创造》2003,(7):19-2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省、地委提出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但作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宁蒗来讲,到2002年,人均GDP只有204美元,按新的脱贫标准,全县还有占总人口83.2%的19.14万人处在温饱线以下,宁蒗已成为全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与全国全面建小康的新形势形成了强烈反差。全国建小康,宁蒗怎么办?刚闭幕的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本世纪头20年宁蒗“全面解决温饱、努力奔向小康”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头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常言说得好,谋事在众议,成事在落实。制定政策和规划,下达任务和要…  相似文献   

2.
吴权  阮君华 《群众》2011,(7):74-75
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用30年的时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改革开放的前20年,江苏实现了由温饱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新世纪的前10年,江苏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取得重大进展,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突破4万亿元,相当于世界排名第19位。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苏人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更加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3.
二次创业”是相对于湖北省建始县“七五”至“八五”时期经济发展而言。在这一时期,我县抓住国家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狠抓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了财政收入过亿元的目标,基本解决了全县人民的温饱问题,我们称之为“一次创业”。如果说一次创业是为了解除绝对贫困,基本解决全县人民的温饱问题,那么,“二次创业”就是要加快发展,实现全县人民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伟大的精神。我们建始人民正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昂首阔步走向新世纪。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邓小平发展理论来统一全县人民…  相似文献   

4.
<正>"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辞海》中对该词汇的解释是,"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宏伟奋斗目标,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今日浙江》2002,(22):17-20
小康是我国人民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概念,是生活水平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过上小康生活是浙江人民祖祖辈辈的梦想和追求。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把人民生活实现小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并指出了达到小康的具体要求,即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相似文献   

6.
资料选送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此,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胡必亮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从理论上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实际上就是现代化的概念。 他指出,从实践来看,江泽民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邓小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关于“小康”建设计划的继续与发展。 根据邓小平的设想,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的现代化道路大致应分三步走。目前,我国已经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完成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转变的历史性任务。正是在这样历史背景下,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不  相似文献   

7.
孙连春 《前沿》2003,(2):14-16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 ,因为贫困人口的最大群体是在农村牧区 ,没有农牧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提高贫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 ,全面实现小康 ,根本是要靠加快发展经济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千方百计的增加农牧民的收入 ,实现农牧业产业化是必然选择。要引导农牧民以市场为导向 ,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 ,将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搞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解决千家万户分散…  相似文献   

8.
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必须充分认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意义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第一,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部农村工作目标的集中体现。农村各项工作总体上讲要围绕实现小康目标展开,这是现阶段在农村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多数农民已经跨越温饱阶段以后,增加收入是他们第一位的需求。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实现农村小康才有基础,农村稳定才有基础,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生活改善不了,将直接影响农村小康建设的…  相似文献   

9.
沭阳是革命老区,也是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富民、壮村、兴乡、强县”总揽全局,立足欠发达县情,发挥后发优势,强化比较优势,谋求跨越式发展新优势,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由温饱到基本达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8亿元,财政收入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12元,分别是1995年的2.17倍、2.4倍和2.04倍。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潜江市人民解决温饱之后。如何尽快实现小康目标?去年年初,我们结合市情制定了“在稳定发展粮棉油的前提下,发展乡镇企业富乡、发展村办企业富村、发展庭院经济富民、开发盐化工富市”的总体战略,力争提前三年达到小康水平,即到1997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比1990年再翻一番多,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1500元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万弟 《湖湘论坛》2003,16(5):60-6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 2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 ,必须解决占全国人口 70 %的农民小康建设问题。而要实现并建设好 8亿多农民的小康问题 ,又必须全面实现农业产业化。我国最早提出并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山东省潍坊市是有力的例证。该市是农业大市 ,总人口为 847万 ,其中农业人口为 6 2 5万 ,占 73% ,1993年初该市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来 ,农业增加值年递增 6 8% ,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增 19 2 %。至 2 0 0 1年国民生产总值达 80 2亿元 ,财政收入42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36 0 7…  相似文献   

12.
墨竹工卡县地处川藏公路要道,距拉萨市区75公里,属半农半牧经济型。“九&#183;五”期间,全县4.2万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2000年GTP完成6440万元,比“八&#183;五”末期增长103.16%、平均增长15.23%,实现了粮、油、肉基本自给,基本解决农牧民群众温饱问题,部分群众开始向“小康”目标迈进。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墨竹工卡县委、县人民政府立足全县工作全局,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群策群力、艰苦创业,为把墨竹工卡县建设成为拉萨市的“东方明珠”而奋斗。现就实现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谈一点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农村小康建设是重点。而农村小康的实现,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本文从重庆市江津区实际调查出发,分析了当前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一、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现状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涪陵的社会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向温饱过渡,并逐步向全面小康迈进。一是保持教育优先地位。改革开放后,涪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辛鸣 《新东方》2008,(2):4-8
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小康社会是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О二О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清醒把握我国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科学遵循小康社会建设规律,认真应对小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长清县地处鲁中腹地,东依泰山,西傍黄河,近靠省会济南。总面积1178平方公里,辖九镇两乡,51.5万人,属沿海对外开放区。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建设经济强县、提前实现小康"为目标,团结奋进,争创一流,认真实施"城乡一体,各业并举,发挥优势,重点突破"的经济发展战略,重工、强农、兴商、富民,多条路子奔小康,使全县经济逐步驶入快车道,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预计可达35亿元,比1990年增长367.4%;地方财政  相似文献   

17.
<正> 高山农村的脱贫致富应坚持“靠政策解决温饱,靠科技奔向小康”的方针,树立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内联外引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山经济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一、实现湖北农村由温饱到“小康”跨越的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和发展模式在我省,同全国一样,要在本世纪末的今后5年实现小康目标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我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综合评分显然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就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分析.全省1992年为67782元,比1991年增加50.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为35.2元,如按全国1100元水平,我省评分为61.62分。这就表明.在今后几年内,找省必须超过1992年的增长水平,大约每年平均增加60元.如包括价格因素在内大约需80元左右.平均递增速度要超过两位数以上。显然,实现湖北农…  相似文献   

19.
正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五指山市历届市委、市政府班子带领全市各族群众,艰苦创业,砥砺前行,摆脱了昔日的落后,实现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贫穷走向温饱,并逐步迈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五指山市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  相似文献   

20.
周振义 《前进》2004,(1):37-38
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省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解决起来的难度很大;初步解决温饱的群众,巩固温饱成果的任务也很艰巨。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只是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阶段性胜利,巩固扶贫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